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在人類對微觀世界進行探索的過程中,科學實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說法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
A.普朗克為了解釋黑體輻射現(xiàn)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論
B.貝克勒爾通過對天然放射現(xiàn)象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婦從瀝青鈾礦中分離出了釙(Po)和鐳(Ra)兩種新元素
D.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

分析 此題是物理學史問題,關鍵要記住著名物理學家的主要貢獻即可.

解答 解:A、普朗克為了解釋黑體輻射現(xiàn)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論.故A符合.
B、貝克勒爾通過對天然放射性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有復雜的結構,但并沒有提出原子核的概念,故B不符合;
C、居里夫婦從瀝青鈾礦中分離出了釙(Po)和鐳(Ra)兩種新元素,故C符合;
D、盧瑟福通過對c粒子散射實驗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故D符合;
本題選不符合的,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是常識性問題,對于物理學上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著名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考試內容之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佛山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個物體沿直線運動,其加速度逐漸減少到0,并隨后保持不變,關于物體速度可能的變化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先逐漸增大,最后不變

B.先減小后增大,最后不變

C.先逐漸減小,最后不變

D.先增大后減小,最后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為某運動員用頭顛球,若足球用頭頂起,每次上升高度為80cm,足球的重量為400g,與頭頂作用時間△t為0.1s,則足球一次在空中的運動時間及足球給頭部的作用力大�。ǹ諝庾枇Σ挥嫞琯=10m/s2)( �。�
A.t=0.4s,F(xiàn)N=40NB.t=0.4s,F(xiàn)N=36NC.t=0.8s,F(xiàn)N=36ND.t=0.8s,F(xiàn)N=4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某家用全自動洗衣機技術參數(shù)如下表,請你估算出該脫水筒脫水時衣服所具有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1775m/s2;脫水筒能使衣服脫水是我們物理中的離心現(xiàn)象.(取g=10m/s2
波輪洗衣機主要技術參數(shù) 
電源:220V 50Hz脫水方式:離心式
洗滌功率:330W
脫水功率:280W
洗滌轉速:40轉/分
脫水轉速:900轉/分
尺寸(長×寬×高)mm
500×530×900
內筒(直徑×深度)mm
400×6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如圖所示,電場強度為E、方向平行于紙面的勻強電場分布在寬度為L的區(qū)域內,一個離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電場方向射入勻強電場中,穿出電場區(qū)域時發(fā)生的側移量為h.在同樣的寬度范圍內,若改用方向垂直于紙面的勻強磁場,使同樣的離子以相同的初速度穿過磁場區(qū)域時發(fā)生的側移量也為h,即兩次入射點與出射點均相同,不計離子所受重力.
(1)求該離子的電性和比荷(即電荷量q與其質量m的比值);
(2)求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和方向;
(3)試分析說明離子在電場和磁場中運動的軌跡是否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塊質量為M的長木板,以速度v0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現(xiàn)將質量為m的小鐵塊無初速地輕放在木板的前端,設小鐵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求:
(1)小鐵塊與木板相對靜止時,距木板前端多遠?
(2)全過程有多少機械能轉化為系統(tǒng)的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關于摩擦力和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靜摩擦力總是做正功,滑動摩擦力總是做負功
B.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都可能對物體不做功
C.靜摩擦力對物體一定做功,滑動摩擦力對物體可能不做功
D.靜摩擦力對物體不一定做功,滑動摩擦力對物體一定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如圖所示,質量m1=3kg的滑塊C(可視為質點)放置于光滑的平臺上,與一處于自然長度的彈簧接觸但不相連,彈簧另一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平臺右側的水平地面上緊靠平臺依次排放著兩塊木板A、B.已知木板A、B的長度均為L=5m,質量均為m2=1.5kg,木板A、B上表面與平臺相平,木板A與平臺和木板B均接觸但不粘連.滑塊C與木板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3,木板A、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1.現(xiàn)用一水平向左的力作用于滑塊C上,將彈簧從原長開始緩慢地壓縮一段距離,然后將滑塊C由靜止釋放,當滑塊C剛滑上木板A時,滑塊C的速度為7m/s.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求:
(1)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
(2)滑塊C剛滑上木板A時,木板A、B及滑塊C的加速度;
(3)從滑塊C滑上木板A到整個系統(tǒng)停止運動所需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如圖所示,游樂場的過山車可以底朝上在豎直圓軌道上運行,可抽象為圖2的模型.半徑R=10m的光滑豎直圓軌道和傾角為37°的直軌道EF,通過水平光滑的C′E平滑連接,另有水平減速直軌道FG與EF平滑連接,EG間的水平距離l=40m,現(xiàn)有質量m=500kg的過山車從從C點以速度vC=810m/s,進入圓軌道,經C′EF,最終停車G點,過山車與軌道EF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2,與減速直軌道FG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0.75,過山車可視為質點,運動中不脫離軌道,求:
(1)過山車運動至圓軌道最高點D時的速度大小;
(2)過山車運動至圓軌道最高點D時對軌道的作用力;
(3)減速直軌道FG的長度x.(已知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