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依如圖有關的工具酶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切斷b處的酶為限制酶B.連接a處的酶為RNA聚合酶
C.連接a處的為DNA聚合酶D.連接b處的酶為DNA連接酶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DNA分子片段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a為磷酸二酯鍵,是限制酶、DNA連接酶、DNA聚合酶的作用位點;b為氫鍵,是解旋酶的作用位點.據此答題.

解答 解:A、b為氫鍵,可被解旋酶斷裂,A錯誤;
BC、圖示為DNA分子結構,a為磷酸二酯鍵,可被DNA聚合酶連接起來,B錯誤,C正確;
D、DNA連接酶連接的是磷酸二酯鍵,而b為氫鍵,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結合DNA分子片段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基因工程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結構的名稱;識記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及其作用位點,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是人體內的某些生理活動示意圖,圖中A、B、C、D、E表示器官或細胞;①~④表示物質,請據圖回答.
(1)圖中E可由B細胞或記憶細胞  細胞增殖分化而來,除了圖中的抗體和④外,免疫活性物質還包括溶菌酶,當HIV病毒感染人體后,主要攻擊C(填圖中字母)細胞最終使人體免疫能力幾乎全部喪失.
(2)焦慮和緊張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多,直接作用于腎上腺細胞的信息分子是來自神經元釋放的神經遞質.腎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現為警覺性提高、反應靈敏、呼吸頻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由此說明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
(3)當身體的溫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時,圖中A分泌的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最終使B產生的③增多,此過程體現了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日本下村修、美國沙爾菲和美籍華人錢永健因在研究綠色熒光蛋白(GFP)等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GFP會發(fā)出綠色熒光,該蛋白質在生物工程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在該實驗中是做為目的基因.
(2)過程③將重組質粒導入兔成纖維細胞時,采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
(3)在②過程進行轉基因體細胞的篩選時,比較簡易的篩選方法是通過設備檢測,發(fā)出明亮的綠色熒光細胞即為轉基因體細胞.
(4)在④過程培養(yǎng)重組細胞時,培養(yǎng)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和動物血清等.
(5)以上培育過程中應用到的現代生物技術有轉基因技術、核移植技術、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等
(6)科學工作者在實驗過程中為了保證實驗成功,往往一次做多個核移植,為了從乙兔體內一次獲得多個卵細胞,往往向乙兔體內注入促性腺激素.
(7)目前科學家們通過蛋白質工程制造出了藍色熒光蛋白,黃色熒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質工程技術制造出藍色熒光蛋白過程的正確順序是:②①③④(用數字表示).
①推測藍色熒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②藍色熒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結構設計
③藍色熒光蛋白基因的修飾(合成)
④表達出藍色熒光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由于基因堿基序列改變出現的新性狀一定能遺傳給后代
B.基因重組可以產生新基因
C.染色體片段的缺失不一定會導致基因種類、數目的變化
D.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的移接只能發(fā)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有所差異,導致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各不相同
B.真核細胞靠有絲分裂進行增殖,原核細胞靠無絲分裂進行增殖
C.細胞凋亡有利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fā)育,但不利于維持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D.細胞衰老時,細胞內呼吸速率減慢,細胞核的體積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制備培養(yǎng)基方法:將蛋白胨、NaCl和牛肉膏放入燒杯內,加200mL蒸餾水,用玻璃棒攪勻后,在酒精燈上加熱.當蛋白胨、牛肉膏融化后,加入瓊脂,用微火繼續(xù)加熱至瓊脂溶化,補充水至200mL.用0.1mol/L的NaOH或0.1mol/L的HCl將pH調至7.0~7.2,分別對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皿進行高壓蒸汽滅菌.當培養(yǎng)基的溫度下降到50℃時,將其分裝在5套培養(yǎng)皿中,當培養(yǎng)基冷卻至室溫,按下表分別進行處理.將處理完畢的培養(yǎng)基置于35℃的溫度下培養(yǎng)2~3天,觀察每個培養(yǎng)基中的細菌生長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1套開蓋,在空氣中暴露10s
第2套用手指接觸培養(yǎng)基約10s
第3套用硬幣接觸培養(yǎng)基約10s
第4套用濾紙擦一下課桌,再接觸培養(yǎng)基約10s
第5套對照(不打開蓋)
(1)該培養(yǎng)基中,蛋白胨提供的主要營養(yǎng)是氮源和維生素,此外,培養(yǎng)基中還必須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有水、無機鹽和碳源.該培養(yǎng)基因其中加入了瓊脂而被稱為固體培養(yǎng)基,另外因含有牛肉膏、蛋白胨等成分而被稱為天然培養(yǎng)基.
(2)除上述滅菌方法外,還可用干熱滅菌和灼燒滅菌方法滅菌,其中后者主要適用于金屬工具.以上方法能夠殺死物體內外的所有的微生物,與之相比,消毒是指使用較為溫和的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死物體內外的部分微生物.
(3)在實驗操作中,“當培養(yǎng)基的溫度下降到50℃時,將其分裝在5套培養(yǎng)皿中”的過程稱為倒平板,“當培養(yǎng)基冷卻至室溫”后應該將平板倒置.試驗中有三處特別強調溫度控制,請簡要說明其控制溫度的科學道理:
①“高壓蒸汽滅菌后培養(yǎng)基的溫度下降到50℃”是防止培養(yǎng)基的溫度過高使培養(yǎng)皿因受熱不均而破裂.
②“當培養(yǎng)基冷卻至室溫,按下表分別進行處理”防止培養(yǎng)基溫度過高殺死接種在其上的微生物.
③“將處理完畢的培養(yǎng)基置于35℃的溫度下培養(yǎng)”為細菌生長繁殖提供適宜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請同答下列有關遺傳學的問題
體色是劃分鯉魚品種不檢驗其純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不同鯉魚品種的體色不同,是由于魚體鱗片和皮膚含有不同的色素細胞及其數量分布差異所致.科研人員用黑色鯉魚(簡稱黑鯉)和紅色鯉魚(簡稱紅鯉)雜交,F1皆表現為黑鯉,F1自交得F2,結果如表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取樣地點取樣總數F2性狀的分離情況
黑鯉紅鯉黑鯉:紅鯉
1號池1699159210714.88:1
2號池6258414.50:1
(1)鯉魚體色中的黑色是顯性性狀.
(2)分析實驗結果推測:鯉魚的體色是由2對基因控制的,該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3)為驗證上述推測是否正確,科研人員又做了如下實驗:
①選擇純合黑鯉和純合紅鯉做親本雜交獲得F1
②F1與隱性親本(紅鯉)雜交;
③觀察后代性狀表現,統計其性狀分離比例.
預期結果:黑鯉與紅鯉的比例為3:1.
(4)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結果相符,說明上述推測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紫莖澤蘭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繁殖能力強,植株覆蓋密度大.下表表示紫莖澤蘭入侵后,以其入侵點為圓心向外擴展,形成的三類樣區(qū)及每個樣區(qū)中的小型土壤動物的個體數量和物種類別數統計結果(取土樣的數量、體積相同).對群落交錯區(qū)的小毛茛(一種本地優(yōu)勢植物)與紫莖澤蘭的數量逐年進行統計,并把小毛茛與紫莖澤蘭的數量比值記為C,作曲線如圖.
樣區(qū)紫莖澤蘭覆蓋度線蟲蜱螨目個體總數物種類別數
紫莖澤蘭入侵區(qū)大于90% 684  120  804   14
群落交錯區(qū)10%~30% 1890  226  2116   15
本土植物區(qū)   0 1198  132  1330   14
數量總計 3772  478  4250   19
(1)調查土壤小動物的物種豐富度,宜采用采樣器采樣法.從表中數據可知,紫莖澤蘭對土壤小動物的物種豐富度影響不顯著.(顯著或不顯著)
(2)紫莖澤蘭能通過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長,并招來其他植物的天敵,這反映了種群間通過信息傳遞調節(jié)種間關系.
(3)從圖中可以看出,小毛茛與紫莖澤蘭競爭處于相互抑制的時間段是ab(用圖中字母作答).最終占據優(yōu)勢的植物是紫莖澤蘭,這種變化體現了隨著時間推移,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初生或次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天津市六校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某島嶼上相互隔絕的甲、乙兩個水潭中,都生活著一種小型淡水魚——虹鳉。研究發(fā)現,甲中的虹鳉(天敵是狗魚,以大而成熟的虹鳉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敵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為食)常常早熟,即在體重較低時就能繁殖后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個水潭中的虹鳉種群因環(huán)境不同而產生了生殖隔離

B.狗魚對甲水潭中虹鳉的捕食,使甲水潭中虹鳉種群的早熟基因的頻率下降

C.虹鳉種群中如果沒有新基因的產生,則不會發(fā)生進化

D.若將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轉移到一個新水潭中共同飼養(yǎng),多年后虹鳉成熟個體的平均體重將會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