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所示是一皮帶傳輸裝載機械的示意圖.井下挖掘工將礦物無初速度地放置于沿圖示方向運行的傳送帶A端,被傳輸?shù)侥┒薆處,再沿一段圓形軌道到達軌道的最高點C處,然后水平拋到貨臺上.已知半徑為R=0.4m的圓形軌道與傳送帶在B點相切,O點為半圓的圓心,BO、CO分別為圓形軌道的半徑,礦物m可視為質(zhì)點,傳送帶與水平面間的夾角θ=37°,礦物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8,傳送帶勻速運行的速度為v0=8m/s,傳送帶AB點間的長度為sAB=45m.若礦物落點D處離最高點C點的水平距離為xCD=2m,
豎直距離為hCD=1.25m,礦物質(zhì)量m=50kg,sin37°=0.6,cos37°=0.8,g取10m/s2,
不計空氣阻力.求:
(1)礦物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
(2)礦物到達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
(3)礦物由B點到達C點的過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分析 (1)先假設礦物在AB段始終加速,根據(jù)動能定理求出礦物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將此速度與送帶勻速運行的速度v0=8m/s進行比較,確定假設是否合理.
(2)礦物從C到D過程做平拋運動,由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求出經(jīng)過C點時的速度大小,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得軌道對礦物的壓力,即可得到礦物到達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
(3)礦物由B到C過程中,重力和阻力做功,由動能定理求解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解答 解:(1)假設礦物在AB段始終處于加速狀態(tài),由動能定理可得:
(μmgcosθ-mgsinθ)sAB=$\frac{1}{2}$$m{v}_{B}^{2}$
代入數(shù)據(jù)得:vB=6m/s
由于vB<v0=8m/s,故假設成立,則礦物B處速度為6m/s.
(2)設礦物對軌道C處壓力為F,由平拋運動知識可得:
sCD=vCt
hCD=$\frac{1}{2}g{t}^{2}$
代入數(shù)據(jù)得礦物到達C處時速度為:vC=4m/s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mg=m$\frac{{v}_{C}^{2}}{R}$                                
代入數(shù)據(jù)得:F=1500N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得所求壓力為:F′=F=1500N                                        
(3)礦物由B到C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mgR(1+cos37°)+Wf=$\frac{1}{2}m{v}_{C}^{2}$-$\frac{1}{2}$$m{v}_{B}^{2}$
代入數(shù)據(jù)得:Wf=-140J
即礦物由B到達C時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140J
答:(1)礦物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是6m/s;
(2)礦物到達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是1500N;
(3)礦物由B點到達C點的過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140J.

點評 本題中涉及力在空間的效果,要首先考慮動能定理,對于平拋運動,要熟練掌握分運動的規(guī)律,要求同學們能根據(jù)題目要求選取不同的研究過程運用動能定理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中,某科學探究性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并且記錄了實驗中一系列電流表讀數(shù)I及與之對應的電阻箱阻值R,小組同學通過巧妙地設置橫軸和縱軸,描繪出了如圖乙所示的圖線,則在圖乙中縱軸應表示R;若該圖線的斜率為k,橫軸上的截距為m,則電動勢的測量值E=k,內(nèi)電阻的測量值r=mk;若電流表有一定未知內(nèi)阻,則電動勢的測量值E=真實值E(填“>”、“=”、“<”),內(nèi)阻的測量值r>真實值r(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一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以某一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運動一段時間后拉力逐漸減小,且當拉力減小到零時,物體剛好停止運動.如圖所示為拉力F隨位移x變化的關系圖象.取g=10m/s2,則據(jù)此可以求得( 。
A.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5
B.物體勻速運動時的速度為v=4$\sqrt{2}$m/s
C.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W=32J
D.摩擦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Wf=-6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為了測定湖水的深度,幾位同學做了下面的實驗:將船靜止在湖面上,將一個密度為水密度1.2倍的復合材料小球,以v0=10m/s速度從船頭沿湖面水平拋出,測得小球從拋出到達湖底的時間為6s,忽略水對小球和繩的阻力,求:
(1)湖水的深度;
(2)小球到達湖底時到拋出點的距離;
(3)小球剛到達湖底時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所示,有一小球P自坐標原點O豎直向上射出,初速度為3m/s,受到水平方向的恒定風力作用,當它運動到最高點M時,速度變?yōu)?m/s,最后該小球折回到水平軸Ox上的O′點,則OM和M O′的水平距離之比為1:3,小球在O′點的速度為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一個物體的質(zhì)量為10kg,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右運動,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若同時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大小為30N的恒力,(g取10m/s2)求
(1)物體在5s時間內(nèi)位移的大小
(2)物體在5s末時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聲波和光波都從空氣進入水中,則( 。
A.它們的波速都變小,頻率都不變,波長都變短
B.它們的波速都變大,頻率都不變,波長都變長
C.聲波波速變大,波長變長;光波波速變小,波長變短
D.聲波波速不變,波長不變;光波波速變小,頻率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庫侖定律是電磁學的基本定律.1766的英國的普里斯特利通過實驗證實了帶電金屬空腔不僅對位于空腔內(nèi)部的電荷沒有靜電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內(nèi)部也不帶電.他受到萬有引力定律的啟發(fā),猜想兩個點電荷(電荷量保持不變)之間的靜電力與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1785年法國的庫侖通過實驗證實了兩個點電荷之間的靜電力與它們的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普里斯特利的實驗表明,處于靜電平衡狀態(tài)的帶電金屬空腔內(nèi)部的電場處處為0
B.普里斯特利的猜想運用了“類比”的思維方法
C.為了驗證兩個點電荷之間的靜電力與它們的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庫侖精確測定了兩個點電荷的電荷量
D.庫侖利用扭秤裝置驗證了兩個點電荷之間的靜電力與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2m的小球B連接著輕質(zhì)彈簧,處于靜止;質(zhì)量為m的小球A以初速度v0向右勻速運動,接著逐漸壓縮彈簧并使B運動,過一段時間,A與彈簧分離,設小球A、B與彈簧相互作用過程中無機械能損失,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求:
(1)當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A球的速度;
(2)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
(3)彈簧再次恢復原長時,A、B兩球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