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盧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證明了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 |
B. | 波爾原子理論第一次將量子觀念引人原子領域,提出了定態(tài)和躍遷的概念,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guī)律 | |
C. | 在α、β、γ這三種射線中,γ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β射線的電離能力最強 | |
D. | 在原子核中,比結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結合得越牢固 | |
E. | 光電效應實驗中,遏止電壓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 |
分析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得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波爾原子理論第一次將量子觀念引人原子領域,提出了定態(tài)和躍遷的概念,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guī)律;三種射線中,γ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電離能力最弱,α射線的電離能力最強,穿透能力最弱;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結合得越牢固;根據(jù)光電效應方程,結合最大初動能與遏止電壓的關系,分析遏止電壓與入射光的頻率關系.
解答 解:A、盧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得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故A錯誤.
B、波爾原子理論第一次將量子觀念引人原子領域,提出了定態(tài)和躍遷的概念,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guī)律,故B正確.
C、在α、β、γ這三種射線中,γ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α射線的電離能力最強,故C錯誤.
D、在原子核中,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結合得越牢固,故D正確.
E、根據(jù)光電效應方程知,Ekm=eUC=hv-W0,知遏止電壓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故E正確.
故選:BDE.
點評 本題考查了α粒子散射實驗、玻爾理論、射線的性質、比結合能、光電效應方程等基礎知識點,關鍵要熟悉教材,牢記這些基本規(guī)律和基本概念,不能混淆.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處理數(shù)據(jù)時將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除以油膜面積就算得油酸分子的直徑 | |
B. | 實驗時先將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面,再把痱子粉灑在水面上 | |
C. | 實驗中數(shù)油膜輪廓內的正方形格數(shù)時,不足一格的應全部舍去 | |
D. | 單分子油膜的厚度被認為等于油分子的直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q}{e}$ | B. | $\frac{q}{3e}$ | C. | $\frac{2q}{3e}$ | D. | $\frac{3q}{2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60m/s2 | B. | 20m/s2 | C. | 18m/s2 | D. | 10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上升時間 $t=\frac{{{v_0}sinθ}}{g}$ | B. | 最大高度 $h=\frac{{{{({{v_0}sinθ})}^2}}}{2g}$ | ||
C. | 在最高點速度為0 | D. | AB間位移 ${x_{AB}}=\frac{{2{v_0}^2sinθcosθ}}{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本次下潛的最大深度為 360 m | |
B. | 全過程中最大加速度是 0.025 m/s2 | |
C. | 0~4 min內平均速度為1 m/s | |
D. | 0~1 min和8~10 min的時間內潛水員處于超重狀態(tà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