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8.如圖,有一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為n.原線圈接正弦交流電壓為u=U0sin100πt(V),輸出端接有一個交流電流表和一個電動機.電動機線圈電阻為R.當輸入端接通電源后,電流表讀數(shù)為I,電動機帶動一重物以速度V勻速上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電動機兩端電壓為IR,其消耗的電功率為I2R
B.原線圈中的電流為nI,通過副線圈電流的頻率為50Hz
C.變壓器的輸入功率為I2R
D.電動機的熱功率為I2R

分析 理想變壓器的輸入功率與輸出功率相等,而副線圈與電動機相連,則電動機的輸出功率與電動機線圈的內(nèi)阻之和為副線圈的輸出功率

解答 解:A、電動機電路屬于非純電阻電路,則歐姆定律不適用.因此電動機兩端的電壓不等于IR,電動機消耗的功率為線圈內(nèi)阻消耗的功率與輸出功率之和,而為I2R僅是電動機線圈電阻消耗的熱功率,故A錯誤,D正確;
B、原副線圈電流值比等于匝數(shù)的反比,故I1I2=n2n1I1=In,故B錯誤;
C、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的電壓為U,而電流為In,則變壓器的輸入功率為UIU.故C錯誤;
故選:D

點評 電動機內(nèi)有線圈則屬于非純電阻電路,所以電動機的輸入功率等于電動機的線圈消耗功率與電動機的輸出功率.而線圈消耗的功率不能為:PR=U2n2R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E=Fq知,若q減半,則該處電場強度為原來的2倍
B.安培通過實驗研究確認了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相互作用力的規(guī)律
C.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yīng)
D.由B=FIL知,一段通電導線在某處不受磁場力,說明該處一定無磁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甲乙兩個物體在同一時刻沿同一直線運動,他們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在4s-6s內(nèi),甲、乙兩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前6s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更大
C.前4s內(nèi)甲乙兩物體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乙兩物體一定在2s末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所示,甲圖中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為10.50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要測量某導電材料棒的電阻:

(1)首先用多用電表的歐姆檔(倍率為×100)粗測其電阻,指針位置如圖(a)所示,其讀數(shù)為900Ω.
(2)然后用以下器材用伏安法盡可能精確地測量其電阻:
A.電流表:量程為0-5mA-25mA,5mA內(nèi)阻約為10Ω,25mA內(nèi)阻約為2Ω
B.電壓表:量程為0-3V-15V,3V內(nèi)阻約為7.2kΩ,15V內(nèi)阻約為36kΩ
C.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20Ω,額定電流1A
D.低壓直流電源:電壓4V,內(nèi)阻可以忽略
F.電鍵K,導線若干
按提供的器材,要求測量誤差盡可能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B
A 電壓表選3V量程,電流表選5mA量程且內(nèi)接
B 滑動變阻器必須選分壓接法
C 電壓表選15V量程,電流表選25mA量程且外接
D 滑動變阻器可以選分壓接法,也可以選限流接法,優(yōu)先限流
(3)根據(jù)實驗的測量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描點,如圖(b)所示.
①請在圖(b)中作出該導電材料棒的伏安特性曲線,則其阻值為800Ω.
②試比較該阻值和使用多用電表歐姆檔測量阻值的差異,則產(chǎn)生該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使用多用多用電表歐姆檔測量時沒調(diào)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將銅片、鋅片插入水果中,能制成“水果電池”.某同學采用如圖所示的實物圖測量水果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nèi)阻(r).
①實物圖的導線連接僅有兩處錯誤,分別是導線C和導線F.(用“A”~“F”表示)
②更正電路后,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某同學記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shù),經(jīng)數(shù)據(jù)處理得到水果電池的電動勢E=3.60V、內(nèi)阻r=32.4Ω.但后來檢查發(fā)現(xiàn),該同學上述每次記錄的電壓和電流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儀表實際讀數(shù)的10倍,則該水果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測量值應(yīng)為:E=0.36V、r=32.4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1所示,某同學用一端安裝有光電門的氣墊導軌AB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當光電門中有物體通過時,與之連接的數(shù)字計時器(圖中未畫出)能夠顯示擋光條的擋光時間.實驗中,B端放在水平桌面上,A端用完全相同的小木塊墊高,將滑塊自A端由靜止釋放,由數(shù)字計時器記錄擋光時間.通過調(diào)整A端所墊小木塊的數(shù)量.改變下落高度,重復做實驗.已知擋光條長度為3.00cm,固定在滑塊上.
①若滑塊從A點由靜止釋放,想完成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首先,測量滑塊下落的高度即A端所有小木塊的高度之和,用游標卡尺測量其中一塊小木塊的高度如圖2,其讀數(shù)為2.06cm;其次,求出小滑塊通過光電門的速度.滑塊通過光電門時,數(shù)字計時器顯示擋光時間為1.5×10-2s,則小滑塊的速度為2m/s.

②根據(jù)實驗中測量的速度v,滑塊下落的高度h,做出v22隨下落的高度h變化的圖象,圖3中正確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同學用為了盡量減小測量電阻的系統(tǒng)誤差,采用了如圖1所示電路測量一段金屬絲的電阻(阻值約為17Ω),采用以下器材:
電流表A1,量程10mA,內(nèi)阻約200Ω;
電流表A2,量程0.6A,內(nèi)阻約5Ω;
電阻箱R,阻值999.99Ω;
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電源E,電動勢6V,內(nèi)阻不計;
開關(guān)、導線若干;

該同學進行如下操作,
①將S1接2,S2接4,斷開S3,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R1和電阻箱R,測得電流表A1、A2的示數(shù)分別為5mA和0.4A,電阻箱阻值為2.5Ω,則電流表A1的阻值為197.5Ω;
②該同學將電阻箱調(diào)至802.5Ω,開關(guān)S1接1,S2接3,閉合S3,只移動滑動變阻器R1,測得電流表A1、A2-A1的示數(shù)如下表格,該同學還記錄了手接觸金屬絲的冷熱感覺.
A1/mA012345678910
A2-A1
/A
00.060.120.180.240.300.360.410.450.500.54
冷熱感覺常溫微熱較熱
(a)請在如圖2的坐標紙上描點作出I1I2I1A的關(guān)系圖線,并根據(jù)圖線求出電阻絲常溫時的阻值Rx=5.0Ω(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b)請你根據(jù)所掌握的物理知識分析該圖線反映了金屬電阻溫度升高,電阻增加的物理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ab是半徑為1m的14圓弧形金屬導軌,現(xiàn)豎直固定;Oa是一根質(zhì)量不計,電阻為0.1Ω的金屬桿,可繞固定點O轉(zhuǎn)動;在a端固定一個質(zhì)量為0.1kg的金屬小球,球與各軌道始終保持良好且無摩擦的接觸,Ob是電阻為0.1Ω的導線;整個裝置放在B=1.0T、方向與圓環(huán)平面垂直的水平勻強磁場中,當桿Oa由靜止開始從a滑至b時速度為1m/s,g取10m/s2,導軌的電阻不計,求:
(1)小球滑至b時回路中的感應(yīng)電流;
(2)在此過程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
(3)小球從a到b的時間為π的14,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電動勢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