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現(xiàn)要測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表面粗糙的木板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起一定高度構成斜面;木板上有一滑塊,其后端與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木板上,連接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接通電源后,從靜止釋放滑塊,滑塊帶動紙帶上打出一系列點跡.

(1)圖2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是實驗中選取的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圖中未標出),2、3和5、6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2所示.由圖中數(shù)據(jù)求出滑塊的加速度a=2.51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已知木板的長度為l,為了求出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還應測量的物理量是D.
A.滑塊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v     B.滑塊的質量m
C.滑塊的運動時間t             D.斜面高度h和底邊長度x
(3)設重力加速度為g,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的表達式μ=$\frac{gh-al}{gx}$(用所需測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分析 (1)利用逐差法△x=aT2可以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求出某點的瞬時速度大;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μmgcosθ=ma,由此可知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3)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可以求出摩擦系數(shù)的表達式

解答 解:(1)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說明相鄰的計數(shù)點時間間隔:T=0.1s,
根據(jù)逐差法有:a=$\frac{{x}_{56}-{x}_{23}}{3{T}^{2}}$=$\frac{0.1423-0.0670}{3×0.{1}^{2}}$≈2.51m/s2;
(2)要測量動摩擦因數(shù),由μmgcosθ=ma,可知要求μ,需要知道加速度與夾角余弦值,紙帶數(shù)據(jù)可算出加速度大小,
再根據(jù)斜面高度h和底邊長度x,結合三角知識,即可求解,故ABC錯誤,D正確.
(3)以滑塊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μ=$\frac{gsinθ-a}{gcosθ}$=$\frac{gh-al}{gx}$.
故答案為:(1)2.51,(2)D,(3)$\frac{gh-al}{gx}$.

點評 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了解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數(shù)據(jù)處理以及注意事項,同時要熟練應用所學基本規(guī)律解決實驗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地球表面附近存在著微弱電場,該電場在較小區(qū)域內可視為勻強電場,電場強度大小為150N/C、方向豎直向下.如圖所示是為研究這種電場而抽成的真空區(qū)域,位于A處的電子槍(未畫出)打出的電子可以運動到B點,已知電子電荷量為1.6×1019C、質量為9.1×10-31kg,則( 。
A.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B.電子從A到B作勻變速運動
C.電子在A點動能小于B點動能D.電子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興趣小組查閱資料知道將鋅、銅作為兩電極插入水果中制成水果電池,電動勢會有1V左右,他們找來蘋果做成“蘋果電池”進行實驗探究,將四個這樣的“蘋果電池”串聯(lián)起來給標稱值為“3V,0.5A”的小燈泡供電時,發(fā)現(xiàn)燈泡不亮,檢查燈泡、線路均沒有故障,于是他們希望用如下器材較準確的測定“蘋果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兩個串聯(lián)的“蘋果電池”;
電壓表V(量程3V,內阻約為5kΩ);
電流表A(量程約為0~0.6mA,內阻約為10Ω);
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約5Ω)、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約50Ω)、滑動變阻器R3(最大阻值約5kΩ);
導線和開關.

(1)他們根據(jù)實驗器材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四種電路圖,合理的電路圖是A;
(2)他們用合理的電路進行實驗,如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點,在圖上作出U-I圖象,由圖象可知一個“蘋果電池”的電動勢為1.2V,內阻為3.0kΩ(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他們選取的滑動變阻器應該是${R}_{3}^{\;}$(選填“R1”、“R2”、“R3”);
(4)他們用四個這樣的“蘋果電池”串聯(lián)起來給標稱值為“3V,0.5A”的小燈泡供電時,燈泡不亮的原因是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質量、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實驗中使用的計時器是電火花計時器;(填“電磁打點計時器”或“電火花計時器”)
(2)若取小車的質量為0.4kg,改變砝碼和砝碼盤的質量m進行多次實驗,以下m的取值不合適的一個是D
A.m1=20g       B.m2=30g        C.m3=40g      D.m4=400g
(3)實驗中打出某條紙帶的其中一部分和毫米刻度尺如圖2所示,請計算出打B點的小車的速度為0.75m/s(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4)某同學所作的a-F圖線如圖3所示,造成圖線不通過原點的原因可能是BC
A.沒有平衡小車與木板間的摩擦力
B.平衡摩擦時木板的右端抬得太高
C.計算F時沒有計入砝碼盤的質量
D.數(shù)據(jù)處理時沒有稱出小車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實驗小組在實驗室做了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實驗的主要操作如下:

(1)先用電壓表直接接在電池兩極粗側電池的電動勢,這樣測出的電動勢比真實值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2)若按圖甲所示接好電路進行實驗,記下電阻箱和電壓表對應的一系列讀數(shù)R、U,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第2次實驗中,電阻箱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此時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電阻是2Ω;
實驗次數(shù)123456
$\frac{1}{U}$/(V-10.801.071.301.471.802.27
$\frac{1}{R}$/(Ω-10.20.81.01.52.0
(3)圖(丙)是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畫出$\frac{1}{U}$-$\frac{1}{R}$的圖象.若忽略電壓表內阻的影響,當電阻箱、電壓表的示數(shù)分別是R、U時,電池電動勢E=U+$\frac{U}{R}$r(用U、R、r表示),設$\frac{1}{U}$-$\frac{1}{R}$圖象縱軸截距為a,則a與電池電動勢E的函數(shù)關系式是$\frac{1}{U}$=$\frac{r}{E}$$\frac{1}{R}$+$\frac{1}{E}$,該圖象的斜率k與E、r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是k=$\frac{r}{E}$.
(4)根據(jù)圖象可知:電池的電動勢E=1.67V,內阻r=1.34Ω.(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5)在本實驗中如果考慮電壓表電阻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則本實驗中電動勢的測量值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實值,內電阻的測量值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物理學規(guī)定,在磁場中的任意一點,小磁針靜止時,N極受力方向就是那一點的磁場方向,電磁鐵在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失去磁性,所以要用軟磁性材料制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李明同學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時,利用坐標紙記下了橡皮筋結點位置O點以及兩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如圖所示:

(1)試在圖(a)中作出F1和F2的合力圖示,并用F表示此力
(2)①圖(b)所示是李明和張華兩位同學在做以上實驗時得到的結果,其中哪一個實驗符合實驗事實?(力F′是用一只彈簧測力計拉時的圖示)答張華(填寫張華和李明)
②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兩端等高、粗細均勻、導熱良好的U形管豎直放置,右端與大氣相通,左端用水銀柱封閉著長L=25cm的氣柱(可視為理想氣體),左管的水銀面比右管的水銀面高出△h=3cm.現(xiàn)從右端管口緩慢注入水銀,穩(wěn)定后左、右兩管中水銀面相平.若環(huán)境溫度不變,取大氣壓強P0=75cmHg.求穩(wěn)定后加入管中水銀柱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平行金屬板M、N的板長和板間軍力都是L N極板接地.電子束從靜止開始,經電壓U0加速后,沿M、N的中線連續(xù)不斷的從左端射入兩板間.電子電量為e,質量為m.不考慮重力和電子間的相互作用力.若在M、N間加上頻率較低的正弦交變電壓,使每個電子通過極板間的時間遠小于交變電壓的周期,已知在交變電壓的每個周期內,射入的電子束恰好有$\frac{1}{3}$打在M板上.
(1)試畫出交變電壓的u-t圖象(畫出一個周期即可),并在圖象上用陰影標出電子能夠穿過板件的時間(相應的時刻可用t1、t2、t3…等表示)
(2)求該交變電壓的有效值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