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了探索遺傳物質的歷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證明了遺傳因子是DNA
B、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其原因是人們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
C、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D、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之所以更有說服力,是因為其蛋白質與DNA能完全分開
考點: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孟德爾遺傳實驗
專題:
分析: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中,S-DNA能進入R型活菌細胞內,并使R型活菌轉化為S型活菌的也是此原理.基因工程在本質上屬于基因重組,所以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fā)生了基因重組;科學家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標記了一部分噬菌體的蛋白質,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標記了另一部分噬菌體的DNA,然后,用被標記的T2噬菌體分別去侵染細菌,當噬菌體在細菌體內大量增殖時,生物學家對被標記物質進行測試.測試的結果表明,噬菌體的蛋白質并沒有進入細菌內部,而是留在細菌的外部,噬菌體的DNA卻進入了細菌體內,徹底將蛋白質和DNA分開.
解答: 解:A、孟德爾實驗只是推測遺傳因子的存在,并沒有揭示出遺傳因子的本質,A錯誤;
B、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是因為蛋白質穩(wěn)定、蛋白質的多樣性.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有關,B正確;
C、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S型雙球菌的DNA重組到R型菌的DNA上,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C正確;
D、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噬菌體的蛋白質并沒有進入細菌內部,而是留在細菌的外部,噬菌體的DNA卻進入了細菌體內,徹底將蛋白質和DNA分開,使實驗更有說服力,D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遺傳物質和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解,加強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和對實驗原理的充分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關于如圖所示DNA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都作用于③部位
B、該DNA的特異性表現(xiàn)在堿基種類和
A+T
G+C
的比例上
C、若該DNA分子中A為p個,占全部堿基的
n
m
(m>2n),則G的個數(shù)為(
pm
2n
)-p
D、把該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兩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
3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同源染色體上的DNA分子之間最可能相同的是( 。
A、脫氧核苷酸的種類
B、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目
C、堿基對的排列順序
D、
A+T
G+C
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魚、廣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如圖所示的三個生態(tài)瓶.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時間相對較長
B、若想維持穩(wěn)定性,丙瓶不應放在黑暗中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甲瓶中的小魚很快死亡是因為瓶內分解者數(shù)量過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進出口口岸,檢疫部門要對進口貨物進行檢疫,嚴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蟲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內.若害蟲流入境內,將會出現(xiàn)下列哪種情況( 。
A、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有害生物種群呈“J”型增長
B、一般會缺少天敵
C、對境內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
D、以上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能量只能由較低營養(yǎng)級流向較高營養(yǎng)級
B、消費者營養(yǎng)級別越高,可利用的總能量越多
C、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可以較長時間地保持動態(tài)平衡
D、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最終以熱能形式散失到環(huán)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到如下結論: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變性失活,而谷胱甘肽能緩解重金屬鹽對蛋白質的破壞作用.請你根據(jù)實驗室提供的下列材料,完善下面的設計方案以證明這一觀點.
實驗材料:試管、大燒杯、滴管、溫度計、恒溫水浴鍋、唾液淀粉酶、淀粉溶液、硝酸銀溶液、谷胱甘肽溶液、新配制的斐林試劑等(所給溶液濃度均適合實驗用).
(1)在下列實驗設計方案空格處填寫相應的物品、數(shù)值(提示:不加的用“-”表示,要加的量都用2mL)和觀察溶液變化.假設甲組為對照組.
試管編號
序號
1.唾液淀粉酶 2mL 2mL 2mL
2.
 
 
 
 
3.
 
 
 
 
4.
 
2mL 2mL 2mL
5.37℃保溫 5min 5min 5min
6.斐林試劑 2mL 2mL 2mL
7.
 
2min 2min 2min
8.觀察溶液變化
 
 
 
(2)實驗分析:
①如果第3步前移到第2步進行,則實驗失敗,原因是
 

②如果第4步前移到第2步進行,則實驗失敗,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關于植物生長素,達爾文、溫特等科學家相繼進行了長期的具體研究.某同學對植物生長素有非常濃厚的研究興趣,并設計了如下的兩個實驗.
(1)實驗一
實驗假設: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產生生長素,則能影響胚芽鞘下端的生長.
實驗材料:小麥胚芽鞘、刀片、瓊脂薄片若干.
實驗設計:見實驗設計示意圖(一).
實驗結論:上述實驗假設成立.
有同學認為實驗設計示意圖(一)不完美,缺少的是
 
,你認為具體的改進方案是
 

(2)實驗二
實驗假設:如果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在小麥胚芽鞘的背光側比向光側分布多,則小麥胚芽鞘向光彎曲.
實驗材料:同實驗一.
實驗設計:在上述示意圖(一)改進(未在示意圖(二)中畫出改進)后的基礎上進行單側光照射,實驗設計及其實驗預測結果見示意圖(二).
實驗結論:實驗假設成立.
有同學認為實驗設計示意圖(二)中的實驗結果預測是錯誤的,那么你認為正確的現(xiàn)象應是
 
,理由是
 

還有同學認為實驗設計示意圖(二)并不能得出實驗結論,他畫了實驗設計示意圖(三)中的一部分,請你將示意圖(三)補充完整:在甲方框內畫出與胚芽鞘尖端的關的圖,在乙方框內畫出實驗結果預測圖.
(3)科學探究通常包括:①提出問題,②作出假設,③制定計劃,④實施計劃,⑤得出結論和⑥表達交流等過程.某同學及其他同學對生長素進行的上述探究過程,與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相比,缺少的是
 
和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關于人體免疫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對付病原體和體內出現(xiàn)的異常細胞是依靠免疫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
B、機體能夠通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產生特定的記憶細胞
C、吞噬細胞能識別體液中的病原體并最終清除病原體
D、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致病機理相似的是進食海鮮引起的蕁麻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