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ABC中,AB=AC=2,BC=2
3
,點D 在BC邊上,∠ADC=45°.
(1)求C的大;
(2)求AD的長.
考點:解三角形的實際應用
專題:解三角形
分析:(1)由余弦定理得cosC=
AC2+BC2-AB2
2AC•BC
=
4+12-4
2×2×2
3
=
3
2
,由此能求出C.
(2)由正弦定理得
AD
sinC
=
AC
sin∠ADC
,由此能求出AD.
解答: 解:(1)∵△ABC中,AB=AC=2,BC=2
3

點D在BC邊上,∠ADC=45°,
∴cosC=
AC2+BC2-AB2
2AC•BC
=
4+12-4
2×2×2
3
=
3
2
,
∵C是△ABC的內(nèi)角,
∴C=30°.
(2)∵
AD
sinC
=
AC
sin∠ADC
,
∴AD=
AC
sin∠ADC
•sinC
=
2
sin45°
×sin30°
=
2
點評:本題考查三角形中角和邊長的求法,是中檔題,解題時要注意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合理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α是第二象限角,則2α,
α
2
分別是第幾象限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15+
13
與15-
13
的小數(shù)部分分別是a,b,求ab-3a+4b-5的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計算下列各式:
(1)(2
1
4
 
1
2
-(-9.6)0-(3
3
8
 -
2
3
+(1.5)-2
(2)log3
427
3
+lg25+lg4+7log72
(3)求函數(shù)y=log2(x2-2x+3)的值域,并寫出其單調(diào)區(qū)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ABC中,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a>c,已知
BA
BC
=-2,cosB=-
2
3
,b=
14

(1)求a和c的值;
(2)cos(A-C)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試判斷函數(shù)f(x)=lg
1-x
1+x
在(-1,1)上的單調(diào)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E⊥平面ABC,平面ABC⊥平面BCD,點M在BC上,
(1)若AM⊥BD,求證AM⊥BC;
(2)若點M是BC中點,且AB=AC=AE=CD=BD=3,BC=3
2
,求四棱錐B-AMDE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矩形ABCD和矩形ABEF中,AF=AD,AM=DN,矩形ABEF可沿AB任意翻折.求證:當F、A、D不共線時,線段MN總平行于平面F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函數(shù)f(x)=
1
2
x2-(a-1)x+alnx,其中常數(shù)a∈R.
(Ⅰ)當a=6時,求函數(shù)f(x)的極值點;
(Ⅱ)證明:對任意x∈[1,+∞),lnx≥
2(x-1)
x+1
恒成立;
(Ⅲ)對于函數(shù)f(x)圖象上的不同兩點A(x1,y1),B(x2,y2)(x1<x2),如果在函數(shù)f(x)圖象上存在點M(x0,y0)(其中x0∈(x1,x2)),使得在點M處的切線l∥AB,則稱直線AB存在“伴侶切線”.特別地,當x0=
x1+x2
2
,又稱直線AB存在“中值伴侶切線”.試問:當a=1時,對于函數(shù)f(x)圖象上不同兩點A、B,直線AB是否存在“中值伴侶切線”,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