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開普勒分別于1609年和1619年發(fā)表了他發(fā)現(xiàn)的行星運動規(guī)律,后人稱之為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關于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圓,太陽處在圓心上
B.對任何一顆行星來說,離太陽越近,運行速率越大
C.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半長軸的平方與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D.開普勒獨立完成了行星的運行數(shù)據(jù)測量、分析、發(fā)現(xiàn)行星運動規(guī)律等全部工作

分析 熟記理解開普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
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第二定律:對每一個行星而言,太陽行星的連線在相同時間內(nèi)掃過的面積相等.
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zhuǎn)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解答 解:A、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故A錯誤;
B、根據(jù)第二定律:對每一個行星而言,太陽行星的連線在相同時間內(nèi)掃過的面積相等.所以對任何一顆行星來說,離太陽越近,運行速率就越大.故B正確;
C、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zhuǎn)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故C錯誤;
D、第谷觀測了行星的運行,積累了大量數(shù)據(jù),開普勒整理和研究了他的觀測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了行星運動規(guī)律,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開普勒關于行星運動的三定律是萬有引力定律得發(fā)現(xiàn)的基礎,是行星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正確理解開普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想測量木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其中一位同學把木板固定在斜面上,他讓木塊從斜面上端由靜止開始勻加速下滑,如圖所示,他使用的實驗器材僅限于:
A.傾角固定的斜面(傾角θ已知)       B.木塊
C.秒表                               D.米尺
你認為他實驗中應記錄的數(shù)據(jù)是斜邊長L和下滑的時間t,計算動摩擦因數(shù)的公式是μ=$tanθ-\frac{2s}{{g{t^2}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以下各種運動,物體機械能可能保持不變的是( 。
A.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B.物體沿斜面勻減速上滑
C.物體沿斜面勻速上滑D.物體沿斜面勻減速下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研究性小組設計了一個測量河水流速的實驗裝置,其原理如圖甲所示.兩端開口的“L”型玻璃管的水平部分置于待測的水流中,豎直部分露出水面,且露出水面部分的玻璃管足夠長.當水流以速度 v 正對“L”型玻璃管的水平開口端勻速流動時,管內(nèi)外液面的高度差為 h,且h 隨水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為了進一步研究水流速度v 與高度差h的關系,該組同學進行了定量研究,得到了如下實驗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了v-h圖象,如圖乙所示
v(m/s)01.001.411.732.002.453.003.16
h(m)00.050.100.150.200.300.450.50

(1)根據(jù)上表的數(shù)據(jù)和圖乙中圖線的形狀,可猜想v和h之間的關系為v2∝h;
(2)為驗證猜想,請在圖丙中確定縱軸所表示的物理量(將該量的符號及單位標在縱軸旁邊的虛線框內(nèi)),并作出圖線,若該圖線的形狀為直線,說明猜想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所示,木板A質(zhì)量mA=1kg,足夠長的木板B質(zhì)量mB=4kg,質(zhì)量為mC=2kg的木塊C置于木板B上,水平地面光滑,B、C之間存在摩擦.開始時B、C均靜止,現(xiàn)使A以v0=12m/s的初速度向右運動,與B碰撞后以4m/s速度彈回.g取10m/s2,求:
①B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率.
②碰撞后C在B上滑行距離d=2m,求B、C間動摩擦因數(shù)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質(zhì)最為1kg的物體,從高80m處自由下落,在前3s內(nèi)重力的平均功率為150W,在第3s末重力的瞬時功率為3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AB為一長L=1.2m的光滑水平軌道,BC為豎直平面內(nèi)半徑R=0.4m的光滑半圓軌通,兩軌道在B點相切.一小球從A向B做勻速直線運動,沖上半圓軌道,到達最高點C后水平拋出,最后落回到原來的出發(fā)點A,求:小球在A點運動的速度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同學到實驗室做《測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實驗臺上有以下器材:待測電源(電動勢未知,內(nèi)阻約為2Ω);一個阻值未知的電阻R0;多用電表一只;電壓表兩只;電流表一只;滑動變阻器一只;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1)該同學首先用多用電表粗略測量電源的電壓,所用量程為直流2.5伏,則該電表(圖1)讀數(shù)為1.50V;
(2)為較準確地測量該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并同時測出定值電阻R0的阻值,他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電路.實驗時他用U1、U2、I分別表示電表V1、V2、A的讀數(shù),在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到不同位置時,記錄了U1、U2、I的一系列值.并作出下列三幅U---I圖線(圖3)來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從而計算電源電動勢、內(nèi)阻以及定值電阻R0的值.其中,可直接算出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的圖是A,可直接算出定值電阻R0的圖是C.
(3)本實驗中定值電阻的測量存在誤差,造成這一誤差的原因是C.
A.由電壓表V1、V2分流共同造成 B.由電壓表V1、V2分流及電流表分壓共同造成
C.只由電壓表V2分流造成        D.由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分壓共同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同學設想駕駛一輛“陸地-太空”兩用汽車,沿地球赤道行駛并且汽車相對于地球速度可以增加到足夠大.當汽車速度增加到某一值時,它將成為脫離地面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航天汽車”.不計空氣阻力,已知地球的半徑R=6400k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在地面上速度增加時,它對地面的壓力增大
B.在此“航天汽車”上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
C.此“航天汽車”環(huán)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最小周期為1h
D.當汽車速度增加到7.9km/s時,將離開地面繞地球做圓周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