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6.某同學想探究平拋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為了能較準確地描繪小球的運動軌跡,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將你認為正確的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在橫線上( 。
A.通過調節(jié)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必須不同
C.小球運動時不應與木板上的白紙(或方格紙)相觸
D.將小球的位置記錄在紙上后,取下紙,用直尺將點連成折線

分析 保證小球做平拋運動必須通過調節(jié)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因為要畫同一運動的軌跡,必須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靜止釋放,以保證獲得相同的初速度,實驗要求小球滾下時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擦而使運動軌跡改變,最后軌跡應連成平滑的曲線.

解答 解:A、為了保證小球的初速度水平,調節(jié)斜槽末端水平,故A正確.
B、為了保證小球的初速度相等,每次讓小球從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故B錯誤.
C、小球運動時不應與木板上的白紙(或方格紙)相觸,防止由于摩擦改變小球的運動軌跡,故C正確.
D、將小球的位置記錄在紙上后,取下紙,用平滑曲線連接,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 解決平拋實驗問題時,要特別注意實驗的注意事項.在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探究活動中不一定局限于課本實驗的原理,要注重學生對探究原理的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如圖所示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的“探究做功與速度的關系”的實驗裝置.他們將光電門固定在直軌道上的O點,將拉力傳感器固定在質量為M的小車上,用不可伸長的細線通過一個定滑輪將小車與鉤碼相連,用拉力傳感器記錄小車所受拉力F的大小,通過光電門記錄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t,結合遮光條的寬度d計算出小車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該小組提出如下兩種操作方案:
(1)方案一:用同一鉤碼通過細線拉同一小車,每次小車從不同位置由靜止釋放,各位置A、B、C、D、E、F、G(圖中只標出了G)與O點間的距離s分別為s1、s2、s3、s4、s5、s6、s7.用該實驗方案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測量鉤碼的重力;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利用圖象法處理實驗數據,若以s為橫軸,以$\frac{1}{{t}^{2}}$(填“t”“t2”“$\frac{1}{t}$”或“$\frac{1}{{t}^{2}}$”)為縱軸作為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則可得出做功與速度的關系.
(2)方案二:用不同的鉤碼通過細線拉同一小車,每次小車都從同一位置(與O點之間距離為s0)由靜止釋放.用該實驗方案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測量鉤碼的重力;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只要已知量和測得量滿足關系F=$\frac{{md}^{2}}{2{s}_{0}}•\frac{1}{{t}^{2}}$,即可得出做功與速度的關系.  
(3)為了減小兩種方案的實驗誤差,下列做法正確的是BD.
A.增大遮光條的寬度使其寬度測量的相對誤差盡量小
B.對同一遮光條,多測幾次寬度以減小偶然誤差
C.鉤碼質量應當遠小于小車質量
D.調節(jié)定滑輪高度,使連接小車的細線與軌道嚴格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某同學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1)如果沒有操作失誤,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實驗時,主要的步驟是:
A.在桌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錄下O點的位置,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D.按選好的標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比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們是否相同,得出結論.
上述步驟中:①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C和E;
②遺漏的內容分別是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和使橡皮條伸長到O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甲所示,一質量m=1kg的物體以一定初速度從傾角θ=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運動,上升的最大高度為0.6m.在上升過程中,物體的動能Ek隨高度h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上滑時的初速度為2$\sqrt{2}$m/s
B.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
C.物體回到斜面底端時的動能為6J
D.物體回到斜面底端時重力的功率為12$\sqrt{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學校甲同學設計了一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取一內壁光滑的長圓桶.在圓桶的O點處鉆一個恰能讓一小球通過的小孔(球半徑很。,在圓桶外側安裝好支架,支架與圓桶銜接處水平且過渡平滑,如圖甲所示.他在內壁上粘上一層復寫紙,再將一張白紙附在圓筒內壁,并用透明膠帶固定.在與圓桶小孔對應的白紙和復寫紙?zhí),開出一能讓小球自由出入的小孔.利用重錘線在白紙高處、低處標上兩點,用以制作通過O點的y坐標軸.

將小球放置在支架的檔板處,由靜止釋放,小球通過O點后,在圓桶內壁上多次反彈.實驗后,取下白紙,得小球打擊后留下的印記.發(fā)現O、B、D在一豎直線上,A、C在另一豎直線上,經測量OA的水平距離為9.42cm,OA的豎直距離為4.9cm.(π取3.14,g取9.8m/s2
①乙同學提出關于本實驗的幾點注意事項如下,其中說法正確的是A
A.支架末端應保持水平
B.擋板的位置不宜過高
C.粘貼到圓筒時,白紙邊緣應水平
D.安裝支架時,支架末端出口處即圖中的O點
②根據OA的位置,甲同學可計算出小球自O點射入圓筒的瞬時速度v0=0.6m/s
③根據計算所得v0,考慮到小球與圓筒碰撞過程中存在能量損失,所以實際測量OD的豎直距離大于理論值.(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在探究太陽對行星的引力規(guī)律時,以M、m分別表示太陽和行星的質量,r表示它們間的距離,T為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周期.牛頓根據他的第二定律F=m$\frac{4{π}^{2}}{{T}^{2}}$r和開普勒第三定律$\frac{{r}^{3}}{{T}^{2}}$=k得出太陽對行星的引力F∝$\frac{m}{{r}^{2}}$、接著牛頓進一步做了以下研究.其中正確的是( 。
A.牛頓根據他的第三定律得出行星對太陽的引力F∝$\frac{M}{r}$
B.牛頓根據他的第三定律并概括出太陽和行星間的引力F∝$\frac{Mm}{{r}^{3}}$
C.牛頓進行月--地檢驗,發(fā)現用F∝$\frac{Mm}{{r}^{2}}$算出月亮繞地球運動的加速度和測得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牛頓推理得出任何兩物體間的引力F∝G$\frac{Mm}{{r}^{2}}$后,測定了引力常量G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2016年,科學家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探測到由于引力波引起的干涉條紋的變化,這是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證據.關于激光及激光干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激光是自然界中某種物質直接發(fā)光產生的,不是偏振光
B.激光相干性好,任何兩束激光都能發(fā)生干涉
C.激光全息照片是利用光的干涉記錄下物體三維圖象的信息
D.用激光照射分束器,是將激光一分為二形成兩個相干光源
E.光探測器探測到干涉條紋發(fā)生變化,是因為有引力波通過,引起時空變形形成光程差而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一條繃緊的水平傳送帶AB以恒定速度v1做勻速直線運動,傳送帶右端的光滑水平臺面與傳送帶上表面等高,二者間的空隙極小不會影響滑塊的運動.滑塊以速率v2向左從A點滑上傳送帶,在傳送帶上運動時動能隨路程變化如Ek一x圖象所示,已知滑塊質量m=2kg,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g=10m/s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傳送帶的運行速度為v1=2 m/s
B.滑塊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時間為4.5 s
C.若傳送帶運動速度v1增大,則滑塊在傳送帶上運動時間一定越來越小
D.若傳送帶速度v1>4m/s,則滑塊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時間一定是4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如圖是某自動加熱裝置的設計圖,將被加熱物體在地面小平臺上以一定的初速經過位于豎直面內的兩個四分之一圓弧銜接而成的軌道,從最高點P飛出進入加熱鍋內,利用來回運動使其均勻受熱.我們用質量為m的小滑塊代替被加熱物體,借這套裝置來研究一些物理問題.設大小兩個四分之一圓弧的半徑分別為2R和R,小平臺和圓弧均光滑.將過鍋底的縱截面看作是兩個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圓弧BC組成,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5,且不隨溫度變化.兩斜面傾角均為θ=37°,AB=CD=2R,A、D等高,D端固定一小擋板,鍋底位于圓弧形軌道所在的豎直平面內,碰撞不損失機械能.滑塊始終在同一個豎直平面內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如果滑塊恰好能經P點飛出,為了使滑塊恰好沿AB斜面進入鍋內,應調節(jié)鍋底支架高度使斜面的A、D點離地高為多少?
(2)接(1)問,求滑塊在鍋內斜面上通過的總路程.
(3)對滑塊的不同初速度,求其通過最高點P和小圓弧最低點Q時受壓力之差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