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11.如果一物體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受到的沖量相等,則此物體的運動不可能是( �。�
A.勻速圓周運動B.自由落體運動C.平拋運動D.豎直上拋運動

分析 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再根據(jù)動量定理可明確物體的動量變化是否相等,明確沖量不變則說明物體受到的一定是恒力.

解答 解:如果物體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nèi)受到的沖量都相同,由I=Ft可知,物體受到的力是恒力.
則可知,物體可以做自由落體運動、平拋運動或豎直上拋運動;
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所受合外力方向不斷變化,合力為變力,在任何相等時間內(nèi),合外力的沖量不相等,故不可能為勻速圓周運動,BCD均可能,A不可能;
本題選運動不可能的,故選:A

點評 該題考查物體的沖量與受力、運動之間的關系,要注意明確受力與運動的關系,注意明確勻速圓周運動受到的是變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汽車沿水平方向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其頂板上用輕繩線懸掛一小球,小球和車廂保持相對靜止,懸線偏離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若重力加速度為g,則汽車運動的加速度可表示為( �。�
A.g•sinθB.g•cosθC.g•tanθD.g•cot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航母“遼寧艦”甲板長300m,起飛跑道長100m,目前順利完成了艦載機“殲-15”起降飛行訓練.“殲-15”降落時著艦速度大小約為70m/s,飛機尾鉤鉤上阻攔索后,在甲板上滑行50m左右停下,(航母靜止不動)假設阻攔索給飛機的阻力恒定,則飛行員所承受的水平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約為(  )
A.2B.5C.10D.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類比法”是研究物理問題常用的方法之一.學習靜電力做功和電勢能變化的關系時,我們將靜電力類比于重力、電勢能類比于重力勢能,那么靜電力做功和電勢能變化的關系就可以類比于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根據(jù)以前學過的知識,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靜電力做的功不僅與電荷的起始位置和終止位置有關,還與路徑有關
B.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
C.電荷在電場中的位置一定,它的電勢能就一定
D.電勢能是標量,它的值總是正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空間有一正三棱錐OABC,點A′、B′、C′分別是三條棱的中點.現(xiàn)在頂點O處固定一正的點電荷,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B′、C′三點的電場強度相同
B.△ABC所在平面為等勢面
C.將一正的試探電荷從A′點沿直線A′B′移到B′點,靜電力對該試       探電荷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D.若A′點的電勢為φA′,A點的電勢為φA,則A′A連線中點D處的電勢φD一定小于φA+φ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A、B兩小木塊中部夾一被壓縮的輕彈簧,當輕彈簧被放開時,A、B兩小木塊各自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離后,飛離桌面落在地面上.若mA=3mB,則下列結果正確的是( �。�
A.若輕彈簧對A、B做功分別為W1和W2,則有W1:W2=1:1
B.在與輕彈簧作用過程中,兩木塊的速度變化量之和為零
C.若A、B在空中飛行時的動量變化量分別為△p1和△p2,則有△p1:△p2=1:1
D.若A、B同時離開桌面,則從釋放輕彈簧開始到兩木塊落地的這段時間內(nèi),A、B兩木塊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為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一列簡諧橫波的波形如圖所示,實線表示t1=0時刻的波形圖,虛線表示t2=0.005s時刻的波形圖,求:
(i)該簡諧橫波的振幅與波長各為多少?
(ii)若2T>t2-t2>T,波速可能為多大?(T為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在正電荷Q的電場中有M、N、P、F四點,M、N、P為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頂點,F(xiàn)為MN的中點,∠M=30°,M、N、P、F四點處的電勢分別用φM、φN、φP、φF表示,已知φMN、φPF,點電荷Q在M、N、P三點所在平面內(nèi),則( �。�
A.連接PF的線段一定在同一等勢面上
B.將正試探電荷從P點搬運到N點,電場力做負功
C.將正試探電荷從P點搬運到N點,電勢能減少
D.點電荷Q一定在MP的連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某同學在“用打點計時器研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如圖所示.圖中A、B、C、D、E、F、G是按打點先后順序依次選取的7個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選填“勻加速直線”或“勻減速直線”)運動;計數(shù)點A、G對應的時間間隔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