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物體靜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關于物體所受作用力的說法正確的有( 。
A.桌面受到的壓力就是重力
B.桌面受到的壓力是由于它本身發(fā)生了形變
C.桌面由于發(fā)生了形變而對物體產(chǎn)生了支持力
D.物體由于發(fā)生了形變而對桌面產(chǎn)生了壓力

分析 物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物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但不能說就是重力.壓力是由于物體的形變而產(chǎn)生的.

解答 解:A、桌面受到的壓力是彈力,不是重力,故A錯誤;
B、桌面受到的壓力是由于施力物體(物體)發(fā)生了形變,故B錯誤;
C、彈力是施力物體形變產(chǎn)生的,故桌面由于發(fā)生了形變而對物體產(chǎn)生了支持力,故C正確;
D、彈力是施力物體形變產(chǎn)生的,物體由于發(fā)生了形變而對桌面產(chǎn)生了壓力,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 壓力是一種彈力,彈力的施力物體是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受力物體是與之接觸的物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如圖(a),長度L=0.8m的光滑桿左端固定一帶正電的點電荷A,其電荷量Q=1.8×10-7C;一質(zhì)量m=0.02kg,帶電量為q的小球B套在桿上,將桿沿水平方向固定于某非均勻外電場中,以桿左端為原點,沿桿向右為x軸正方向建立坐標系.點電荷A對小球B的作用力隨B位置變化的關系如圖(b)中曲線I所示,小球B所受水平方向的合力隨B位置x的變化關系如圖(b)中曲線II所示,其中曲線II在0.16≤x≤0.20和x≥0.40范圍可近似看做直線,求:(靜電力常量k=9×109N•m/C2

(1)小球B所帶電量q;
(2)非均勻外電場在x=0.3m處沿細桿方向的電場強度大小E;
(3)在合電場中,x=0.4m與x=0.6m之間的電勢差U.
(4)已知小球在x=0.2處獲得v=0.4m/s的初速度時,最遠可以運動到x=0.4m,若小球在x=0.16m處受到方向向右,大小為0.04N的恒力作用后,由靜止開始運動,為使小球能離開細桿,恒力作用的最小距離s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如圖所示,AB與CD為兩個對稱斜面,其上部都足夠長,下部分別與一個光滑的圓弧面的兩端相切,圓弧圓心角為120°,半徑R=2.0m.一個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在離弧底E高度為h=3.0m處,以初速度v0=4m/s沿斜面運動,物體與兩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2.求:物體在兩斜面上(不包括圓弧部分)一共能運動多少路程?(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極板A接地,平行板電容器的極板B與一個靈敏的靜電計相接.將A極板向左移動,增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距離時,電容器的電容C將變小,靜電計指針偏轉(zhuǎn)角θ將變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場強E將不變(三空均選填“變小”、“不變”、“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
(1)部分實驗步驟如下,請完成有關內(nèi)容:
A.將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貼有白紙的豎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綁上兩根細線;
B.在其中一根細線上掛上5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使橡皮筋拉伸,如圖甲所示,記錄:結(jié)點O的位置、鉤碼個數(shù)及細線方向;
C.將步驟B中的鉤碼取下,分別在兩根細線上掛上4個和3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用兩光滑硬棒B、C使兩細線互成角度,如圖乙表示,小心調(diào)整B、C的位置,使橡皮筋下端伸長到O點,并記錄鉤碼個數(shù)及細線方向;
(2)如果“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到驗證,那么圖乙中$\frac{cosα}{cosβ}$=$\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如圖所示,光滑絕緣的細圓管彎成半徑為R的1/4圓弧形,固定在豎直面內(nèi),管口B與圓心O等高,管口C與水平軌道平滑連接.質(zhì)量為m的帶正電小球(小球直徑略小于細圓管直徑)從管口B正上方的A點自由下落,A、B間距離為4R,從小球進入管口開始,整個空間中突然加上一個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小球經(jīng)過管口C滑上水平軌道,已知小球經(jīng)過管口C時,對管底的壓力為10mg,小球與水平軌道之間的動摩擦因素為μ.設小球在運動過程中電荷量沒有改變,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小球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
(2)勻強電場場強大;
(3)小球在水平軌道上運動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質(zhì)量為m的物體從高為H的斜面上由靜止開始滑下,經(jīng)過一段水平距離后停下,如圖所示,若已知停止的地方離出發(fā)點處的水平距離為S,且物體與接觸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試證明:μ=$\frac{H}{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北京體育大學青年教師張健于某年8月8日8時整,從旅順老鐵山南岬角準時下水,于8月10日10時22分抵達蓬萊閣東沙灘,游程為123.58km,直線距離為109km,不借助任何漂浮物橫渡了渤海海峽,創(chuàng)造了男子橫渡海峽最長距離的世界紀錄.試求:
(1)在這次橫渡海峽中,張健游泳的平均速率和每游100m約需的時間分別是多少?
(2)在這次橫渡中,張健游泳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及數(shù)字化信息系統(tǒng)獲得了小車加速度a與鉤碼的質(zhì)量及小車(包含發(fā)射器)和砝碼的質(zhì)量對應關系圖.鉤碼的質(zhì)量為m1,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為m2,重力加速度為g.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每次在小車上加減砝碼時,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B.實驗時若用打點計時器應先釋放小車后接通電源
C.本實驗m2應遠小于m1
D.在用圖象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關系時,應作a-$\frac{1}{{m}_{2}}$圖象
(2)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測得F=m1g,作出a-F圖象,他可能作出圖2中丙 (選填“甲”、“乙”、“丙”)圖線.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C.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3)實驗時,某同學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若軌道水平,他測量得到的$\frac{1}{{m}_{2}}$-a圖象,如圖3.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則小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gk}$,鉤碼的質(zhì)量m1=$\frac{1}{gk}$.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