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圖所示,在一個勻強電場(圖中未畫出)中有一個四邊形ABCD,其中,M為AD的中點,N為BC的中點.一個帶正電的粒子從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WAB=2.0×10-9J;將該粒子從D點移動到C點,電場力做功為WDC=4.0×l0-9J.則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若粒子的電量為2×10-9C,則UBA=1V
B.若將該粒子從M點移動到N點,電場力做功為WMN=3.0×10-9J
C.若A、B之間的距離為lcm,粒子的電量為2×10-7C,該電場的場強一定是E=1V/m
D.N點的電勢可能比M點的電勢高

分析 M為AD的中點,N為BC的中點,根據(jù)公式U=Ed可知,勻強電場中沿著電場線方向,兩點間的電勢差與兩點間的距離成正比,則M點的電勢等于AD兩點電勢的平均值,N的電勢等于BC兩點電勢的平均值,根據(jù)電場力公式W=qU,可得到WMN與WAB、WDC的關系.由于電場強度方向未知,不能求解場強的大小.由公式W=qU,可求出M、N間電勢差.

解答 解:A、一個帶正電的粒子從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WAB=2.0×10-9J,若粒子的電量為2×10-9C,則:
UBA=-UAB=-$\frac{{W}_{AB}}{q}=-\frac{2×1{0}^{-9}}{2×1{0}^{-9}}$=-1V;故A錯誤;
B、因為電場是勻強電場,在同一條電場線上,M點的電勢是A、D兩點電勢的平均值;
N點的電勢是B、C兩點電勢的平均值,即:
φM=$\frac{{φ}_{A}+{φ}_{D}}{2}$;φN=$\frac{{φ}_{B}+{φ}_{C}}{2}$;
所以:WMN=qUMN=q(φMN)=q($\frac{{φ}_{A}+{φ}_{D}}{2}$-$\frac{{φ}_{B}+{φ}_{C}}{2}$)=$\frac{1}{2}$q(φAB)+$\frac{1}{2}$q(φDC)=$\frac{1}{2}$WAB+$\frac{1}{2}$WDC=3.0×10-9J.
故B正確;
C、由于不知道電場強度的方向,故不能確定電場強度的大小,故C錯誤;
D、WMN=3.0×10-9J>0,粒子帶正電荷,故UMN>0,故M點的電勢高于N點的電勢,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關鍵抓住M、N的電勢與A、B電勢和D、C電勢的關系,根據(jù)電場力做功公式求解WMN.運用公式U=Ed時,要正確理解d的含義:d是沿電場方向兩點間的距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建立的基礎是α粒子的散射實驗
B.發(fā)現(xiàn)天然放射現(xiàn)象的意義在于使人類認識到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構
C.在用氣墊導軌和光電門傳感器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在兩滑塊相碰的端面上裝不裝上彈性碰撞架,不會影響動量是否守恒
D.原子核內的某一核子與其他核子間都有核力作用
E.氫原子的核外電子,在由離核較遠的軌道自發(fā)躍遷到離核較近的軌道的過程中,放出光子,電子動能增加,原子的電勢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傾角為a的斜面上,一小球點平拋落在斜面b點.證明,小球落點的速度方向與斜面的夾角為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液體(或固體)中分子的直徑( 。
A.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該液體(或固體)的摩爾質量和質量
B.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該液體(或固體)的摩爾質量和密度
C.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該液體(或固體)的質量和體積
D.該液體(或固體)的密度、體積和摩爾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若一群處于第5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輻射的光子中,有4種頻率的光子能使某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則氫原子從第3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輻射的光子中,有幾種光照射到該金屬上時能產生光電效應?( 。
A.0B.1C.2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的一個導體回路中,連接著一個電容器C,若有一垂直穿過回路平面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正在減小,請在電容器的上、下極板上標出帶何種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如木塊M做圓錐運動,圓錐的半頂角為θ,擺線長為L,小球m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圓周運動的半徑仍為r,則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又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一個帶有光滑$\frac{1}{4}$圓弧的滑板A,總質量為mA=3kg,其圓弧部分與水平部分相切于P,水平部分PQ長為L=3.75m,水平部分粗糙.開始時A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量為mB=2kg的小木塊B從滑板A的右端以水平初速度V0=5m/s滑上A,小木塊B與滑板A的水平部分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15,小木塊B滑到滑板A的左端,并沿著圓弧部分向上滑行一段距離后返回,最終停在滑板A的水平部分上.求:
(1)A、B相對靜止時的速度大;
(2)B在A的圓弧部分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3)若B最終停在A的水平部分的R點,則R點距P點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物理學發(fā)展史上,科學家在研究和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時,創(chuàng)造了許多物理學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效法、類比法、思維模型法、微元法、外推法等等,這些方法對我們學好物理有很大幫助,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研究電場時,常用人為假設的電場線來描述真實的電場,這用的是外推法
B.在電路中,可以用幾個合適的小電阻串聯(lián)來代替一個大電阻,這用了等效法
C.在研究帶電體時滿足一定條件可以把帶電體當做點電荷,這利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D.在研究電阻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三者之間的關系時應用了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