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運動員駕駛摩托車做騰躍特技表演是一種刺激性很強的運動項目.如圖所示,AB是水平路面,長度為L=6m,BC是半徑為R=20.75m的圓弧,AB、BC相切于B點,CDE是一段曲面.運動員駕駛功率始終為P=9kW的摩托車,從A點由靜止出發(fā),經(jīng)過t1=4.3s到B點,此時壓力傳感器顯示摩托車對地壓力大小為F=3.6×104N.再經(jīng)t2=3s的時間,摩托車通過坡面到達E點水平飛出.已知人的質(zhì)量為m=60kg,摩托車的質(zhì)量為M=120kg,運動員駕駛摩托車行駛時,前后輪著地點連線到整體重心的距離恰為r=0.75m,坡頂高度h=5m,落地點與E點的水平距離x=16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摩托車過B點時速度vB多大?
(2)設人和摩托車在AB段所受的阻力恒定,該阻力f多大?
(3)人和摩托車在沖上坡頂?shù)倪^程中克服空氣和摩擦阻力做的功W.

分析 (1)對人和車在B點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出車的速度.
(2)在AB段,應用動能定理可以求出阻力.
(3)對摩托車沖上坡頂?shù)倪^程,應用動能定理可以求出克服阻力做的功.

解答 解:(1)人和車在B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M+m)g=(M+m)$\frac{{v}_{B}^{2}}{R-r}$,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B=20m/s;
(2)在AB段運動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Pt1-fL=$\frac{1}{2}$(M+m)vB2-0,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f=450N;
(3)在沖上坡頂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Pt2+W-(M+m)gh=$\frac{1}{2}$(M+m)vE2-$\frac{1}{2}$(M+m)vB2
離開坡頂后做平拋運動,
豎直方向:h=$\frac{1}{2}$gt32,
水平方向:x=vEt3,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E=16m/s,W=-5040J,
克服空氣和摩擦阻力做功5040J;
答:(1)摩托車過B點時速度vB為20m/s;
(2)設人和摩托車在AB段所受的阻力恒定,該阻力f為450N;
(3)人和摩托車在沖上坡頂?shù)倪^程中克服空氣和摩擦阻力做的功W為5040J;

點評 本題是一道力學綜合題,分析清楚物體運動過程是正確解題的關鍵,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平拋運動規(guī)律可以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在光滑斜面上有兩個用輕質(zhì)彈簧相連接的物塊A、B.它們的質(zhì)量均為2m,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C為一固定擋板,物塊A通過一根輕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與物塊D相連,物塊D的質(zhì)量也為2m,用手托住物塊D,使輕繩拉直但沒有作用力.從靜止釋放物塊D,當物塊D達到最大速度時,物塊B恰好離開擋板C.求:
(1)斜面的傾角θ;
(2)物塊D的最大速度v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nèi),粗糙的斜面軌道AB的下端與光滑的圓弧軌道BCD相切于B,C是最低點,圓心角∠BOC=37°,D與圓心O等高,圓弧軌道半徑R=1.0m,現(xiàn)有一個質(zhì)量為m=0.2kg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物體,從D點的正上方E點處自由下落,DE距離h=1.6m,物體與斜面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體第一次通過C點時軌道對物體的支持力FN的大;
(2)要使物體不從斜面頂端飛出,斜面的長度LAB至少要多長;
(3)若斜面已經(jīng)滿足(2)要求,物體從E點開始下落,直至最后在光滑圓弧軌道做周期性運動,在此過程中系統(tǒng)因摩擦所產(chǎn)生的熱量Q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長為s,以速度v始終保持勻速運動,質(zhì)量為m的貨物無初速放到A點,貨物運動到B點時恰達到速度v,貨物與皮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當貨物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摩擦力對物體做功為$\frac{1}{2}$mv2B.摩擦力對物體做功為2μmgs
C.傳送帶克服摩擦力做功為μmgsD.因摩擦而生的熱能為μmg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學習小組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圖中小車在一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當用2條、3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時,使每次實驗中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完全相同.每次實驗中小車獲得的速度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求出.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出“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

①實驗操作中需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D.
A.防止小車不能被橡皮筋拉動      B.便于小車獲得較大的彈射速度
C.防止紙帶上點跡不清晰          D.保證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
②關于橡皮筋做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橡皮筋做功的具體值可以直接測量      
B.橡皮筋在小車運動的全程中始終做功
C.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條數(shù)可以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成整數(shù)倍增加
D.若橡皮筋伸長量變?yōu)樵瓉淼?倍,則橡皮筋做功也增加為原來的2倍
③如圖2是某同學在正確實驗操作過程中得到的一條紙帶,O、A、B、C、D、E、F為選取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一個點沒有畫出,各計數(shù)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87cm、4.79cm、8.89cm、16.91cm、25.83cm、34.75cm,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為50Hz,則由該紙帶可知本次實驗中橡皮筋做功結(jié)束時小車的速度是2.2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粗糙弧形軌道和兩個光滑半圓軌道組成翹尾巴的S形軌道.光滑半圓軌道半徑為R,兩個光滑半圓軌道連接處CD之間留有很小空隙,剛好能夠使小球通過,CD之間距離可忽略.粗糙弧形軌道最高點A與水平面上B點之間的高度為h.從A點靜止釋放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球,小球沿翹尾巴的S形軌道運動后從E點水平飛出,落到水平地面上,落點到與E點在同一豎直線上B點的距離為s.已知小球質(zhì)量m,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小球從E點水平飛出時的速度大小;
(2)小球運動到半圓軌道的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
(3)小球沿翹尾巴S形軌道運動時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中,
(1)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正要釋放小車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應把長木板水平放置
B.應使小車離打點計時器遠些
C.應將打點計時器接在直流電源上
D.應調(diào)整滑輪高度使細繩與長木板表面平行
(2)保持小車的質(zhì)量不變,改變小車所受的作用力,測得了下表所示的5組數(shù)據(jù),并已在坐標平面上畫出部分數(shù)據(jù)點,如圖所示:
組別12345
F/N01.12.23.34.4
a/ms-200.511.52
①在圖中畫出第 4組數(shù)據(jù)對應的數(shù)據(jù)點,然后作出a-F的關系圖線;
②由所作圖線可以得到結(jié)論:在質(zhì)量一定的情況下,加速度 a與作用力 F成正比;
③當研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系時,應保持小車所受作用力不變,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來進行實驗.
(3)如圖是用打點計時器(頻率為50Hz)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時得到的紙帶,從O點開始每隔4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則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0.1s,測得OA=6.80cm,CD=3.20cm,DE=2.00cm,則物體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2m/s2,D點的速度大小為0.26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關于重力勢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一高度的兩個物體,重力勢能一定不同
B.選取不同的零勢能參考面,同一物體的重力勢能不變
C.+3J的重力勢能和-3J的重力勢能一樣大
D.物體的重力勢能變化,一定有重力對物體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受迫振動的頻率與振動系統(tǒng)的固有頻率有關
B.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在任何參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牛頓環(huán)是由光的衍射產(chǎn)生的
D.光的偏振現(xiàn)象證實光是橫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