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圖甲示,是探究合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關(guān)系的實驗裝置.實驗用鉤碼重力大小表示小車所受到的合外力.

(1)關(guān)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G
A.必須用天平分別測出小車和鉤碼的質(zhì)量         B.復(fù)寫紙必須安裝在紙帶的下面
C.鉤碼的質(zhì)量必須比小車的質(zhì)量大得多           D.實驗前必須平衡小車的摩擦力
E.實驗時應(yīng)先釋放小車,再接通電源             F.每次實驗必須重新平衡摩擦力
G.實驗開始時,小車應(yīng)靠近打點計時器
(2)如圖乙示,在紙帶上選取連續(xù)的1、2、3、4、5、6個打點,測出s1、s2、s.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小車質(zhì)量為M,鉤碼質(zhì)量為m.若滿足表達式mgs=$\frac{1}{2}M{(\frac{{s}_{2}}{2T})}^{2}-\frac{1}{2}M{(\frac{{s}_{1}}{2T})}^{2}$,則可驗證合外力做功與小車動能的變化量.

分析 (1)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實驗時,需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時,是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即:mgsinθ=μmgcosθ,可以約掉m,只需要平衡一次摩擦力.操作過程是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再放開小車,用天平測出小車的質(zhì)量,需要改變砝碼的質(zhì)量來代替小車的拉力;
(2)根據(jù)平均速度代替瞬時速度求出2點和5點的速度,再根據(jù)動能定理求解即可.

解答 解:A、要驗證合外力的功與動能變化間的關(guān)系,測得位移s和速度v后,要求出拉力做的功,還需要知道鉤碼的質(zhì)量;要計算小車的動能,還需要知道小車的質(zhì)量,故A正確;
B、復(fù)寫紙必須安裝在紙帶的上面,故B錯誤;
C、設(shè)繩子上拉力為F,對小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F=Ma ①
鉤碼有:mg-F=ma ②
F=$\frac{Mmg}{m+N}=\frac{mg}{1+\frac{m}{M}}$,由此可知當(dāng)M>>m時,鉤碼的重力等于繩子的拉力,即為小車是合外力,故C錯誤;
D、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繩的拉力和摩擦力,想用鉤碼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故D正確;
E、實驗時應(yīng)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故E錯誤;
F、由于平衡摩擦力之后有Mgsinθ=μMgcosθ,故tanθ=μ.所以無論小車的質(zhì)量是否改變,小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都等于小車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改變小車質(zhì)量即改變拉小車?yán),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F錯誤;
G、實驗過程中,為提高紙帶的使用率,小車釋放點靠近打點計時器,故G正確;
故選:ADG
(2)2到5的過程中,拉力F做功:W=Fx=Fs=mgs,
小車在2點的速度:${v}_{2}=\frac{{s}_{1}}{2T}$
小車在5點的速度:${v}_{5}=\frac{{s}_{2}}{2T}$
根據(jù)動能定理的表達式,得:mgs=$\frac{1}{2}M{{v}_{5}}^{2}-\frac{1}{2}M{{v}_{2}}^{2}$=$\frac{1}{2}M{(\frac{{s}_{2}}{2T})}^{2}-\frac{1}{2}M{(\frac{{s}_{1}}{2T})}^{2}$.
若滿足mgs=$\frac{1}{2}M{(\frac{{s}_{2}}{2T})}^{2}-\frac{1}{2}M{(\frac{{s}_{1}}{2T})}^{2}$則可驗證合外力做功與小車動能的變化量.
故答案為:(1)ADG;(2)mgs=$\frac{1}{2}M{(\frac{{s}_{2}}{2T})}^{2}-\frac{1}{2}M{(\frac{{s}_{1}}{2T})}^{2}$

點評 該題考查了實驗注意事項、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知道實驗原理及注意事項即可正確解題;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時,要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夠、或過平衡摩擦力,小車受到的合力不等于鉤碼的重力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初速度v0水平拋出一物體,當(dāng)豎直分位移與水平分位移相等時,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豎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B.瞬時速度為$\sqrt{5}$v02
C.運動時間為$\frac{2{v}_{0}}{g}$D.速度變化方向在豎直方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所示,兩個重20N的相同物塊A、B疊放在一起,受到l0N的水平推力Fl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此時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0;若將B與 A并列,并讓它們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F2等于F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個帶負電荷量q,質(zhì)量為m的小球,從光滑絕緣的斜面軌道的A點由靜止下滑,小球恰能通過半徑為R的豎直圓形軌道的最高點B而做圓周運動.現(xiàn)在豎直方向上加如圖所示的勻強電場,若仍從A點由靜止釋放該小球,則( 。
A.小球不能過B點
B.小球仍恰好能過B點
C.小球能過B點,且在B點與軌道之間壓力不為0
D.以上說法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a、b、c為電場中同一條電場線上的三點,其中c為ab的中點.若一個運動的正電荷在只受電場力的作用下,先后經(jīng)過a、b兩點,(運動軌跡未畫出)a、b兩點的電勢分別為φa=-3V、φb=7V,則一定有( 。
A.c點電勢為2 V
B.a點的場強小于b點的場強
C.正電荷在a點的動能小于在b點的動能
D.正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小于在b點的電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關(guān)于摩擦起電和感應(yīng)起電的實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摩擦起電說明電荷能夠被創(chuàng)造
B.摩擦起電現(xiàn)象說明了機械能可以轉(zhuǎn)化為電能,也說明通過做功可以創(chuàng)造電荷
C.感應(yīng)起電說明電荷從帶電的物體A轉(zhuǎn)移到原來不帶電的物體B上去了
D.感應(yīng)起電說明電荷可以從物體的一個部分轉(zhuǎn)移到物體另一個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物體甲的x-t圖象和物體乙的v-t圖象分別如下左圖所示,則這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是( 。
A.甲在整個t=6s時間內(nèi)有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位移為零
B.甲在整個t=6s時間內(nèi)運動方向一直不變,它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4 m
C.乙在整個t=6s時間內(nèi)有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位移為零
D.乙在整個t=6s時間內(nèi)做勻變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斜面體傾角為θ,高度為h,頂端裝有小滑輪,斜面體底端有一質(zhì)量為m的小物體,不計一切摩擦,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固定在豎直墻面上的P點(P與斜面體等高),另一端通過滑輪與物體相連.并保持繩與斜面平行,現(xiàn)用水平推力F恰能使斜面體緩慢向右運動.求:
(1)小物體從斜面體底端滑到頂端的位移;
(2)水平推力F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中學(xué)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的關(guān)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
(1)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CD.
A.是為了使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
B.是為了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2)實驗中先后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并起來掛在小車的前端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把小車?yán)酵晃恢迷籴尫判≤嚕训?次只掛1條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第2次掛2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為2W,….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而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根據(jù)第4次實驗的紙帶(如圖2所示)求得小車獲得的速度為2.00 m/s.

(3)處理數(shù)據(jù)時,以第一次實驗時橡皮筋做的功W為單位,作出W-v圖象,下列符合正確實驗操作條件下實際情況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