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時: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物體的加速度(a)同時跟合外力(F)和質(zhì)量(m)兩個因素有關(guān).要研究這三個物理量之間的定量關(guān)系的基本方法是控制m一定,a與F關(guān)系;控制F,研究a與m的關(guān)系
(2)某同學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她想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為了減少這種做法而帶來的實驗誤差,你認為在實驗中還應該采取的兩項措施是:
a.平衡摩擦力;
b.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3)該同學利用實驗中打出的紙帶求加速度時,處理方案有如下兩種,為了減小誤差,應選擇B
A、利用公式$a=\frac{2s}{t^2}$計算;
B、根據(jù)$a=\frac{△s}{T^2}$利用逐差法計算.
(4)表是該同學在探究“保持M不變,a與F的關(guān)系”時記錄的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請你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在下面的坐標系中做出a-F圖象;
(小車質(zhì)量:M=0.500kg,g=10m/s2 )
次數(shù)
物理量
123456
m砂和桶(kg)0.0100.0200.0300.0400.0500.060
a(m/s20.1960.3900.7180.7840.9901.176

分析 (1)要研究物體的加速度(a)跟合外力(F)和質(zhì)量(m)兩個因素的關(guān)系,可采用控制變量法.
(2)小車運動過程中會受到摩擦力,可平衡摩擦力,并且滿足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時,繩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總重力.

解答 解:(1)要研究物體的加速度(a)跟合外力(F)和質(zhì)量(m)兩個因素的關(guān)系,可采用控制變量法,即控制m一定,a與F關(guān)系;控制F,研究a與m的關(guān)系;
(2)想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為了減少這種做法而帶來的實驗誤差,在實驗中還應該采取的兩項措施是:
a、平衡摩擦力,使得小車的合外力等于繩子的拉力;  
b、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這樣繩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總重力.
(3)由于做勻變速直線的物體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位移總是相等.所以可借助于a=$\frac{△s}{{T}^{2}}$利用逐差法計算加速度大小,另一種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是a方案必須要從初速度為零開始研究.
故選:B.
(4)在坐標系中做出a-F圖象,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
(1)控制m一定,a與F關(guān)系;控制F,研究a與m的關(guān)系;
(2)a、平衡摩擦力; b、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3)B;
(4)如圖所示.

點評 該題考查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所采用的方法、實驗原理以及數(shù)據(jù)處理等,明確當小車的質(zhì)量遠大于砂桶的質(zhì)量時,砂桶的重力就約等于小車的合力.是考查基礎(chǔ)實驗知識的好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圖為某種魚餌自動投放器中的投餌管裝置示意圖,其下半部AB是一長為2R的豎直細管,上半部BC是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圓弧彎管,管口沿水平方向,AB管內(nèi)有一原長為R、下端固定的輕質(zhì)彈簧.投餌時,每次總將彈簧長度壓縮到0.5R后鎖定,在彈簧上端放置一粒魚餌,解除鎖定,彈簧可將魚餌彈射出去.設(shè)質(zhì)量為m的魚餌到達管口C時,對管壁的作用力恰好為零.不計魚餌在運動過程中的機械能損失,且鎖定和解除鎖定時,均不改變彈簧的彈性勢能.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
(1)質(zhì)量為m的魚餌到達管口C時的速度大小v1;
(2)彈簧壓縮到0.5R時的彈性勢能Ep;
(3)已知地面與水面相距1.5R,若使該投餌管繞AB管的中軸線OO′在90°角的范圍內(nèi)來回緩慢轉(zhuǎn)動,每次彈射時只放置一粒魚餌,魚餌的質(zhì)量在$\frac{2}{3}$m到m之間變化,且均能落到水面.持續(xù)投放足夠長時間后,魚餌能夠落到水面的最大面積S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把一重力不計的通電直導線AB放在蹄形磁鐵磁極的正上方,導線可以自由移動.當導線中通有如圖所示方向的電流I時,從上向下看,關(guān)于導線AB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順時針轉(zhuǎn)動,同時下降B.順時針轉(zhuǎn)動,同時上升
C.逆時針轉(zhuǎn)動,同時下降D.逆時針轉(zhuǎn)動,同時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為一質(zhì)點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曲線為一段圓弧,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一定在做直線運動B.質(zhì)點作往返運動
C.物體加速度可能不變D.質(zhì)點運動的速率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2014年7月24日,印度南部特倫甘納邦發(fā)生一起火車與校車相撞事故,造成了幾十名兒童死亡,該事故情形如下:如圖所示,一列長為100m的火車,以v1=4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火車行至A點時,校車司機從距鐵路60m的C處開始以初速度v2=10m/s的速度行駛,已知AB=200m,校車可視為質(zhì)點.
(1)校車司機從C處進行加速,欲在火車到來前沖過鐵路,結(jié)果校車和火車車頭同時到達B點處釀成慘禍,求校車的加速度.
(2)校車保持勻速行駛,火車司機為避免事故,使火車加速通過,求火車加速度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兩平行導軌間距L=0.5m,足夠長光滑的傾斜部分和粗糙的水平部分圓滑連接,傾斜部分與水平面的夾角θ=30°,垂直斜面方向向上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B=1.0T,水平部分沒有磁場,金屬桿ab質(zhì)量m=0.5kg,電阻r=0.2Ω,運動中與導軌始終接觸良好,并且垂直于導軌.電阻R=0.8Ω,導軌電阻不計.當金屬棒從斜面上距底面高h=1.0m以上的任何地方由靜止釋放后,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x=1.25m,取g=10m/s2,求:
(1)金屬棒在斜面上的最大運動速度;
(2)金屬棒與水平導軌間的動摩擦因素;若金屬棒從高度h=1.0m處由靜止釋放,電阻R產(chǎn)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所示氣墊是常用的一種實驗儀器,它是利用氣泵使帶孔的導軌與滑塊之間形成氣墊,使滑塊懸浮在軌道上,滑塊在軌道上的運動可視為沒有摩擦.我們可以用帶豎直擋板C和D的氣墊軌道以及滑塊A和B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彈簧的長度忽略不計),采用的實驗步驟如下:
a.調(diào)整氣墊軌道,使導軌處于水平;
b.在A和B間放入一個被壓縮的輕彈簧,用電動卡銷鎖定,靜止放置在氣墊導軌上;
c.按下電鈕放開卡銷,同時使分別記錄滑塊A、B運動時間的計數(shù)器開始工作,當A、B滑塊分別碰撞C、D擋板時停止計時,記下滑塊A、B分別到達擋板C、D的運動時間t1和t2;
d.用刻度尺測出滑塊A的左端至C擋板的距離L1、滑塊B的右端到D擋板的距離L2
(1)實驗中還應測量的物理量是測量滑塊A、B的質(zhì)量mA、mB;
(2)利用上述過程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是${m}_{A}\frac{{L}_{1}}{{t}_{1}}-{m}_{B}\frac{{L}_{2}}{{t}_{2}}=0$;
(3)利用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導出的被壓縮彈簧的彈性勢能的表達式是$\frac{1}{2}{m}_{A}(\frac{{L}_{1}}{{t}_{1}})^{2}+\frac{1}{2}{m}_{B}(\frac{{L}_{2}}{{t}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實現(xiàn)的.電量為2.0×10-8C的正點電荷放在某電場中,受到的電場力大小為4.0×10-5N、方向水平向右,該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2000N/C,方向是水平向右;若將一個電荷量為6.0×10-8C的點電荷放在同一位置,受到的電場力的大小為1.2×10-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為了測定電阻的阻值,實驗室提供下列器材:待測電阻R(阻值約100Ω)、滑動變阻器R1(0~100Ω)、滑動變阻器R2(0~10Ω)、電阻箱R0(0~9999.9Ω)、理想電流表A(量程50mA)、直流電源E(3V,內(nèi)阻忽略)、導線、電鍵若干.

(1)甲同學設(shè)計(a)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
①請在圖(b)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實物電路的連接.
②實驗操作時,先將滑動變阻器R1的滑動頭移到左左(選填“左”或“右”)端,再接通開關(guān)S;保持S2斷開,閉合S1,調(diào)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至某一位置,并記下電流I1
③斷開S1,保持滑動變阻器R1的滑動不動,調(diào)整電阻箱R0阻值在100Ω左右,再閉合S2,調(diào)節(jié)R0阻值使得電流表讀數(shù)為I1 時,R0的讀數(shù)即為電阻R的阻值.
(2)乙同學利用電路(c)進行實驗,改變電阻箱R0值,讀出電流表相應的電流I,由測得的數(shù)據(jù)作出$\frac{1}{I}$-R0圖象如圖(d)所示,圖線縱軸截距為m,斜率為k,則電阻R的阻值為$\frac{m}{k}$.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