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甲所示,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斜面足夠長),0~T秒內(nèi),力F做功為W,T秒末撤去外力F,已知該物塊從零時刻出發(fā),在2T時刻恰好返回出發(fā)點,其圖像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在0~T與T~2T時間內(nèi)的位移相同
B.物塊在1.5T秒末離出發(fā)點最遠
C.物塊返回出發(fā)點時動能為W
D.0~T與T~2T時間內(nèi)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1:3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年12月2日1時30分,我國成功發(fā)射了“嫦娥二號”探月衛(wèi)星,12月6日17時47分順利進入環(huán)月軌道.若該衛(wèi)星在地球、月球表面的重力分別為G1、G2,已知地球半徑為R1,月球半徑為R2,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 )
A.月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為
B.月球與地球的質(zhì)量之比為
C.衛(wèi)星沿近月球表面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為
D.月球與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粗細均勻的U形管左端封閉,O處由橡皮軟管連接,左右兩端豎直管內(nèi)有高為19cm的水銀柱封住兩部分理想氣體A和B,右端水銀柱上方和大氣相通。大氣壓強等于76cm汞柱,初始平衡時B部分氣體總長度為96cm,現(xiàn)將U形管右邊傾斜角,同時改變環(huán)境溫度,重新達到平衡時發(fā)現(xiàn)左邊水銀柱恰好在原位置,且右邊水銀柱沒有進入水平管內(nèi)。 試求:
(1)U形管傾斜前后的環(huán)境的熱力學溫度之比為多少
(2)右管內(nèi)水銀柱沿管移動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3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6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液晶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又像某些晶體那樣具有光學各向異性
B、氣體經(jīng)等壓升溫后,內(nèi)能增大,外界需要對氣體做功
C、當分子力表現(xiàn)為斥力時,分子力和分子勢能總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減小
D、小昆蟲能在水面上跑動,是因為水的表面張力的緣故
E、第二類永動機不能實現(xiàn),并不是因為違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用細繩拴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球,小球?qū)⒁欢斯潭ㄔ趬ι系乃捷p彈簧壓縮了(小球與彈簧不拴接),如圖所示,將細線燒斷后
A.小球立即做平拋運動 B.小球的加速度立即為g
C.小球立即做勻變速運動 D.小球落地時動能大于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甲所示,兩塊足夠大的平行金屬板水平放置,極板間加有空間分布均勻、大小隨時間周期性變化、方向豎直向下的電場,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在t=0時刻從負極板由靜止釋放一個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q<0)的質(zhì)點。已知電場強度,同時t0也為已知量。
(1)若質(zhì)點恰好在t=3t0時刻到達正極板,試求兩極板之間的距離d
(2)在第(1)問的條件下,在極板間再加上空間分布均勻、大小隨時間周期性變化、方向垂直紙面向外的磁場,變化規(guī)律如圖丙所示,已知磁感應強度。試求:
①帶電質(zhì)點經(jīng)過多長時間到達正極板
②帶電質(zhì)點在極板間做圓周運動的最大半徑
③畫出質(zhì)點在極板間運動的軌跡圖(不需要寫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P、Q兩電荷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a、b、c、d為電場中的四點.一個離子從a運動到b(不計重力),軌跡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離子從a到b,電勢能增加
B.離子在運動過程中受到P的排拆力
C.c、d兩點電勢相等
D.離子從a到b,動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一端封閉一端開口粗細均勻的絕熱玻璃管的橫截面積為10cm2,管內(nèi)有兩個重力不計的活塞,導熱活塞甲封閉了長30cm的氣柱A,絕熱活塞乙用一根勁度系數(shù)、原長為15cm的輕質(zhì)彈簧和管底相連,氣柱B長15cm,氣體的初始溫度為27℃,現(xiàn)在甲活塞上放一個2kg的砝碼,待活塞穩(wěn)定后再加熱氣體B,求當氣體B的溫度升高多少時,活塞甲可返回原處?(大氣壓,摩擦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