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98056 98064 98070 98074 98080 98082 98086 98092 98094 98100 98106 98110 98112 98116 98122 98124 98130 98134 98136 98140 98142 98146 98148 98150 98151 98152 98154 98155 98156 98158 98160 98164 98166 98170 98172 98176 98182 98184 98190 98194 98196 98200 98206 98212 98214 98220 98224 98226 98232 98236 98242 98250 266669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珠海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點M(-3,0),N(3,0),設(shè)P(x,y)是區(qū)域C
邊界上的點,則下列式子恒成立的是( )
A.|PM|+|PN|≥10
B.|PM|-|PN|≥10
C.|PM|+|PN|≤10
D.|PM|+|PN|=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珠海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已知F
1、F
2為橢圓
(a>b>0)的焦點,M為橢圓上一點MF
1⊥x軸且∠F
1MF
2=45°,則橢圓的離心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珠海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曲線f(x)=
在點x=1處的切線方程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珠海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甲乙兩艘船都要在某個泊停靠,若分別?6小時、8小時.假定它們在一晝夜的時間段內(nèi)任意時刻到達(dá),則這兩艘船中有一艘在?坎次粫r必須等待的概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珠海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坐標(biāo)系與參數(shù)方程選做題).
已知曲線C的極坐標(biāo)方程是ρ=1,以極點為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的原點,極軸為x軸的正半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直線l的參數(shù)方程是
(t為參數(shù)),則直線l與曲線C相交所成的弦的弦長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珠海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AB為圓O的直徑,C為圓O上一點,AP和過C的切線互相垂直,垂足為P,過B的切線交過C的切線于T,PB交圓O于Q,若∠BTC=120°,AB=4,則PQ•P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珠海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平面四邊形ABCD中,△BCD為正三角形,AB=AD=2,∠BAD=2θ,記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S.
(1)將S表示為θ的函數(shù);
(2)求S的最大值及相應(yīng)的θ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珠海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班50名學(xué)生在一次百米測試中,成績?nèi)拷橛?3秒與18秒之間,將測試結(jié)果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組:第一組[13,14),第二組[14,15),…,第五組[17,18],下圖是按上述分組方法得到的頻率分布直方圖.
(Ⅰ)若成績大于或等于14秒且小于16秒認(rèn)為良好,求該班在這次百米測試中成績良好的人數(shù);
(Ⅱ)若從第一、五組中隨機(jī)取出兩個成績,求這兩個成績的差的絕對值大于l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珠海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是一個矩形,△PAD為正三角形.E和F分別是AB和PC的中點.
(1)求證:EF∥平面PAD;
(2)若AB=4,AD=3,PC=5,求三棱錐C-EFB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珠海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兩圓Q1:(x+1)
2+y
2=
和Q2:(x-1)
2+y
2=
,動圓P與⊙O1外切,且與⊙O2內(nèi)切.
(Ⅰ)求動圓圓心P的軌跡方程;
(Ⅱ)過點M(5,0)作直線l與點P的軌跡交于不同兩點A、B,試推斷是否存在直線l,使得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經(jīng)過圓心O2?若存在,求出直線l的方程;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