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5.以下有關遺傳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倍體無子西瓜不育,是不可遺傳的變異
B.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一定會引起基因突變
C.生物進化的原材料由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提供
D.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中,會由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分析 1、變異包括可遺傳變異和不遺傳變異,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變異,單純由環(huán)境改變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變異;
2、可遺傳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shù)目變異,染色體結構變異包括染色體片段的重復、缺失、易位和倒位;
3、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的進化提供原材料,突變包括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
4、基因突變是指DNA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解答 解:A、三倍體無子西瓜的變異是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是可遺傳變異,A錯誤;
B、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不一定會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因此不一定發(fā)生基因突變,B錯誤;
C、生物進化的原材料包括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C錯誤;
D、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某一片段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易位可以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和有絲分裂過程中,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生物變異的分類、變異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的理解和識記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的能力,利用所學知識要點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判斷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小明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他將大麥種子的淀粉酶和淀粉混合后均分至4只試管中,分別在30℃(試管Ⅰ)、50℃(試管Ⅱ)、70℃(試管Ⅲ)、90℃(試管Ⅳ)中反應一段時間,然后用自來水冷卻試管5分鐘,最后用碘液顯色(淀粉遇碘顯藍色).發(fā)現(xiàn)試管I藍色最淺,試管Ⅳ藍色最深,試管Ⅱ、Ⅲ藍色介于兩者之間.由此可知( �。�
A.本實驗中,淀粉酶活性在30℃時最高B.藍色越深,淀粉酶活性越高
C.藍色越淺,淀粉酶活性越低D.淀粉酶活性不受溫度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問題:
材料一:“稻魚共生系統(tǒng)”中,鯉魚通過沖撞稻秧,導致稻飛虱落入水中并食之.水稻在給鯉魚提供食物(水稻葉片)的同時,還能夠抵擋烈日照射,降低表層水溫.
材料二:科研人員對稻魚系統(tǒng)、水稻單種系統(tǒng)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表.
處理調查農戶(戶)農藥投入
(kg•hm-2
農藥使用次數(shù)(次)水稻產(chǎn)量(kg•hm-2魚產(chǎn)量(kg•hm-2
稻魚系統(tǒng)1237.363.16364.51438.34
水稻單種11110.496.56458.66-
(1)在該“稻魚共生系統(tǒng)”中,信息傳遞體現(xiàn)在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水稻的功能是固定太陽能,同化二氧化碳,為生物群落提供物質和能量,鯉魚與稻飛虱的關系為捕食和競爭.
(2)在該“稻魚共生系統(tǒng)”中可形成簡單食物網(wǎng),鯉魚食物中,水稻由原來的23調整為13,稻池中鯉魚數(shù)量將變?yōu)樵瓉淼?3.6%(傳遞效率按20%算,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有效數(shù)字).
(3)材料二中,稻魚系統(tǒng)與水稻單種系統(tǒng)相比,取得了明顯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分別表現(xiàn)在減少農藥使用,降低環(huán)境污染、降低生產(chǎn)成本,增加魚的產(chǎn)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大蒜根尖成熟區(qū)細胞與分生區(qū)細胞相比(  )
A.對生長素更敏感B.全能性喪失
C.原生質層伸縮性更大D.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水稻根尖成熟區(qū)表皮細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動有( �。�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質
④K+自由擴散進入細胞      ⑤染色質→染色體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滲透作用            ⑨核糖核苷酸→mRNA.
A.3項B.4項C.5項D.6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實驗中,既需要使用顯微鏡又需要對實驗材料進行染色的是( �。�
A.檢測蘋果中的還原糖含量B.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C.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D.觀察細胞中DNA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從某動物產(chǎn)生的精子中提取出四個,經(jīng)測定基因型分別為YR、Yr、yR、yr,不考慮基因突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如果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YR精子和yr精子可能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
B.如果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YR精子和Yr精子可能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
C.如果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這四個精子可以來自同一個精原細胞
D.如果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這四個精子不可以來自同一個精原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科研人員以果蠅為實驗材料進行遺傳與進化方面的研究.請回答問題:

(1)果蠅作為實驗材料所具備的優(yōu)點有bcde(多選,填字母).
a.比較常見,具有危害性                  b.生長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身體較小,所需培養(yǎng)空間小              d.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
e.子代數(shù)目多,有利于獲得客觀的實驗結果
(2)研究中選擇的果蠅起始種群腹部剛毛數(shù)目分布如圖1.從果蠅起始種群開始分別進行了多代選擇:在每一代,研究者從種群中選出剛毛數(shù)目最少的20%個體進行繁殖,多代選擇后形成如圖2的少剛毛種群;在每一代,選擇剛毛數(shù)目最多的20%個體進行繁殖,多代選擇后形成如圖2的多剛毛種群.
①據(jù)圖2可知,經(jīng)多代選擇后,兩個種群個體的剛毛數(shù)目平均值存在顯著差異.
②從生物進化實質的角度分析,上述變化是由于果蠅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的結果.
③這一實驗結果支持了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中選擇決定進化的方向的生物學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三上第二次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上海)在真核細胞中,細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啟動細胞DNA復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進“復制前復合體“形成,進而啟動DNA復制.參照如圖所示的細胞周期,“復制前復合體”組裝完成的時間點是( )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