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某小組完成一系列實驗操作后,得到了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圖中O是打點計時器打的第一個點,用刻度尺測量連續(xù)的計時點A、B、C、D、E、F到O點的距離分別是h1、h2、h3、h4、h5、h6
(1)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可求出B、C、D、E各計數(shù)點對應小車的速度,其中E點時小車運動的速度為vE=$\frac{{h}_{6}-{h}_{4}}{2T}$,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frac{{(h}_{3}-{h}_{2})-({h}_{2}-{h}_{1})}{{T}^{2}}$(用h1、h2、h3和T表示).

(2)測出重物下落的高度h和小車運動的速度v,并用天平測出重物和小車質量分別為M和m,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則驗證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的表達式為Mgh=$\frac{1}{2}$(m+M)v2,利用測出的數(shù)據(jù)作出$\frac{v^2}{2}-h$圖象如圖丙所示,則當圖線的斜率接近$\frac{M}{M+m}g$時,即可驗證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3)本實驗中產(chǎn)生的誤差的可能原因是小車及紙帶受到的摩擦阻力或系統(tǒng)受到的空氣阻力.

分析 (1)根據(jù)E點的速度等于DF段的平均速度列式可求得E點的速度;根據(jù)△X=aT2可求得加速度;
(2)分析系統(tǒng)中能量的轉化規(guī)律,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出對應的表達式,再分析圖象即可明確如何驗證機械能守恒;
(3)根據(jù)實驗原理明確實驗誤差的來源.

解答 解:(1)E點的速度等于DF段的平均速度,故vE=$\frac{{h}_{6}-{h}_{4}}{2T}$;
根據(jù)△X=aT2可得:
a=$\frac{{(h}_{3}-{h}_{2})-({h}_{2}-{h}_{1})}{{T}^{2}}$
(2)重物下落過程拉動小車運動,由于重物的重力勢能減小,而重物和小車的動能增加,則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Mgh=$\frac{1}{2}$(M+m)v2;
則可知$\frac{{v}^{2}}{2}$=$\frac{Mg}{M+m}h$
則由圖形可知:只要k=$\frac{M}{M+m}g$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3)由于本實驗中小車和紙帶受到摩擦力,并且重物及小車均受到空氣阻力,因此存在誤差;
故答案為:(1)$\frac{{h}_{6}-{h}_{4}}{2T}$; $\frac{{(h}_{3}-{h}_{2})-({h}_{2}-{h}_{1})}{{T}^{2}}$; (2)Mgh=$\frac{1}{2}$(M+m)v2;
$\frac{M}{M+m}g$; (3)小車及紙帶受到的摩擦阻力或系統(tǒng)受到的空氣阻力

點評 本題考查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性實驗,要注意認真分析實驗裝置,明確實驗原理,再根據(jù)我們所熟知的紙帶處理方法進行分析處理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對下列所述涉及的物理思想與方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根據(jù)v=$\frac{△s}{△t}$,當△t非常小時,$\frac{△s}{△t}$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當中用到了極限的思想
B.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大小和形狀時,可以用質點來代替物體,這是假設法
C.借助激光器及平面鏡觀察桌面的微小形變的實驗中,運用了放大的思想
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從足夠高處釋放一石子甲,經(jīng)0.8s,從同一位置再釋放另一石子乙,不計空氣阻力,則在兩石子落地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它們間的距離與乙石子運動的時間成正比
B.它們間的距離保持不變
C.它們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相同
D.它們在空中運動的時間與其質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下列關于重力、彈力、摩擦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時(  )
A.地面附近物體所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
B.用彈簧測力計可以直接測出物體的重力
C.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可以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
D.物體間的彈力越大,則摩擦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個彈簧秤拉橡皮條的另一端到某一點并記下該點的位置;再將橡皮條的另一端系兩根細繩(繩另一端都有繩套),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
(1)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兩個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要注意使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相等
E.在用兩個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必須將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用一個彈簧秤拉時記下的位置
其中正確的是CE(填入相應的字母).
(2)“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某次實驗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果畫出的力的示意圖.圖乙中的F與F′(為一個彈簧秤拉時記下的拉力)兩力中,方向可能不沿AO方向的是F.
(3)關于分力F1、F2的大小、方向以及兩個力的合力F的說法中正確的是BD
A.F1或F2的大小總是小于合力F的大小
B.F1和F2的夾角為0°到180°之間某一值時,F(xiàn)1大小不變,F(xiàn)2增大合力F可能減小
C.F1和F2的夾角為0°到180°之間某一值時,F(xiàn)1、F2同時增大合力F一定增大
D.F1和F2的夾角在0°到180°之間時,若F1、F2的大小不變,則合力F的大小隨F1與F2夾角的減小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畫出下列靜止物體A(接觸面均光滑)所受彈力、重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在做“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池的電動勢E(約3V)和內(nèi)電阻r”的實驗時,部分器材參數(shù)如下:電壓表(量程3V),電流表(量程0.6A),定值電阻R0(阻值為3Ω),滑動變阻器R(阻值約30Ω).

(1)小紅按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在電路連接正確的情況下,當她閉合開關時發(fā)現(xiàn)電壓表有示數(shù),電流表沒有示數(shù),反復檢查后發(fā)現(xiàn)電路連接完好,估計是某一元件斷路,因此她拿來多用電表檢查故障.她的操作如下:
a.斷開電源開關S;
b.將多用表選擇開關置于×1Ω檔,調(diào)零后,紅黑表筆分別接R兩端,讀數(shù)為30Ω
c.將多用表選擇開關置于×100Ω檔,調(diào)零后,將紅黑表筆分別接電壓表兩端,發(fā)現(xiàn)指針讀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所測阻值為2200Ω,然后又將兩表筆接電流表兩端,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幾乎不變.由以上操作可判斷發(fā)生斷路故障的元件是電流表  (填元件名稱)
(2)她設計的實驗電路中定值電阻R0的作用是(說出一條理由即可)保護電源.
(3)請根據(jù)電路圖把實物圖丙沒完成的連線連接好.
(4)在更換規(guī)格相同的元件后,她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測出了6組對應的數(shù)據(jù)并在圖象上描點如圖所示,請在圖丁中繼續(xù)完成圖象;并根據(jù)圖象可得該電池的電動勢E=3.00 V,電池內(nèi)阻r=0.57Ω(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質子和α粒子在同一勻強磁場中做半徑相同的勻速圓周運動.由此可知質子的動量P1和α粒子的動量P2之比P1:P2為( 。
A.1:1B.4:1C.1:2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一個阻值為10Ω的電阻,通過它的電流強度為0.5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電阻兩端的電壓是10VB.該電阻20s內(nèi)的發(fā)熱量為50J
C.該電阻1s內(nèi)的發(fā)熱量為5JD.該電阻發(fā)熱功率為5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