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有關細胞中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RNA有三種,即mRNA、tRNA、rRNA
B.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C.血漿蛋白的含量不影響血漿滲透壓的大小
D.酶只有在細胞內(nèi)才可以發(fā)揮作用

分析 1、細胞內(nèi)的核酸根據(jù)五碳糖不同分為DNA和RNA,RNA主要有mRNA、tRNArRNA三種,mRNA是翻譯過程的模板,tRNA是翻譯過程中運輸氨基酸的工具,rRNA是核糖體的組成成分.
2、核酸、蛋白質(zhì)、多糖的基本組成單位分別是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以碳鏈為骨架,因此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3、血漿滲透壓主要由血漿蛋白和無機鹽維持.
4、酶既可以在細胞內(nèi)發(fā)揮作用,也可以在細胞外發(fā)揮作用.

解答 解:A、RNA有多種,其中最常見的三種是mRNA、tRNA、rRNA,A錯誤;
B、生物大分子是由單體聚合形成的多聚體,單體以碳鏈為骨架,因此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B正確;
C、血漿蛋白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主要因素,C錯誤;
D、酶在細胞內(nèi)、細胞外都能發(fā)揮作用,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B.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jīng)過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因環(huán)節(jié)
C.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后會產(chǎn)生抗藥性的突變個體,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使其生存
D.蜂鳥細長的喙與倒掛金鐘的筒狀花萼是它們長期共同進化形成的相互適應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Tay-Sachs病是一種單基因隱性遺傳病,患者的一種溶酶體酶完全沒有活性,導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壞,患者通常在4歲之前死亡.在中歐某地區(qū)的人群中,該病發(fā)病率高達$\frac{1}{3600}$.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過雜合子在親子代之間傳遞
B.正常個體的溶酶體能合成部分水解酶
C.該病雜合子不發(fā)病是因為顯性基因抑制了隱性基因的表達
D.在中歐該地區(qū)約60人中就有一個該病致病基因的攜帶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研究發(fā)現(xiàn),正常干細胞中兩種關鍵蛋白質(zhì)“失控”發(fā)生越位碰撞后,正常干細胞會變成腫瘤干細胞.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干細胞的分化方向與細胞中基因的執(zhí)行情況有關
B.干細胞具有控制該種生物生長發(fā)育的全套遺傳物質(zhì)
C.干細胞分化后的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
D.干細胞在癌變過程中細胞膜上的甲胎蛋白會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產(chǎn)生成熟的淋巴細胞.如圖為科研人員利用胚胎干細胞(ES細胞)對Rag2基因缺失小鼠進行基因治療的技術流程圖,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步驟①中,在核移植之前應該采集卵母細胞,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處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然后從輸卵管中沖。
(2)步驟②中,重組細胞培養(yǎng)到囊胚期,可從其內(nèi)細胞團中分離出ES細胞,該細胞在形態(tài)上表現(xiàn)為體積小、細胞核大、核仁明顯;在功能上具有發(fā)育的全能性.
(3)步驟③中,將含有Rag2基因的表達載體導入ES細胞,常采用顯微注射法.為檢測Rag2基因是否表達出相應的蛋白質(zhì),通常采用抗原--抗體雜交的方法.
(4)轉(zhuǎn)基因和細胞核移植(克隆)等生物技術存在安全性和倫理問題,如科學家賦予轉(zhuǎn)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狀,它們有可能成為“入侵的外來物種”,威脅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其他生物的生存,這屬于轉(zhuǎn)基因生物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或“環(huán)境安全”)問題;我國政府對待克隆人的態(tài)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對治療性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科學家將培育的異源多倍體的抗葉銹病基因轉(zhuǎn)移到普通小麥中,育成了抗葉銹病的小麥,育種過程見圖.圖中A、B、C、D表示4個不同的染色體組,每組有7條染色體,C染色體組中含攜帶抗病基因的染色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異源多倍體是由兩種植物AABB與CC遠緣雜交形成的后代,經(jīng)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方法培育而成.
(2)雜交后代①染色體組的組成為AABBCD,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形成14個四分體,體細胞中含有42條染色體.
(3)雜交后代②中C組的染色體減數(shù)分裂時易丟失,這是因為減數(shù)分裂時這些染色體無同源染色體配對.
(4)為使雜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穩(wěn)定遺傳,常用射線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體片段轉(zhuǎn)接到小麥染色體上,這種變異稱為染色體結構變異.
(5)除這種方法外,還可以用基因工程方法獲得抗病基因的小麥,其作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果膠酶在果汁生產(chǎn)中的應用:
(1)制作果汁要解決的兩個問題:一是果肉的出汁率低,耗時長;二是榨取的果汁的渾濁、黏度 高,容易發(fā)生沉淀
(2)果膠是植物細胞壁以及胞間層主要成分之一,它是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種高分子化合物,不容于水.果膠酶能夠分解果膠,瓦解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及胞間層,使榨取果汁更容易,二果汁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也使得渾濁的果汁變得澄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圖1是利用通氣法來測定植物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的裝置(裝置中通入氣體的CO2濃度是可以調(diào)節(jié)的).將適量葉片置于同化箱中,在適宜溫度和一定光照強度下,讓空氣沿箭頭方向緩慢流動,并用 CO2分析儀測定M、N兩處氣體中CO2濃度的變化.圖2是圖1裝置在不同光照強度下,通過測定相關數(shù)據(jù)繪制而成的.

(1)欲使M、N兩處氣體CO2濃度相同,可通過控制光照強度、溫度、CO2濃度等等因素實現(xiàn).當圖1中M、N兩處氣體CO2濃度相同,則同化箱中光照強度為2klx;若M處氣體CO2濃度低于N處,此時光照強度的值應當大于2klx
(2)若適當增加通入氣體的CO2濃度,則葉片光飽和點的值變大(變大/不變/變小),光的補償點將左移(左移/右移/不變).
(3)若該葉片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如下實驗:實驗前測得葉片有機物的量為a,放入黑暗環(huán)境中1h后測得有機物的量為b,然后再放入光照條件下1h后測得有機物的量為c,則葉片的凈光合量為c-b,光合總量為a+c-2b.
(4)如圖3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裝置.實驗開始時,針筒的讀數(shù)是0.2mL,水滴位置在X.恒溫30分鐘后,針筒容量調(diào)至0.6mL,水滴位置恢復到X.若以氧氣釋放量來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則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0.8mL/h,該數(shù)值比實際的光合作用速率低,原因是植物同時進行細胞呼吸,消耗了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及其團隊從青蒿中分離出青蒿素用于瘧疾的治療,這一措施至今挽救了全球數(shù)百萬人的生命.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提高青蒿素含量的研究.某研究小組給青蒿轉(zhuǎn)入青蒿素合成的關鍵基因fps,通過該基因的過量表達來提高青蒿素的產(chǎn)量.請回答相關問題.
(1)提取青蒿的總RNA,在逆轉(zhuǎn)錄酶作用下獲得青蒿的cDNA.
(2)根據(jù)基因fps的編碼序列設計特定的引物對,通過PCR得到目的基因,然后構建含有fps基因的表達載體.為了便于篩選,表達載體中應含有標記基因.
(3)將表達載體導入農(nóng)桿菌細胞中,用此農(nóng)桿菌侵染無菌青蒿苗葉片,培養(yǎng)侵染后的葉片獲得幼苗.培養(yǎng)過程中細胞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
(4)將獲得的22株生長健壯的轉(zhuǎn)基因青蒿苗移栽到大田里,待其生長到現(xiàn)蕾期后收獲植株地上部分,測定青蒿素的含量,得到的結果如圖所示:
測定結果顯示,轉(zhuǎn)基因青蒿植株中青蒿素含量最多約是對照組的2倍.不同植株中青蒿素的含量有很大差異,這可能是由于T-DNA整合到青蒿基因組的不同位置,使外源基因的表達效率不同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