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關于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運用邏輯推理和實驗相結合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
B.庫侖在利用扭秤實驗裝置研究電荷間作用力時,應用了微元法
C.電場強度是用比值法定義的,因而電場強度與電場力成正比,與試探電荷的電荷量成反比
D.“點電荷”和“質(zhì)點”的概念建立,運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分析 明確物理學史,并能知道各物理規(guī)律在推出過程中采用了哪些常用物理方法;重點明確:微元法、放大法、比值定義法、控制變量法以及理想模型等方法的應用.

解答 解:A、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運用邏輯推理和實驗相結合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即理想實驗,故A正確;
B、庫侖在利用扭秤實驗裝置研究電荷間作用力時,應用了放大法;故B錯誤;
C、在定義電場強度時應用了比值法,因而電場強度與電場力和試探電荷的電量無關,故C錯誤;
D、“點電荷”和“質(zhì)點”的概念建立,運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 物理學的發(fā)展離不開科學的思維方法,要明確各種科學方法在物理中的應用,如控制變量法、理想實驗、理想化模型、極限思想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如圖,一關于y軸對稱的導體軌道位于水平面內(nèi),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與平面垂直.一足夠長,質(zhì)量為m的直導體棒沿x軸方向置于軌道上,在外力F作用下從原點由靜止開始沿y軸正方向做加速度為a的勻速加速直線運動,運動時棒與x軸始終平行.棒單位長度的電阻ρ,與電阻不計的軌道接觸良好,運動中產(chǎn)生的熱功率隨棒位置的變化規(guī)律為P=ky${\;}^{\frac{3}{2}}$(SI).求:
(1)導體軌道的軌道方程y=f(x);
(2)棒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安培力Fm隨y的變化關系;
(3)棒從y=0運動到y(tǒng)=L過程中外力F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為彈簧振子的振動圖象,關于振子的振動描述正確的是( 。
A.振子沿如圖的曲線運動
B.圖象描述的是振子在任意時刻的位移
C.在0.5s到1.5s內(nèi)振子先加速運動后減速運動
D.在1s到2s內(nèi)振子先減速運動后加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在“練習使用多用電表”的實驗中,請根據(jù)下列步驟完成實驗測量(請將你的答案相應的字母或文字)填寫在空格內(nèi):
(1)測量電阻時,將選擇開關旋轉(zhuǎn)到歐姆擋倍率“×100”的位置;將紅黑表筆短接,旋轉(zhuǎn)歐姆調(diào)零旋鈕,使指針對準電阻的0刻線(填“0刻線”或“∞刻線”);
(2)將兩表筆與待測電阻相接,發(fā)現(xiàn)指針偏轉(zhuǎn)角度過。疄榱说玫奖容^準確的測量結果,請從下列選項中挑出合理的步驟,并按ADC的順序進行操作,再完成讀數(shù)測量.
A.將選擇開關旋轉(zhuǎn)到歐姆擋倍率“×1k”的位置
B.將選擇開關旋轉(zhuǎn)到歐姆擋倍率“×10”的位置
C.將兩表筆的金屬部分與被測電阻的兩根引線相接
D.將兩表筆短接,旋動合適部件,對電表進行校準
(3)將紅、黑筆表與待測電阻兩端相接觸,若電表的讀數(shù)如圖1所示,則該電阻的阻值應為19KΩ.

(4)多用電表歐姆擋內(nèi)部電路圖如圖2所示,其中有靈敏電流表(量程未知,內(nèi)阻100Ω)、電池組(電動勢未知,內(nèi)阻r=0.5Ω)和滑動變阻器R0(總阻值未知),表刻度盤上電阻刻度中間值為15.有實驗者用多用電表歐姆擋測量電壓表的內(nèi)阻(測量過程規(guī)范),讀得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6.0V,讀得電壓表阻值為30kΩ.則靈敏電流表的量程為0.6mA.若表內(nèi)電池用舊,電池電動勢會變小,內(nèi)阻會變大,假設電池組的電動勢下降到6V、內(nèi)阻升高到2Ω時,但仍可調(diào)零,若測得某電阻30kΩ,這個電阻真實值是20k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質(zhì)量均為2m的完全相同的長木板A,B并排靜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個質(zhì)量為m的鐵塊C以v0=1.8m/s的水平速度從左端滑到木板A的上表面,并最終停留在長木板B上.已知B、C最終的共同速度為v=0.4m/s.求:
(1)鐵塊C剛離開長木板A時,C的速度v2的大小;
(2)如果C的質(zhì)量為1kg,C在A上滑動的時間t=0.1s,求C、A之間的摩擦力f的大;
(3)若已知m=10kg,整個過程中由于摩擦產(chǎn)生的總熱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一個質(zhì)量為2m的物體P靜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圖所示.圖中ab為粗糙的水平面,長度為L;bc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過與ab和bc均相切的長度可忽略的光滑圓弧連接.現(xiàn)有一質(zhì)量為m的木塊以大小為v0的水平初速度從a點向左運動,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返回后在到達a點前與物體P相對靜止.重力加速度為g.求:
①木塊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②木塊最后距a點的距離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實驗室課桌上已為學生準備了如圖甲中的器材
(1)小明想用常規(guī)方法完成“探究做功與速度的關系”實驗,該實驗不需要的器材有重錘、鉤碼

(2)圖乙是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兩種穿法,比較合理的穿法認為是B(選填“A”或“B”)

(3)小明欲通過打出的紙帶(圖丙)來判斷裝置是否已經(jīng)平衡摩擦力.根據(jù)小車運動方向和紙帶點跡分布,為進一步平衡摩擦力,小明應適當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長木板與水平桌面的夾角.
(4)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所打的紙帶如圖丁所示,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2秒.為了測量做功后小車獲得的速度,應選用紙帶的GJ部分進行測量(根據(jù)下面所示的紙帶回答),小車獲得的速度是0.65m/s.(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5)根據(jù)你做本實驗的經(jīng)歷,實驗中是如何簡便有效測量對小車所做的功逐次增加橡皮筋條數(shù),從同一位置釋放小車,每次對車做功值與橡皮筋條數(sh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個質(zhì)量為M=3kg的木箱靜止放置.木箱上某處靜止有一小鐵塊,質(zhì)量為M0=1kg,與木箱上表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在木箱右側足夠遠的地方,放有一質(zhì)量為m=9kg的薄板,其上表面為軟膠體物質(zhì).木箱和薄板的上表面高度差為h=5m.某時刻,給小鐵塊一個水平向右的瞬時沖量I=4N•s,小鐵塊隨即開始運動,剛好能“停”在木箱右邊緣.之后的某時刻木箱與薄板發(fā)生極短時間的彈性碰撞,木箱頂部的小鐵塊順勢向前滑出,落到薄板上.(認為小鐵塊落到薄板上立即相對靜止,不計空氣阻力,薄板足夠長,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①小鐵塊原來靜止時距木箱右端的距離L;
②小鐵塊在薄板上的落點距薄板左端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電爐工作時,電熱絲發(fā)紅,而連接電爐絲和電源的導線幾乎不熱,主要原因是( 。
A.導線電阻遠小于電熱絲電阻B.導線電阻遠大于電熱絲電阻
C.通過導線的電流比電熱絲小D.通過導線的電流比電熱絲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