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圖所示,某小組同學利用DIS實驗裝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為兩個相同的雙向力傳感器,該型號傳感器在受到拉力時讀數(shù)為正,受到壓力時讀數(shù)為負。A連接質量不計的細繩,可沿固定的板做圓弧形移動。B固定不動,通過光滑鉸鏈連接長0.3 m的桿。將細繩連接在桿右端O點構成支架。保持桿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驟操作:

① 測量繩子與水平桿的夾角∠AOB=θ

② 對兩個傳感器進行調零

③ 用另一繩在O點懸掛一個鉤碼,記錄兩個傳感器讀數(shù)

④ 取下鉤碼,移動傳感器A改變θ角重復上述實驗步驟,得到表格:

(1)根據(jù)表格A傳感器對應的是表中力___▲____(選填“F1”或“F2”)。鉤碼質量為___▲___kg(保留1位有效數(shù)字)。

(2)本實驗中多次對傳感器進行調零,對此操作說明正確的是   ▲  

A.因為事先忘記調零

B.何時調零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C.為了消除橫桿自身重力對結果的影響

D.可以完全消除實驗的誤差

 

【答案】

 

【解析】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學生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用打點計時器得到一條紙帶后,通過分析“小車位移與速度變化的對應關系”來研究“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下圖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點O為紙帶上的起始點,A、B、C是紙帶的三個連續(xù)的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得A、B、C到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所用交變電源的頻率為50Hz,問:
①打B點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B=
0.80
0.80
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②實驗中,該小組同學畫出小車位移x與速度v的關系圖象如圖2所示.根據(jù)該圖形狀,某同學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BC
BC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Wccv2     B.Wccv      C.Wcc
1
v
         D.Wccv3
③本實驗中,若鉤碼下落高度為h1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0,則當鉤碼下落h2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
h2
h1
W0
h2
h1
W0
.(用h1、h2、W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功   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1)將一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在桌面 上,在長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點計時器;

(2)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連在小 車后端,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3)把小車拉到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接通電源,從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得到一條紙帶;

(4)關閉電源,通過分析小車位移與速度的變化關系來研究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下圖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點O為紙帶上的起始點,A、B、C是紙帶的三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得A、B、C到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所用交變電源的頻率為50Hz,問:

(1)打B點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B=           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本實驗中,若鉤碼下落高度為h1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0,則    當鉤碼下落h2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            。(用h1 、h2、 w0表示)

(3)實驗中,該小組同學畫出小車位移x與速度v的關系圖象如圖所 示。根據(jù)該圖形狀,某同學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    B.       C.      D. 

(4)在本實驗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減小實驗誤差的是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把長木板右端適當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B.實驗中控制鉤碼的質量,使其遠小于小車的總質量

C.調節(jié)滑輪高度,使拉小車的細線和長木板平行

D.先讓小車運動再接通打點計時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1-2012學年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功  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1)將一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在桌面 上,在長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點計時器;
(2)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連在小 車后端,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3)把小車拉到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接通電源,從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得到一條紙帶;
(4)關閉電源,通過分析小車位移與速度的變化關系來研究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下圖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點O為紙帶上的起始點,A、B、C是紙帶的三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得A、B、C到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所用交變電源的頻率為50Hz,問:

(1)打B點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B=           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本實驗中,若鉤碼下落高度為h1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0,則   當鉤碼下落h2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            。(用h1、h2、 w0表示)
(3)實驗中,該小組同學畫出小車位移x與速度v的關系圖象如圖所 示。根據(jù)該圖形狀,某同學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    B.       C.       D. 
(4)在本實驗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減小實驗誤差的是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把長木板右端適當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B.實驗中控制鉤碼的質量,使其遠小于小車的總質量
C.調節(jié)滑輪高度,使拉小車的細線和長木板平行
D.先讓小車運動再接通打點計時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4屆遼寧省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功   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1)將一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在桌面 上,在長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點計時器;

(2)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連在小 車后端,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3)把小車拉到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接通電源,從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得到一條紙帶;

(4)關閉電源,通過分析小車位移與速度的變化關系來研究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下圖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點O為紙帶上的起始點,A、B、C是紙帶的三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得A、B、C到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所用交變電源的頻率為50Hz,問:

(1)打B點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B=           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本實驗中,若鉤碼下落高度為h1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0,則    當鉤碼下落h2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             。(用h1 、h2、 w0表示)

(3)實驗中,該小組同學畫出小車位移x與速度v的關系圖象如圖所 示。根據(jù)該圖形狀,某同學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    B.       C.       D. 

(4)在本實驗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減小實驗誤差的是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把長木板右端適當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B.實驗中控制鉤碼的質量,使其遠小于小車的總質量

C.調節(jié)滑輪高度,使拉小車的細線和長木板平行

D.先讓小車運動再接通打點計時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同步題 題型:實驗題

當你在享受電帶來的高質量生活時,是否關注過用電安全?一份關于家庭用電環(huán)境的調查引起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興趣.    
(1)下表是五城市家庭用電環(huán)境調查的部分數(shù)據(jù).它表明用電環(huán)境最安全的城市是________,最高不安全率與最低不安全率相差________。
(2)研究性學習小組經(jīng)討論得出家庭用電不安全事例主要有:電器漏電、線路老化、________ 、________ 等.并提出猜想:①家庭電路都連接有熔絲(保險絲),應該是安全的;②熔絲只能保護電路,而不能保護人.某同學說:我家還安裝了漏電保護器,很安全的,于是,大家決定探究熔絲和漏電保護器在電路中的作用,小組同學匯總資料并繪制電器漏電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結合上述圖、表,能夠支持猜想②的資料有________、________(從a、b、c中選擇),理由是________。電路中,若用銅絲代替熔絲,可能出現(xiàn)的危害是________。   
(3)結合(2)題的資料c,你認為下圖所示中四種(A、B、C、D)漏電保護器的安裝方法正確的是________。    
(4)細心的同學發(fā)現(xiàn)上圖中有一處用電安全隱患,請將圖中的不安全因素用筆圈出.    
(5)觀察下圖A,若淋浴器發(fā)生漏電可導致其外殼帶電,請分析其危險性:________.為了更加合理和安全地使用電熱淋浴器,該研究小組在理論上設計了B、C兩種方案(如圖所示),圖中的R相當于保護電阻.根據(jù)已有知識判斷,可行方案是________(填“B”或“C”),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