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酶是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質 | |
B. | 酶之所以能夠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是因為提供了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 | |
C. | 酶在生物體外可催化相應的化學反應 | |
D. | 溫度過高和過低對酶活性影響的原理相同 |
分析 1、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酶是蛋白質,極少數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溫和.
3、酶促反應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解答 解:A、酶是蛋白質或RNA,A錯誤;
B、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而不是為化學反應提供活化能,B錯誤;
C、酶在生物體內和生物體外都能催化相應的化學反應,C正確;
D、溫度過高會導致酶變性失活,溫度過低能降低酶的活性,但不會使酶變性失活,因此溫度過高和過低對酶活性影響的原理不同,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酶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酶的概念、化學本質、特性,掌握酶促反應的原理及影響酶活性的因素,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內蒙古集寧一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紅細胞中溶質的總濃度約為2%。蔗糖不能透過紅細胞的細胞膜。當紅細胞被分別浸入高滲的蔗糖溶液和蒸餾水一段時間后,細胞形態(tài)發(fā)生的變化依次是
A.漲破、皺縮 B.皺縮、皺縮
C.膨脹、膨脹 D.皺縮、漲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冀州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以新鮮洋蔥磷片葉內表皮為材料,經不同處理和染色劑染色,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經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紅色的細胞核
B.經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綠色的細胞質
C.經健那綠染色,可觀察到藍綠色顆粒狀的線粒體
D.經蘇丹Ⅲ染色,可觀察到橘黃色顆粒狀的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能是色盲遺傳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 |
B. | 肯定不是抗維生素D佝僂病遺傳的家系是甲、丁 | |
C. | 家系甲中,這對夫婦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幾率為14 | |
D. | 家系丙中,女兒一定是雜合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2:1 | B. | 4:4:1 | C. | 1:2:1 | D. | 9: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采取了假說一演繹法 | |
B. | 沃森和克里克在發(fā)現DNA的雙螺旋結構過程中使用了模型建構法 | |
C. | 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 |
D. | 艾弗里的細菌轉化實驗用到了物質提純和鑒定技術以及微生物的培養(yǎng)技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乙圖中Ⅰ處的生長素濃度在甲圖的DE段,則Ⅱ處的生長素濃度可能在BD段 | |
B. | 若乙圖中Ⅰ處的生長素濃度在甲圖的BD段,則Ⅱ處的生長素濃度可能在F點以下 | |
C. | 生長素對Ⅰ、Ⅳ處的生長起促進作用,生長素對Ⅱ、Ⅲ處的生長起抑制作用 | |
D. | 若乙圖中Ⅲ處的生長素濃度在甲圖的AB段,則Ⅳ處的生長素濃度可能在EF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良好 | |
B. | 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tài)系統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 | |
C. | 維持了原來的生態(tài)系統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 | |
D. | 使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變得復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