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66%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5.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一段位移x1所用的時間為t1,緊接著通過下段位移x2所用的時間仍為t1.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  )
A.x1+x22t12B.x1x2t12C.x2x1t12D.x2x12t12

分析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推論△x=aT2,由位移差和時間直接求加速度.

解答 解: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推論△x=aT2,可知,x2x1=aT2,可得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
a=x2x1t21
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點評 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推論△x=aT2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不難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某科技館內放置了一個高大的半圓柱形透明物體,其俯視圖如圖所示,O為半圓的圓心.甲、乙兩同學為了估測該透明體的折射率,進行了如下實驗.他們分別站在A、O處時,相互看著對方,然后兩人貼著柱體慢慢向一側運動,到達B、C處時,甲剛好看不到乙.已知半圓柱體的半徑為R,OC=R2,BC=OC.求:
①半圓牲形透明物體的折射率.
②若甲在B處乙在O處,乙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兩根平行金屬導軌MN、PQ相距為d=1.0m,導軌平面與水平面夾角為α=30°,導軌上端跨接一定值電阻R=16Ω,導軌電阻不計,整個裝置處于與導軌平面垂直且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1.0T.一根與導軌等寬的金屬棒礦垂直MN、PQ靜止放置,且與導軌保持良好接觸.金屬棒質量m=0.1kg、電阻r=0.4Ω,距導軌底端S1=3.75m.另一根與金屬棒ef平行放置的絕緣棒gh長度也為d,質量為m2,從導軌最低點以速度v0=10m/s沿軌道上滑并與金屬棒發(fā)生正碰(碰撞時間極短),碰后金屬棒沿導軌上滑S2=0.2m后再次靜止,此過程中電阻R上產生的電熱為Q=0.2J.已知兩棒與導軌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frac{{\sqrt{3}}}{3},g取10m/s2,求:
(1)絕緣棒與金屬棒碰撞前瞬間絕緣棒的速率;
(2)兩棒碰后,安培力對金屬棒做的功以及碰后瞬間金屬棒的加速度;
(3)金屬棒在導軌上運動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興趣小組為測一遙控電動小車的額定功率,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用天平測出電動小車的質量為0.4kg;
②將電動小車、紙帶和打點計時器按如圖甲所示安裝;
③打點計時器接通電源(其打點周期為0.02s);
④使電動小車以額定功率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一段時間后關閉小車電源,待小車靜止時再關閉打點計時器(設小車在整個過程中小車所受的阻力恒定).在上述過程中,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所打的部分點跡如圖乙所示.

請你分析紙帶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a)該電動小車運動的最大速度為1.5m/s;
(b)關閉小車電源后,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0m/s2;
(c)該電動小車的額定功率為1.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神舟”七號經過變軌后,最終在距離地球表面約343公里的圓軌道上正常飛行,約90分鐘繞地球一圈.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神舟”七號繞地球正常飛行時宇航員的加速度小于9.8m/s2
B.“神舟”七號繞地球正常飛行的速率可能大于8km/s
C.“神舟”七號飛船在軌道上正常飛行時,宇航員由于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而懸浮,在艙內行走時,需穿帶鉤的鞋子,地板是網格狀的
D.“神舟”七號運行的周期比地球近地衛(wèi)星的周期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彩虹的產生原因是光的色散.如圖所示為太陽光射到空氣中的小水珠內發(fā)生色散形成彩虹的光路示意圖,a、b為兩種折射出的單色光.關于a、b兩種單色光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水珠內a光的傳播速度小于b光的傳播速度
B.從水射入空氣發(fā)生全反射時,a光的臨界角較小
C.通過同一裝置發(fā)生雙縫干涉,a光的相鄰條紋間距較小
D.如果a光能使某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則b光也一定能使該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2011年11月29日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9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送入太空軌道.“北斗”衛(wèi)星導航定位系統(tǒng)將由5顆靜止軌道衛(wèi)星(同步衛(wèi)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wèi)星組成(如圖所示),30顆非靜止軌道衛(wèi)星中有27顆是中軌道衛(wèi)星,中軌道衛(wèi)星平均分布在傾角55°的三個平面上,軌道高度約21500km,靜止軌道衛(wèi)星的高度約為36000km.已知地球半徑為6400km,\sqrt{(\frac{279}{424})^{3}}≈0.5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量小的靜止軌道衛(wèi)星的高度比質量大的靜止軌道衛(wèi)星的高度要低
B.靜止軌道衛(wèi)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中軌道衛(wèi)星的向心加速度
C.中軌道衛(wèi)星的周期約為45.2h
D.中軌道衛(wèi)星的線速度大于7.9k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硅光電池是一種可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元件.某同學利用如圖a所示電路探究某硅光電池的路端電壓U與電流I的關系.圖中R0=2Ω,電壓表、電流表均可視為理想電表.
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b中的器材按圖a所示電路連接起來.
②實驗一:
用一定強度的光照射硅光電池,閉合電鍵S,調節(jié)可調電阻的阻值,通過測量得到該電池的U-I曲線a(見圖c).則由圖象可知,當電流小于200mA時,該硅光電池的電動勢為2.9 V,內阻為4Ω.
③實驗二:
減小光照強度,重復實驗,通過測量得到該電池的U-I曲線b(見圖c).在做實驗一時,調整R的阻值使電壓表的讀數為1.5V;保持R的阻值不變,在實驗二的光照強度下,可調電阻R的電功率為27 mW(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讓重錘自由落下,根據打出的紙帶也可以測量重錘下落的加速度a的數值.如圖所示是在打出的紙帶上選取的連續(xù)五個點A、B、C、D、E,測出A點距起點O的距離為S0,A、c兩點間的距離為S1,C、E兩點間的距離為S2,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為f,則根據這些數值計算重錘下落的加速度a的表達式為a=\frac{{({s_2}-{s_1}){f^2}}}{4}
在實驗中發(fā)現,重錘減小的重力勢能總是大于重錘增加的動能,其主要原因是重錘在下落過程中受到阻力的作用,如果要測定該阻力的大小,在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的準確值為g時,還需要測量重錘的質量m.試用這些物理量及紙帶上的數據表示的重錘在下落過程中受到的阻力F=mg-m\frac{{({s_2}-{s_1}){f^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