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圖表示DNA分子某一片段的平面圖解,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S為脫氧核糖B.兩條鏈為正向平行關系
C.每條鏈中A與T的含量都相等D.解旋酶可以使P和S之間的鍵斷裂

分析 1、DNA的雙螺旋結構:
①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nèi)側.
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如圖所示:

2、分析題圖:圖中S表示脫氧核糖,P為磷酸基團,S與P之間為磷酸二酯鍵,堿基對中是氫鍵.

解答 解:A、組成DNA的五碳糖是脫氧核糖,因此圖中S為脫氧核糖,A正確;
B、DNA的兩條鏈為反向平行關系,B錯誤;
C、雙鏈中A與T的含量相等,但每條鏈中A與T的含量不一定相等,C錯誤;
D、解旋酶可以使氫鍵斷裂,不能使P和S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裂,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結合模式圖,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貴州省高三上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的濃度與人血漿中葡萄糖濃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腸系統(tǒng)中大量的葡萄糖從食物中轉運入血漿時,胰島就會減少胰高血糖素分泌

B.當某人在數(shù)小時內(nèi)不進食時,胰島就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

C.高濃度的胰高血糖素會刺激肌肉細胞從血漿中吸收葡萄糖

D.高濃度的胰島素刺激肝臟分泌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二倍體植物(2n=16)開兩性花,為在開花前即可區(qū)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種者培育出一個三體新品種,其體細胞中增加一條帶有易位片段的染色體,相應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如圖(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種子為茶褐色,r控制黃色).
(1)三體新品種的培育利用了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變異)原理.
(2)帶有易位片段的染色體不能參與聯(lián)會,因而該三體新品種的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時可形成8個正常的四分體: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時期)聯(lián)會的兩條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分別移向細胞兩級,而帶有易位片段的染色體隨機移向一極.故理論上,含有9條染色體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為50%,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這樣的雄配子不能與雄配子結合.
(3)此品種植株自交,所結的黃色種子占80%且發(fā)育成的植株均為雄性不育,其余為茶褐色種子,發(fā)育成植株可育.結果說明三體植株產(chǎn)生的含有9條染色體和含有8條染色體的可育雄配子的比例是2:8,這可能與帶有易位片段的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的丟失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B.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T2噬菌體的DNA是用32P直接標記的
C.S型菌的DNA經(jīng)RNA酶處理后,不能使活的R型菌轉化成S型菌
D.肺炎雙球菌活體轉化實驗,可推測轉化因子存在于S型菌中且有較高的熱穩(wěn)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為研究高光強對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響,某同學用乙醇提取葉綠體色素,用石油醚進行紙層析,如圖為濾紙層析的結果(I、Ⅱ、Ⅲ、Ⅳ為色素條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強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綠色更深
B.四種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Ⅲ<Ⅳ
C.強光照可能抑制葉綠素的合成,促進類胡蘿卜素的合成
D.色素分離過程中如果濾液細線觸及石油醚,會縮短得到四條色素帶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同一種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細胞中
B.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C.酶既可以作為催化劑,也可以作為另-個化學反應的底物
D.低溫和高溫條件下都能降低酶的活性,原因是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葉綠體色素能夠在濾紙上擴散,其中擴散得最快,含量最少的分別是(  )
A.胡蘿卜素、胡蘿卜素,B.葉黃素、葉綠素a
C.葉綠素a、葉綠素bD.葉綠素b、葉綠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普寧華僑中學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膜分子結構模型的探究歷經(jīng)了100多年的時間,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這期間,無數(shù)科學家積極投身該項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進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9世紀末,歐文頓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實驗,最終推測膜上含有蛋白質(zhì)

B.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抽提出蛙紅細胞內(nèi)所有脂質(zhì),最終確定膜上的磷脂為雙層

C.1959年,羅伯特森獲得細胞膜“暗﹣亮﹣暗”的電鏡照片,認為蛋白質(zhì)分布于膜兩側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動鑲嵌模型,認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質(zhì)都是運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若紅花植株(基因型為AaBb)與白花植株(基因型為aabb)測交的結果是紅花與白花的比值為3:1,則( 。
A.A與a、B與b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B.AaBb自交產(chǎn)生的后代中有兩種表現(xiàn)型、四種基因型
C.AaBb自交產(chǎn)生的后代中表現(xiàn)型及比值是紅花:白花=15:1
D.AaBb自交產(chǎn)生的后代中紅花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frac{3}{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