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3162  133170  133176  133180  133186  133188  133192  133198  133200  133206  133212  133216  133218  133222  133228  133230  133236  133240  133242  133246  133248  133252  133254  133256  133257  133258  133260  133261  133262  133264  133266  133270  133272  133276  133278  133282  133288  133290  133296  133300  133302  133306  133312  133318  133320  133326  133330  133332  133338  133342  133348  133356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組織或細胞可作為觀察聯(lián)會現(xiàn)象的實驗材料的是( 。
A.卵細胞B.人皮膚生發(fā)層C.小鼠精巢D.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科研人員在研究葉肉細胞中的某物質時,發(fā)現(xiàn)它是一種由兩條肽鏈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分子式為CxHyOzNw,下列關于該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最多含有肽鍵(w-2)個
B.存在場所只有葉綠體和線粒體
C.兩條肽鏈都是由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而成的
D.可能是一種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DNA和RNA在細胞內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組成DNA和ATP的元素種類不同
C.由A、T、G三種堿基組成的核苷酸在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中有3種
D.雙鏈DNA分子中嘌呤數(shù)等于嘧啶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關于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操作和說法,正確的是( 。
A.研磨葉片時加入少量的碳酸鈣,有助于研磨更充分
B.使用定性濾紙過濾研磨液
C.將干燥處理過的定性濾紙條用于層析色素
D.在劃出一條濾液細線后,緊接著重復劃線2~3 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 。
A.外膜上B.內膜上C.類囊體薄膜上D.基質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TP水解的實質是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鍵的水解
B.ATP轉化成ADP的過程中不需要酶的參與
C.植物細胞在夜間主要在細胞質中產生ATP
D.ATP的分子結構可以簡寫成A~P-P~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當今全球出現(xiàn)諸多環(huán)境問題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遭到破壞有關.請回答下列有關生態(tài)方面的問題.
(1)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在基因、物種、生態(tài)系統(tǒng)3個層次上采取保護措施.
(2)如圖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在未受干擾、受到干擾和遭到破壞三種情況下,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問題.
①A區(qū)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在一般情況下或受到一定干擾(干擾/破壞)的情況下,由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抵抗力穩(wěn)定性,某種群數(shù)量在正常范圍內波動.
②)B區(qū)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受到一定破壞(干擾/破壞)的情況下,由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恢復力穩(wěn)定性,某種群數(shù)量在逐漸恢復正常范圍.
③C區(qū)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受到嚴重破壞(干擾/破壞)的情況下,某種群數(shù)量持續(xù)下降,隨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崩潰,種群趨向滅亡.如果對C區(qū)的物種進行保護,應該采取易地保護措施.
(4)若圖中物種為食草動物,當看到青草明顯減少時,部分個體會另覓取食地,這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圖一表示某植物一天內吸收二氧化碳變化情況,圖二表示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對一密閉蔬菜大棚中的某種氣體的含量進行24小時的檢測,據圖分析:

(1)圖一中d點細胞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場所分別為葉綠體、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2)f點植物吸收CO2降低,其原因可能是溫度升高,植物葉片氣孔關閉,CO2固定較少
(3)圖二中所測氣體為O2;該大棚內的蔬菜經過一晝夜后是否積累有機物?是.原因是F點的氧氣含量高于A點.
(4)與它們各自的前一階段相比,EC段和DB段葉肉細胞內的C3含量的變化趨勢分別是減少、增加,圖二中CD段變化的原因可能是光照過強使溫度升高,氣孔關閉,CO2供應較少,暗反應減弱,限制了光反應的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為選出干旱沙漠地區(qū)理想的防風抗沙樹種,科學家研究了沙柳、黃柳和杞柳的凈光合速率日變化及氣孔導度日變化,結果如下.(注: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放程度越高)

(1)在圖1所示的時間段內,三種柳樹都在18:00時有機物積累最多.
(2)三種柳樹的凈光合速率日變化均呈“雙峰”曲線,12:00左右有明顯的“午休”現(xiàn)象.由圖2推測主要原因是此時氣孔導度減小,C02供應減少暗反應,從而影響了光合作用的相同階段.若要證明上述推測成立,還需要測量細胞間隙CO2的濃度和田間CO2的濃度,只有當凈光合速率和細胞間隙CO2濃度細胞間隙CO2濃度變化趨勢同時減小,且兩者減小,同時$\frac{細胞間隙C{O}_{2}濃度}{田間C{O}_{2}濃度}$的值時,才可認為凈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氣孔導度減小引起的.
(3)在農業(yè)生產上人們通常采用組織培養(yǎng)的方法來繁殖沙柳.此方法所依據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配制誘導沙柳愈傷組織的MS培養(yǎng)基含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有機物另外還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4)研究發(fā)現(xiàn),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協(xié)同調控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非常重要.按照不同的順序使用這兩類激素,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若要有利于細胞分裂但細胞不分化,使用的順序是先使用生長素后使用細胞分裂素;若同時使用這兩類激素,則愈傷組織的分化頻率會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所有酶分子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
B.與無機催化劑相比,一種酶能催化的化學反應種類更少這與酶的空間結構有關
C.將酶分子經高溫環(huán)境處理后,酶會因為肽鍵斷裂而失活用雙縮脲試劑處理后不再出現(xiàn)紫色
D.酶分子與無機催化劑都是通過提高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