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發(fā)酵,制作的流程是原料的休整、洗滌、晾曬、切分等加工過程+泡菜鹽水→加入調(diào)味料裝壇→發(fā)酵→成品.
2、由于在泡菜制作過程中,微生物會將原料中的硝酸鹽還原形成亞硝酸鹽,因此在發(fā)酵初期亞硝酸鹽含量會逐漸升高,發(fā)酵后期亞硝酸鹽又會被某些微生物氧化成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又會逐漸下降,因此在泡菜制作過程中要檢測亞硝酸鹽的含量,確定合適的取食時間.
3、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反應呈現(xiàn)玫瑰紅色,因此制作不同濃度的亞硝酸鹽溶液制成標準顯色液,再與泡菜溶液的顯色情況進行比較從而確定泡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
解答 解:(1)泡菜制作過程中產(chǎn)酸的細菌主要是乳酸菌,乳酸菌為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為厭氧型,酵母菌為真菌,屬于真核生物,為兼性厭氧型,故乳酸菌與酵母菌在細胞呼吸類型上最大的區(qū)別是該生物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2)乳酸菌為嚴格的厭氧菌,故制作泡菜時,泡菜壇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隔絕空氣,形成無氧環(huán)境,有利于乳酸菌的發(fā)酵.泡菜壇內(nèi)有時會長一層薄膜,這是產(chǎn)膜酵母菌的繁殖導致的.
(3)泡菜制作后期,乳酸菌種類明顯減少,主要原因是發(fā)酵后期營養(yǎng)物質(zhì)消耗等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加劇了不同乳酸菌的競爭,淘汰了部分種類的乳酸菌.
(4)常用比色法對不同時期泡菜亞硝酸鹽含量進行檢測,其原理是: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 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結(jié)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
故答案為:
(1)乳酸菌 該生物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2)隔絕空氣,形成無氧環(huán)境,有利于乳酸菌的發(fā)酵(產(chǎn)膜)酵母
(3)競爭
(4)比色 對氨基苯磺酸 玫瑰紅色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泡菜制作的原理、方法和泡菜制作過程中的失敗原因的分析,旨在考查學生對泡菜制作過程的理解和熟練識記,并應用相關(guān)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待測物質(zhì) | 檢測試劑 | 預期顯色結(jié)果 | |
① | DNA | 甲基綠 | 紅色 |
② | 脂肪 | 蘇丹Ⅲ | 橘黃色 |
③ | 淀粉 | 斐林試劑 | 磚紅色 |
④ | 蛋白質(zhì) | 雙縮脲試劑 | 藍色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體的內(nèi)環(huán)境是由①②③組成的 | |
B. | 肌細胞中的CO2從產(chǎn)生場所擴散到①需穿過8層磷脂分子 | |
C. | 效應T細胞分泌的抗體通過②進入①④內(nèi),再經(jīng)循環(huán)運輸?shù)桨l(fā)炎部位 | |
D. | 細胞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乳酸進入①中,①中的NaHCO3與之發(fā)生作用,使pH基本穩(wěn)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處理 | 氧氣釋放速率(mmol O2/GFW•h) | 細胞內(nèi)ATP含量(mmol/DW) |
對照(20℃) | 16.28 | 286.38 |
低溫處理(6℃) | 3.09 | 127.67 |
高溫處理(36℃) | 14.51 | 237.7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摩爾根用果蠅作為實驗材料,提出了“基因”概念 | |
B. | 薩頓利用假說-演繹法,得到了推論:基因在染色體上 | |
C. | 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對DNA雙螺旋結(jié)構(gòu)模型的建立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 |
D. | 艾弗里通過肺炎雙球菌實驗,運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