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橢圓的中心處
B.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
C.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轉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D.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定律僅適用于行星繞太陽的運動,不適用于衛(wèi)星繞行星的運動

分析 熟記理解開普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
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第二定律:對每一個行星而言,太陽行星的連線在相同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
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解答 解:A、第一定律的內容為:所有行星分別沿不同大小的橢圓軌道繞太陽運動,太陽處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故A錯誤.
  B、第二定律:對每一個行星而言,太陽行星的連線在相同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則B正確
C、由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故C正確.
D、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定律也適用于衛(wèi)星繞行星的運動.則D錯誤
故選:BC

點評 考查開普勒定律的內容,明確行星的運動軌道及速度變化的特點,運動周期與半長軸的關系,要熟記這些內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現有毛玻璃屏A、雙縫B、白光光源C、單縫D、透紅光的濾光片E等光學元件,要把它們放在圖甲所示的光具座上組裝成雙縫干涉裝置,用以測量紅光的波長.

(1)本實驗的步驟有:
①調節(jié)單縫與雙縫的間距為5~10cm,并使單縫與雙縫相互平行;
②按合理順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學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軸線上;
③取下遮光筒右側的元件,打開光源,調節(jié)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軸線把屏照亮;
④用米尺測出雙縫到屏的距離;用測量頭(讀數方法同螺旋測微器)測量數條亮紋間的距離;
⑤將測得的數據代入公式求出紅光的波長.
以上步驟合理的順序是③②①④⑤.(只填步驟代號)
(2)將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條亮紋中心對齊,將該亮紋定為第1條亮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然后同方向轉動測量頭,使分劃板的中心刻線與第5條亮紋中心對齊,此時手輪上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圖乙中手輪上的示數是1.130mm;圖丙中手輪上的示數是5.880mm.
(3)已知雙縫到屏的距離為0.500m,使用的雙縫間距為2.8×10-4 m,由此可求得所測紅光波長為λ=6.65×10-7m(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力與運動的關系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到的合力越大,它運動得越快
B.物體受到的合力越小,它的速度變化得越大
C.物體受到的合力減小時,它的速度可能越來越大
D.物體受到的合力不變且不為零時,它的速度可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彈簧振子A、B兩點之間做簡諧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振子從A運動到B過程中,速度的方向和位移方向始終不變
B.振子運動到OA中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與振子的動能相等
C.振子從A點運動到B點所經歷的時間長短振幅大小無關
D.振子在四分之一周期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為一個振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設備中,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的是( �。�
A.電動機B.白熾燈泡C.發(fā)電機D.電風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兩個彈簧振子懸掛在同一個支架上,已知甲彈簧振子的固有頻率為8Hz乙彈簧振子的固有頻率為72Hz,當支架在受到豎直方向且頻率為9Hz的驅動力作用而做受迫振動時,則兩個彈簧振子的振動情況是( �。�
A.甲的振幅較大,且振動頻率為8 HzB.甲的振幅較大,且振動頻率為9 Hz
C.乙的振幅較大,且振動頻率為9 HzD.乙的振幅較大,且振動頻率為72 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一組皮帶的傳輸中,有abc三點,其中a所在圓的半徑為2r,b點所在圓的半徑為r,c點所在圓的半徑為2r,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點的周期之比為2:2:1B.三點的線速度之比為1:1:2
C.三點的角速度之比為1:1:2D.三點的加速度之比為4: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在測定一組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教師提供了下列器材:
(A)待測的干電池
(B)電流傳感器1
(C)電流傳感器2
(D)滑動變阻器R(0~20Ω,2A)
(E)定值電阻R0(2000Ω)
(F)開關和導線若干
某同學發(fā)現上述器材中沒有電壓傳感器,但給出了兩個電流傳感器,于是他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來完成實驗.

(1)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如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動,則電流傳感器1的示數將變小(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2)圖乙為該同學利用測出的實驗數據繪出的兩個電流變化圖線,其中IA、IB,分別代表兩傳感器的示數,但不清楚分別代表哪個電流傳感器的示數.請你根據分析,由圖線計算被測電池的電動勢E=3V,內阻r=2Ω.
(3)(單選題)用上述方法測出的電池電動勢和內電阻與真實值相比D.
(A)E偏大,r偏小   (B)E偏小,r偏大
(C)E偏大,r偏大   (D)E偏小,r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為了測量某種汽車的性能,小明坐上汽車后,用秒表開始計時,如表給出了不同時刻汽車的瞬時速度大小,已知汽車從靜止開始勻加速開出,然后保持勻速運動,最后勻減速運動直到停止.
時刻/s05101520253035
速度/m•s-101232404040305
(1)汽車運動總時間是多少?
(2)汽車通過的總路程是多少?
(3)若汽車運動時所受的空氣阻力f=kv(k=200N•s/m),汽車的質量m=2000kg,地面對汽車的阻力是車重的η=0.1倍,重力加速度為g=10m/s2.求第29s時汽車發(fā)動機的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