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4.如圖,圓形區(qū)域半徑為R,圓心在O點,區(qū)域中有方向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電子在電子槍中經(jīng)電場加速后沿AO方向垂直進入磁場,偏轉(zhuǎn)后從M點射出并垂直打在熒光屏PQ上的N點,PQ平行于AO,O點到PQ的距離為2R.電子電荷量大小為e,質(zhì)量為m,忽略電子加速前的初動能及電子間的相互作用.
(1)求電子進入磁場時的速度大小v;
(2)求電子槍的加速電壓U;
(3)若保持電子槍與AO平行,將電子槍在紙面內(nèi)向下平移至距AO為R2處,問電子打在熒光屏上的點位于N點的左側(cè)還是右側(cè)?求該點距N點的距離.

分析 (1)由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及幾何關系,即可求解;
(2)依據(jù)動能定理,即可求解;
(3)根據(jù)題意,可確定平行于AO射入磁場的電子都將經(jīng)過M點后打在熒光屏上,再依據(jù)幾何關系,從而求解結(jié)果.

解答 解:(1)電子在磁場中,洛倫茲力提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有:
evB=mv2r…①
電子軌跡如圖甲所示,由幾何關系得:
r=R…②
由①②式得:v=eBRm…③
(2)電子在電子槍中,由動能定理得:eU=12mv2…④
由③④式得:U=eB2R22m…⑤
(3)電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r=R,故平行于AO射入磁場的電子都將經(jīng)過M點后打在熒光屏上.
從與AO相距R2的C點射入磁場的電子打在熒光屏上的G點
G點位于N點的左側(cè)…⑥
其軌跡如圖乙所示,由幾何關系得
α=60°…⑦
解得:GN=Rtanα=33R…⑧
答:(1)電子進入磁場時的速度大小eBRm;
(2)電子槍的加速電壓eB2R22m;
(3)電子打在熒光屏上的點位于N點的左側(cè)還是右側(cè),該點距N點的距離33R

點評 考查帶電粒子在磁場運動,掌握牛頓第二定律與動能定理的應用,理解幾何知識的運用,注意正確畫出粒子在磁場中運動軌跡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重為100N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用F=80N的力豎直向上拉該物體時,則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為( �。�
A.0NB.20N,方向豎直向上
C.20N,方向豎直向下D.100N,方向豎直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關于物理學或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安培在實驗中首先發(fā)現(xiàn)電流的磁效應,揭開了電生磁的科學之門
B.停在高壓線上的小鳥沒有被電擊,是因為小鳥兩腳間的電勢差幾乎為零
C.宇航員王亞平在太空實驗授課中,水球可以懸浮在空中,是因為水球不受任何外力而平衡
D.牛頓通過理論和實驗相結(jié)合,第一個推翻了亞里士多德之“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快”的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于物理學史實、物理概念和方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動勢表征的是電源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領,在大小上等于非靜電力把IC的正電荷在電源內(nèi)從負極搬運到正極所做的功
B.伽利略認為自由落體運動就是物體在傾角為90°的斜面上的運動,再根據(jù)銅球在斜面上的運動規(guī)律得出自由落體的運動規(guī)律,這是采用了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jié)合的方法
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場”的概念,安培利用電場線、磁感線形象地描述了電場和磁場
D.利用v-t圖象與坐標軸圍成面積推導位移公式的過程中,用到了等效替代的物理學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質(zhì)量為2t的汽車,額定功率是60kW.汽車在平直的路面上行駛的最大速度是15m/s,則
(1)汽車受到的阻力為多少?
(2)如果在額定功率下行駛的速度為10m/s時,汽車的加速度為多少?
(3)如果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加速度為2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加速時間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用伏特法測定一段阻值約為5Ω的金屬導線的電阻,要求測量結(jié)果盡量準確,現(xiàn)備有以下器材:
A.電池組(3V,內(nèi)阻約為1Ω);
B.電流表(0~3A,內(nèi)阻約為0.01Ω);
C.電流表(0~0.6A,內(nèi)阻約為0.1Ω);
D.電壓表�。�0~3V,內(nèi)阻約為3kΩ):
E.電壓表(0~15V,內(nèi)阻約為15kΩ,);
F.滑動變阻器(0~20Ω,額定電流1A);
G.滑動變阻器(0~2000Ω,額定電流0.3A);
H.開關、導線.
(1)上以器材中應選用的是ACDFH(填寫器材前的字母代號);
(2)實驗電路應采用電流表外接法(填“內(nèi)”或“外”);
(3)某次測量時,電流表、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1所示,圖示中I=0.44A,U=2.2V;
(4)為使通過待測金屬導線的電流能在0~0.5A范圍內(nèi)調(diào)節(jié),請按要求將圖2中的實驗器材連接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光滑平行金屬導軌與水平面間的傾角為θ,導軌電阻不計,與阻值為R的定值電阻相連,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穿過導軌平面,有一質(zhì)量為m長為 d的導體棒從ab位置獲得平行斜面的大小為v的初速度向上運動,最遠到達cd的位置,滑行的距離為s,導體棒內(nèi)阻為r,試求:
(1)上滑過程中導體棒獲得的最大加速度的大��;
(2)上滑到cd過程中整個回路產(chǎn)生的熱量;
(3)導體棒下滑過程的最大速率.(設導軌足夠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的實驗.

(1)下列操作正確的是BD(填字母).
A.為減小誤差,使實驗中砝碼和桶的總質(zhì)量遠大于小車的總質(zhì)量
B.將軌道的左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先釋放小車,再接通電源
D.改變小桶中砝碼的質(zhì)量,多打出幾條紙帶
(2)實驗中得到一條如圖乙所示的紙帶.點A、B、C是紙帶上3個計數(shù)點(每打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已知打點計時器的頻率為50Hz.從圖乙中讀出計數(shù)點A、B兩點間的距離是4.80cm.計數(shù)點B對應的速度大小是0.54m/s;該勻變速運動加速度大小是1.1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如圖所示,質(zhì)量M=2kg的長木板B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B的右邊放有豎直固定擋板.現(xiàn)有一小物體A(可視為質(zhì)點)質(zhì)量為m=1kg,以初速度v0=6m/s從B的左端水平滑上B.已知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A始終未滑離B,B與豎直擋板碰前A和B已相對靜止,B與擋板碰后立即以原速率彈回.求:
(1)求物塊滑上木板后物塊和木板的加速度;
(2)B與擋板相碰時的速度大��;
(3)木板B的長度L至少要多長(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