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直線l經(jīng)過拋物線x2=4y的焦點,且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點O為坐標(biāo)原點.
(Ⅰ)證明:∠AOB為鈍角.
(Ⅱ)若△AOB的面積為4,求直線l的方程.
考點:直線與圓錐曲線的綜合問題
專題:圓錐曲線中的最值與范圍問題
分析:(I)設(shè)直線l的方程為:y=kx+1,聯(lián)立
y=kx+1
x2=4y
,得x2-4kx-4=0,設(shè)直線l與拋物線的交點坐標(biāo)A(x1,y1),B(x2,y2),由x1x2+y1y2=-3<0,證明∠AOB為鈍角.
(Ⅱ) 由(I)知:|AB|=
(1+k2)[(4k)2-4×(-4)]
=4(k2+1),O到直線AB的距離d=
1
k2+1
,由此利用三角形的面積能求出直線方程.
解答: (I)證明:依題意設(shè)直線l的方程為:y=kx+1(k必存在),
聯(lián)立
y=kx+1
x2=4y
,得x2-4kx-4=0,
∵△=16k2+16>0,
∴設(shè)直線l與拋物線的交點坐標(biāo)A(x1,y1),B(x2,y2),
則有x1x2=-4,y1y2=
x12
4
x22
4
=1
,
∴x1x2+y1y2=-3<0,
依向量的數(shù)量積定義,cos∠AOB<0,
∴∠AOB為鈍角.
(Ⅱ)解:由(I)知:|AB|=
(1+k2)[(4k)2-4×(-4)]
=4(k2+1),
O到直線AB的距離d=
1
k2+1
,
S△AOB=
1
2
|AB|d=2
k2+1
=4
,
解得k=±
3

∴直線方程為y=
3
x+1,y=-
3
x+1
點評:本題考查角為鈍角的證明,考查直線方程的求法,解題時要認(rèn)真審題,注意橢圓弦長公式的合理運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橢圓E:
x2
a2
+
y2
b2
=1(a>b>0)的左焦點為F1,右焦點為F2,過F1的直線交橢圓于A,B兩點,△ABF2的周長為4
2
,且△AF1F2面積最大時,△AF1F2為直角三角形.
(1)求橢圓E的方程;
(2)設(shè)動直線l:y=kx+m與橢圓E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P,且與直線x=2相交于點Q,證明:點M(1,0)在以PQ為直徑的圓上;
(3)試問,是否存在x軸上的點T(t,0),使得
TA
TB
為定值,若存在,求出T點的坐標(biāo),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四棱錐p-ABCD中,AB∥CD,AB⊥AD,AB=4,AD=2
2
,CD=2,PA⊥平面ABCD,PA=4.
(1)求證BD⊥平面PAC;
(2)求二面角A-PC-B的余弦值;
(3)設(shè)點Q為線段PB上一點,且直線QC與平面PAC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3
3
,求
PQ
PB
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四棱錐E-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AC與BD交于點O,EC⊥底面ABCD,F(xiàn)為BE的中點.
(1)求證:DE∥平面ACF;
(2)若AB=
2
CE,在線段EO上是否存在點G,使CG⊥平面BDE?若存在,求出
EG
EO
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設(shè)Sn是數(shù)列{an}的前n項和,點P(an,Sn)在直線y=2x-2上
(1)求數(shù)列{an}的通項公式;
(2)記bn=2(1-
1
an
),數(shù)列{bn}的前n項和為Tn,若Tn≥a2-2恒成立,求a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一個口袋中裝有兩個相同的紅球和一個白球,從中有放回地每次取出一個小球,數(shù)列{an}滿足:第n次摸到白球an=-1,第n次摸到紅球an=1,Sn=a1+a2+…+an(n∈N*),則事件“S8=2”的概率為
 
,事件“S2≠0,且S8=2”的概率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設(shè)a=∫
 
π
0
sinxdx,則二項式(a
x
-
1
x
6的展開式中含有x2的項的系數(sh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雙曲線
x2
4
+
y2
k
=1的離心率e=3,則k的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過拋物線x2=
1
8
y的焦點作直線交拋物線于A、B兩點,線段AB的中點M的縱坐標(biāo)為2,則線段AB長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