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掃描隧道顯微鏡(STM)是根據量子力學原理中的隧道效應而設計成的,當原子尺度的探針針尖在不到一個納米的高度上掃描樣品時,在針尖與樣品之間加一大小在2mV~2V之間的電壓,針尖與樣品之間產生隧道效應而有電子逸出,形成隧道電流,電流I隨針尖與樣品間的距離r的增大而指數減。ㄈ鐖D甲所示),當探針沿物質表面按給定高度勻速掃描時,因樣品表面原子的凹凸不平,使探針與物質表間的距離不斷發(fā)生改變,從而引起隧道電流隨時間不斷發(fā)生改變,這種變化便反映了樣品表面原子水平的凹凸形態(tài),如果在某次掃描中隧道電流如圖乙所示,那么樣品表面可能是下圖中的( 。
A.B.C.D.

分析 分析一個周期內隧道電流與時間的關系,即可選擇圖象.

解答 解:由題意,探針針尖在圖所示的樣品表面以恒定高度做一維勻速掃描,在一個周期內:前半個周期,探針針尖與樣品間的距離均勻增大,由圖可知,隧道電流非均勻減小,在后半個周期內,探針針尖與樣品間的距離均勻減小,由圖乙知,隧道電流非均勻增大,故A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是信息題,要培養(yǎng)自己從紛繁復雜的材料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平時要加強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由實驗測得彈簧的長度l與彈力F的關系如圖所示,則彈簧的原長為5cm,勁度系數為200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同學們小時候都喜歡玩滑梯游戲,如圖所示,已知斜面傾角為θ,斜面長度為L,小孩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為μ,小孩可看成質點,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小孩下滑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gsinθ
B.下滑過程小孩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μmg
C.小孩下滑過程中對斜面的壓力大小為mgcosθ
D.到達斜面底端時小孩速度大小為$\sqrt{2gL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木箱重200N,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為0.2,當用100N的力去推木箱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受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為40N
B.所受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大小為100N
C.所受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為100N
D.不知道最大靜摩擦力,無法判斷是否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靜止釋放,用頻閃照相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圖中1、2、3、4、5…所示小球運動過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為d,根據圖中的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釋放的位置
B.位置“1”上方與“1”相距d處是小球釋放的位置
C.位置“1”上方與“1”相距$\frac{9d}{8}$處是小球釋放的位置
D.小球在位置“5”的速度為$\frac{11d}{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在做“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某實驗小組用如圖1中甲所示裝置.圖1中乙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的其中一段,紙帶上的小黑點是計數點,相鄰的兩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標出),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1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

(1 )可以判斷紙帶的左端(填“左端”或“右端”)與木塊連接.
(2)根據紙帶提供的數據可計算出打點計時器在打下A點.B點時木塊的速度vA.vB,其中vA=0.72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如圖2所示是另一小組的實驗裝置,實驗中,通過改變橡皮筋的條數來改變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
A.實驗中需要平衡阻力
B.釋放小車后開啟打點計時器
C.需要測量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數值
D.每次都要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小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時.先適當墊高木板,然后由靜止釋放小車,小車在橡皮條彈力的作用下被彈出,沿木板滑行.小車滑行過程中帶動通過打點計器的紙帶,記錄共運動情況.觀察發(fā)現紙帶前面部分點跡疏密不勻,后面部分點跡比較均勻,回答下列問題:
(1)適當墊高木板是為了平衡摩擦力;
(2)通過紙帶求小車速度時,應使用紙帶的后面部分(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
(3)若實驗作了n次,所用橡皮條分別為1根、2根…n根,通過紙帶求出小車的速度分別為v1、v2…vn,用W表示橡皮條對小車所做的功,作出的W-v2圖線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直線,這說明W與v2的關系是W與v2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功和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該實驗通過改變橡皮筋的長度來改變拉力做功的數值
B.每次實驗必須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值
C.通過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來測定小車加速過程中獲得的最大速度
D.通過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來測定小車加速過程中獲得的平均速度
(2)在實驗中,某同學分別用1根、2根、…5根相同橡皮筋進行實驗,測得小車勻速運動時的速度,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紙中畫出的W-V圖線如圖2所示,依據圖線你猜想:W與v可能是二次函數關系,為了進一步驗證猜想,你接下來的探究建議是作出W-V2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某學習小組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動能定理”.他們在氣墊導軌上安裝了一個光電門B,滑塊上固定一遮光條,滑塊用細線繞過氣墊導軌左端的定滑輪與力傳感器相連,傳感器下方懸掛鉤碼,每次滑塊都從A處由靜止釋放.

(1)某同學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條的寬度d,如圖乙所示,則d=2.25mm.
(2)為減小實驗誤差需要BCD(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的字母)
A.使滑塊質量遠大于鉤碼和力傳感器的總質量
B.將氣墊導軌調至水平
C.使A位置與光電門間的距離適當大些
D.使細線與氣墊導軌平行
(3)實驗時保持滑塊的質量M和A、B間的距離L不變,改變鉤碼質量m,測出對應的力傳感器的示數F和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t,通過描點作出線性圖象,研究滑塊動能變化與合外力對它所做功的關系,處理數據時應作出的圖象是D(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的字母).
A.作出“F-t圖象”
B.作出“F-t2圖象”
C.作出“F-$\frac{1}{t}$圖象”
D.作出“F-$\frac{1}{{t}^{2}}$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