16.如圖為兩種遺傳病系譜圖,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無致病基因.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甲病的遺傳方式是伴X顯性遺傳
B.Ⅲ-3的基因型為AaXBXb
C.在人群中出現(xiàn)的乙病女患者明顯多于男患者
D.如果Ⅲ-2與Ⅲ-3婚配,子代患一種病的概率為$\frac{11}{16}$

分析 先根據(jù)“無中生有”或“有中生無”判斷顯隱性,則可以判斷乙病為隱性遺傳;題中“Ⅱ-4無致病基因”為解題的突破口,據(jù)此可以判斷乙病只能為伴X隱性遺傳,并且甲病有兩種可能: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或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但是又由于Ⅱ-2患甲病而Ⅲ-1不患甲病,因此可排除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缓笤俅_定基因型計算概率.

解答 解:A、由于Ⅱ-4無致病基因,甲病有兩種可能: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或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但是又由于Ⅱ-2患甲病而Ⅲ-1不患甲病,所以甲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A錯誤;
B、Ⅲ-3有正常的兒子和患乙病的兒子,其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B錯誤;
C、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男性患者多于女性,C錯誤;
D、如果Ⅲ-2(AaXBY)與Ⅲ-3(AaXBXB或AaXBXb)婚配,生出患一種病的概率為$\frac{3}{4}$×(1-$\frac{1}{2}×\frac{1}{4}$)+$\frac{1}{4}$×$\frac{1}{2}$×$\frac{1}{4}$=$\frac{11}{16}$,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屬于考綱中應用層次的要求,著重考查了根據(jù)系譜圖判斷遺傳病遺傳方式和概率計算的相關知識,解題關鍵是考生能夠根據(jù)平時積累的經(jīng)驗方法和口訣判斷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并且能夠利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進行概率的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小麥是六倍體,用其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后得到的植株是( 。
A.單倍體B.二倍體C.三倍體D.六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傷寒是一種消化道傳染病,通常通過污染的食物或水傳播,每年在全球造成約20萬入死亡.請根據(jù)所給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1)為了研究傷寒沙門菌,我們需要在實驗室對這種細菌進行培養(yǎng).在對這種細菌進行培養(yǎng)時,需要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傷寒沙門菌需的營養(yǎng)物質外,還要注意的環(huán)境條件是pH值、溫度和氧氣需求狀況(或氣體環(huán)境)等.
(2)為了確定傷寒病疑似患者是否攜帶傷寒沙門菌,可采用的檢測方法有抗原一抗體雜交和用基因探針檢測(或DNA分子雜交)等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圖1為某溫帶稀樹草原食物網(wǎng)的一部分示意圖,圖2為某生物的種群密度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系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在狼與兔的捕食與被捕食過程中,反應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的生存.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分析,這是二者相互選擇的結果;從生態(tài)學的角度分析,信息傳遞能夠調(diào)節(jié)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
(2)若圖2所示的種群為某鼠種群.在C點時,鼠種群的年齡組成類型為增長型.在無遷入和遷出的情況下,該種群數(shù)量每年均以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長,若該種群初始數(shù)量為N0,則兩年后它們的數(shù)量將達到6.25N0
(3)采用樣方法調(diào)查該稀樹草原中風信子的種群密度,選取樣方的關鍵在于隨機取樣.若同時統(tǒng)計各樣方中物種數(shù)目,則可以起到調(diào)查物種豐富度的作用.
(4)在圖1所示的稀樹草原食物網(wǎng)中,共有食物鏈5條,其中未呈現(xiàn)出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等.該食物網(wǎng)中,最高營養(yǎng)級的能量去向與其他營養(yǎng)級的區(qū)別在于能量不流向下一營養(yǎng)級.假設每種動物從上一營養(yǎng)級不同生物中獲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傳遞效率均為10%,若狼種群增重20kg,需要消耗草71000kg.
(5)某年氣溫明顯增高,食物豐富,稀樹草原昆蟲數(shù)量也增多,但并沒有呈現(xiàn)J型增長的狀態(tài),這是由于負反饋調(diào)節(jié)的結果.多年來,該稀樹草原牧民大力植樹種草,使草原生境明顯好轉,牧業(yè)產(chǎn)量呈持續(xù)增長勢頭,說明人類活動能影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也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得以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用3H標記蠶豆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若秋水仙素對細胞連續(xù)發(fā)揮作用,則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通過檢測DNA鏈上3H標記出現(xiàn)的情況,不可推測DNA的復制方式
B.細胞中DNA第二次復制完成后,每個細胞帶有3H標記
C.秋水仙素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但不影響著絲點的正常分裂
D.通過對細胞中不含染色單體的染色體計數(shù),即可推測DNA復制的次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人體內(nèi),HIV病毒與特異性抗體結合后產(chǎn)生沉淀,被吞噬細胞攝取后徹底水解可得到( 。
A.核糖、多種氨基酸B.磷脂、20種氨基酸
C.5種含氮堿基、20種氨基酸D.4種核糖核苷酸、多種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大腸桿菌與埃博拉病毒的相同之處是都有(  )
A.擬核B.核糖體C.細胞膜D.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圖甲是某種細胞結構的模式圖,圖乙是甲的局部放大.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圖可能表示的細胞是A.
A.黑藻葉肉細胞           B.大腸桿菌細胞
C.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D.人口腔上皮細胞
(2)圖乙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①④(填編號).
(3)若把甲圖細胞置于較高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圖中⑥處液體濃度將增大,在此過程中相當于半透膜的結構是原生質層.
(4)在光照充足處,給圖甲所示的細胞提供14CO2,在結構①中14C的轉移途徑是14CO2-→14C3-→(14CH2O) (用箭頭和物質名稱表示).
(5)圖甲和人體肝細胞均經(jīng)過有絲分裂過程形成,在形成過程中,表現(xiàn)不同的時期主要是前期和末期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是關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概念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①表示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B.②表示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C.④表示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D.⑤表示DNA分子的多樣性,是共同進化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