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0%
1.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在斜面底端的正上方高度為h處平拋一小球A,同時在斜面底端一物塊B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當其滑到最高點時恰好與小球A相遇.小球A和物塊B均視為質(zhì)點,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物塊B沿斜面上滑的初速度為\sqrt{\frac{2ghsi{n}^{2}θ}{1+si{n}^{2}θ}}
B.小球A下落的高度為\frac{h}{1+si{n}^{2}θ}
C.小球A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為\sqrt{\frac{2h}{g}}
D.小球A水平拋出時的速度為\sqrt{\frac{ghsi{n}^{2}θ}{2(1+si{n}^{2}θ)}}

分析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B上滑的加速度,通過運動學公式求出上滑的時間和位移,從而得出A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結合時間求出B的初速度.根據(jù)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求A的初速度.

解答 解:A、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B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a=\frac{mgsinθ}{m}=gsinθ
B上滑的最大位移為 x=\frac{{v}_{B}^{2}}{2a}=\frac{{v}_{B}^{2}}{2gsinθ}
運動時間 tB=\frac{{v}_{B}}{a}=\frac{{v}_{B}}{gsinθ}
對于A球,有 h-xsinθ=\frac{1}{2}gt2
因為t=tB=\frac{{v}_{B}}{gsinθ},所以聯(lián)立得 h-\frac{{v}_{B}^{2}}{2gsinθ}•sinθ=\frac{1}{2}g(\frac{{v}_{B}}{gsinθ}2
解得B沿斜面上滑的初速度為 vB=\sqrt{\frac{2ghsi{n}^{2}θ}{1+si{n}^{2}θ}},故A正確.
B、物塊B沿斜面上滑的高度為 H=xsinθ=\frac{{v}_{B}^{2}}{2gsinθ}•sinθ=\frac{si{n}^{2}θ}{1+si{n}^{2}θ}h,小球A下落的高度為 H′=h-H=\frac{h}{1+si{n}^{2}θ}故B正確.
C、小球A在空中運動的時間 t=\sqrt{\frac{2(h-xsinθ)}{g}}\sqrt{\frac{2h}{g}},故C錯誤.
D、由上得 t=\frac{{v}_{B}}{gsinθ}=\sqrt{\frac{2h}{g(1+si{n}^{2}θ)}}
小球A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為 v0=\frac{xcosθ}{t}
聯(lián)立解得 v0=sinθcosθ\sqrt{\frac{gh}{2(1+si{n}^{2}θ)}}.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規(guī)律,抓住A與B運動的時間相等,水平位移相等,結合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進行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用圖示簡易裝置可以測定水平風速,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直桿,半徑為R、質(zhì)量為m的空心塑料球用細線懸于桿頂端O,當風沿水平方向吹來時,球在風力的作用下飄了起來,已知風力大小與“風速”和“球正對風的截面積”均成正比,當風速v0=3m/s時,測得球與平衡時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0°,則( �。�
A.風速v=4.5m/s時,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45°
B.若風速增大到某一值時,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可能等于90°
C.若風速不變換用半徑更大,質(zhì)量不變的球,則夾角θ增大
D.若風速不變換用半徑相等,質(zhì)量更大的球,則夾角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兩點電荷Q1Q2產(chǎn)生的電場線如圖所示,根據(jù)電場線的分布情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Q1的電荷量小于Q2的電荷量B.Q1的電荷量大于Q2的電荷量
C.Q1、Q2一定均為正電荷D.Q1、Q2一定均為負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所示,兩個皮帶輪的轉軸分別是O1和O2,設轉動時皮帶不打滑,則皮帶輪上的A、B、C三點運動快慢關系是( �。�
A.vA=vB,ωA>ωBB.vA<vB,ωABC.vB>vC,ωBCD.vA<vC,ω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所示,斜面CD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中CE段光滑,ED段粗糙,A、B兩物體疊放在一起,從C點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著斜面向上滑動(能運動到D點),向上滑動的過程中A、B始終保持相對靜止,斜面CD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  )
A.在CE段時,A受三個力作用
B.整個上滑過程中,A、B均處于失重狀態(tài)
C.在ED段時,A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D.整個上滑過程中,地面對斜面體CD的摩擦力的方向始終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升降電梯內(nèi)的地板上放一體重計,電梯靜止時,曉敏站在體重計上,體重計示數(shù)為50kg.電梯運動過程中,某一段時間內(nèi)曉敏發(fā)現(xiàn)體重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在這段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曉敏所受的重力變小了
B.曉敏對體重計的壓力變大了
C.電梯一定在豎直向下運動
D.電梯的加速度大小為\frac{1}{5}g,方向一定豎直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R1、R2、R3為三個定值電阻,電流表為理想電表,C為平行板電容器.最初開關K斷開,閉合開關K,待整個電路穩(wěn)定后,求流過電流表的電荷量.(已知電源的電動勢為E=6V、內(nèi)阻r=1Ω,R1、R2、R3的阻值分別為2Ω、3Ω、7.5Ω,電容器的電容為C=4μ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彼此絕緣、相互垂直的兩根通電直導線與閉合線圈共面,當兩導線中的電流均增大時,下圖中閉合線圈一定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某實驗小組用下列器材測定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
靈敏電流計 G (內(nèi)阻約為 50Ω);
電壓表 V (0~3V,內(nèi)阻約為10kΩ);
電阻箱 R 1 (0~9999Ω);
滑動變阻器 R 2 (0~100Ω,1.5A);
舊干電池一節(jié);導線開關若干.
(1)先測靈敏電流計的內(nèi)阻,電路如圖甲所示,測得電壓表示數(shù)為2V,靈敏電流計示數(shù)為4mA,電阻箱旋鈕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靈敏電流計內(nèi)阻為45Ω;

(2)為將靈敏電流計的量程擴大為原來的10 倍,該實驗小組將電阻箱與靈敏電流計并聯(lián),則應將電阻箱 R 1 的阻值調(diào)為5Ω;
(3)用電壓表和改裝后的靈敏電流計測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丁所示(a)(b)兩種電路,則能夠比較準確地完成實驗的電路圖為a;(填“a”或“b”)

(4)根據(jù)選擇好的電路,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讀出了幾組電壓表和靈敏電流計的示數(shù),并作出了 U-I G圖象如圖丙所示.由作出的U-I G圖線求得干電池的電動勢 E=1.40 V,內(nèi)阻 r=15.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