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葉同學利用圖甲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之間的定性關(guān)系.

(1)他安裝儀器后,準備開始測量實驗數(shù)據(jù)時的狀態(tài)如圖甲所示,從圖片上看,你覺得他在開始正確測量前必須得修正哪幾個方面的問題?(請寫出兩點)
①長木板的右端沒被墊高,說明沒有平衡摩擦力
②細線沒套在定滑輪的輪槽上,以致拉線未能與板面平行
(2)修正后,小葉同學就開始實驗測量,他所接的打點計時器的電源檔位如圖乙所示,則他所選的打點計時器是電磁(填“電火花”或“電磁”)打點計時器.
(3)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f=50Hz.,圖丙是小葉同學在正確操作下獲得的一條紙帶,其中A、B、C、D、E每兩點之間還有4個點沒有標出.寫出用s1、s3以及f來表示小車加速度的計算式:a=$\frac{{(s}_{4}+{s}_{3}-{s}_{2}-{s}_{1}){f}^{2}}{100}$.根據(jù)紙帶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算得小車的加速度a大小為0.60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4)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guān)系圖線(如圖丁所示),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C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分析 (1、2)實驗時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在實驗前應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重物與小車的連線應平行于木板,知道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區(qū)別;
(3)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利用逐差法可以求出其加速度的大。
(4)根據(jù)圖象得出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知道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小車所受外力的條件.

解答 解:(1)長木板的右端沒被墊高,說明沒有平衡摩擦力;細線沒套在定滑輪的輪槽上,以致拉線未能與板面平行;
(2)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4-6V交流電壓,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直接接在220V交流電壓上,所以他所選的打點計時器是電磁打點計時器.
(3)由題意可知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frac{5}{f}$=0.1s,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有:
${s}_{3}-{s}_{1}=2a{T}^{2}$,
${s}_{4}-{s}_{2}=2a{T}^{2}$,
a=$\frac{{a}_{1}+{a}_{2}}{2}$
即:a=$\frac{{(s}_{4}+{s}_{3}-{s}_{2}-{s}_{1}){f}^{2}}{100}$
帶入數(shù)據(jù)解得:a=0.60m/s2
(4)由實驗原理:mg=Ma
得a=$\frac{mg}{M}=\frac{F}{M}$,
而實際上a′=$\frac{mg}{(M+m)}$,可見AB段明顯偏離直線是由于沒有滿足M>>m造成的.
故選:C.
故答案為:
(1)長木板的右端沒被墊高,說明沒有平衡摩擦力;細線沒套在定滑輪的輪槽上,以致拉線未能與板面平行;
(2)電磁;(3)$\frac{{(s}_{4}+{s}_{3}-{s}_{2}-{s}_{1}){f}^{2}}{100}$;0.60;(4)C

點評 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用控制變量法,本實驗只有在滿足平衡摩擦力和小車質(zhì)量遠大于鉤碼質(zhì)量的雙重條件下,才能用鉤碼重力代替小車所受的合力,同時加強基礎物理知識在實驗中的應用,加強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知道兩種打點計時器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點處固定一根輕桿a,桿與天花板保持垂直.桿的下端有一個輕滑輪O.另一根細線上端固定在該天花板的B點處,細線跨過滑輪O,下端系一個重為G的物體,BO段細線與天花板的夾角θ=30°.系統(tǒng)保持靜止,不計一切摩擦.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細線BO對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frac{G}{2}$B.a桿對滑輪的作用力大小是$\frac{G}{2}$
C.a桿和細線對滑輪的合力大小是GD.a桿對滑輪的作用力大小是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一個電子的電荷量為1.6×10-19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3.0kg的長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質(zhì)量為m=1.0kg的小木塊A.現(xiàn)以地面為參考系,給A和B以大小均為4.0m/s,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開始向左運動,B開始向右運動,但最后A并沒有滑離木板,站在地面上的觀察者看到一段時間內(nèi)小木塊A正在做加速運動,求這段時間內(nèi)木板B相對地面的速度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氣墊導軌實驗裝置來探究合力一定時,物體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之間的關(guān)系.
(1)做實驗時,將滑塊從圖甲所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shù)字計時器(圖中未畫出)可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1、2的時間(遮光條的遮光時間)分別為△t1、△t2:用刻度尺測得兩個光電門中心之間的距離x,用游標卡尺測得遮光條寬度d.則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l時的速度表達式v1=$\frace2e4pm0{△{t}_{1}}$;經(jīng)過光電門2時的速度表達式v2=$\fracpifc1by{△{t}_{2}}$,滑塊加速度的表達式a=$\frac{{(\fracrpx0cy0{△{t}_{2}})}^{2}-{(\frachacuqya{△{t}_{1}})}^{2}}{2x}$.(以上表達式均用已知字母表示).如圖乙所示,若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條的寬度,其讀數(shù)為8.15mm.

(2)為了保持滑塊所受的合力不變,可改變滑塊質(zhì)量M和氣墊導軌右端高度h(見圖甲).關(guān)于“改變滑塊質(zhì)量M和氣墊導軌右端高度h”的正確操作方法是BC.
A.M增大時,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積增大      B.M增大時,h減小,以保持二者乘積不變.
C.M減小時,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積不變      D.M減小時,h減小,以保持二者乘積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小車總質(zhì)量用M表示(乙圖中M包括小車與傳感器,丙圖中M包括小車和與小車固連的滑輪),鉤碼總質(zhì)量用m表示.

(1)三組實驗中需要平衡小車與長木板間摩擦力甲乙丙;(用甲、乙、丙表示)
(2)三組實驗中需滿足M>>m的是甲;
(3)若采用圖甲所示的方法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其質(zhì)量的關(guān)系”,M為小車總質(zhì)量,(其中小車自身質(zhì)量用M0表示,車上所加砝碼質(zhì)量用m0表示)所畫出的實驗圖象如圖丁所示.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則小車受到的拉力為F=$\frac{1}{k}$,小車的質(zhì)量為M0=$\frac{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中的平行直線表示一簇垂直于紙面的等勢面.一個電量為-5.0×10-8 C的粒子,沿圖中曲線從A點移到B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場力做正功
B.粒子在B點的電勢能一定小于在A點的電勢能
C.粒子在B點的速度一定大于在A點的速度
D.粒子在A點和B點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Uab=Ubc,實線為一帶正電的質(zhì)點,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qū)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jù)此可知( 。
A.三個等勢面中,a的電勢最低
B.帶電質(zhì)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大
C.帶電質(zhì)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比通過Q點時大
D.帶電質(zhì)點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比通過Q點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輕繩懸掛于O點,初始時刻小球靜止于P點.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從P點緩慢地移動到Q點,此時輕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張力大小為T1;第二次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從P點開始運動并恰好能到達Q點,至Q點時輕繩中的張力為大小T2.關(guān)于這兩個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第一個過程中,拉力F在逐漸變大,且最大值一定大于F′
B.兩個過程中,輕繩的張力均變大
C.T1大于T2
D.兩個過程中F和F′做的功一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