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6.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M、m兩個物塊,現(xiàn)用力F推物塊m,使M、m兩物塊在桌上一起向右加速,則M、m間的相互作用力為( �。�
A.mFM+m
B.mMFM+m
C.若桌面的摩擦因數(shù)為μ,M、m仍向右加速,則M、m間的相互作用力為MFM+m+μMg
D.若桌面的摩擦因數(shù)為μ,M、m仍向右加速,則M、m間的相互作用力為MFM+m

分析 對兩種情況分別先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以M為研究對象,求出N對M的作用力.

解答 解:AB.以整體為研究對象,a=FM+m,以M為研究對象,受到m的支持力為FN=Ma=MFM+m,故AB錯誤;
CD、若桌面粗糙,對整體F-μ(M+m)g=(M+m)a,得a=FM+m-μg
對M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N-μMg=Ma
解得:F'N=MFM+m,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是連接類型的問題的牛頓第二定律的應(yīng)用,關(guān)鍵是靈活選擇研究對象.對于粗糙情況,不能想當然選擇C,實際上兩種情況下MN間作用力大小相等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動機是把電能全部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B.熱機是將內(nèi)能全部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C.若將所有海水的溫度都降低1℃,就能獲得巨大的能量,我們可以通過這種途徑來獲得能量
D.雖然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zhuǎn)化,但不可能將已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的能量全部收集起來加以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如圖所示,一列間歇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從波傳到平衡位置在x=5m處的M質(zhì)點時開始計時.已知平衡位置在x=1m處的P質(zhì)點連續(xù)兩次到達波峰位置的時間間隔為0.4s,求:
(i)該波傳播的速度的大��;
(ii)平衡位置在x=9m處的Q質(zhì)點在t=0.5s時的位移;
(iii)P質(zhì)點在0~1.2s內(nèi)運動的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1)小亮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方案,探究小車質(zhì)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合力之間的關(guān)系,圖中上下兩層水平軌道,細線跨過滑輪并掛上砝碼盤,將砝碼和砝碼盤的總重作為小車所受合力,兩小車尾部細線連到控制裝置上,實驗時通過控制裝置使兩小車同時開始運動,并同時停止.
①實驗前,下列操作必要的是 BD
A.選用質(zhì)量不同的兩輛小車
B.調(diào)節(jié)定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軌道平行
C.使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zhì)量遠大于小車的質(zhì)量
D.將軌道右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沒有細線牽引時能在軌道上勻速運動,以平衡摩擦力
②他測量了兩小車的位移為x1、x2,則a1a2=x1x2
(2)小明用如圖乙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①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丙所示,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他從比較清晰的A點起,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測量出各點到A點的距離標在紙帶上各點的下方,則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0.4m/s2

②實驗前由于疏忽,小明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他測量得到的a-F圖象,可能是丁圖中的圖線3(選填“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所示,坐標平面的第Ⅰ象限內(nèi)存在大小為E、方向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第Ⅱ象限內(nèi)存在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足夠長的擋板MN垂直x軸放置且距原點O的距離為d.一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粒子若自距原點O為L的A點以大小為v0,方向沿y軸正方向的速度進入磁場,則粒子恰好到達O點而不進入電場.現(xiàn)該粒子仍從A點進入磁場,但初速度大小v=2v0.粒子重力不計,該粒子擊中擋板后立即被檔板吸附.為使粒子進入電場后能垂直打在擋板上,求:
(1)粒子在A點剛進入磁場時,其速度v的方向與x軸正方向之間的夾角;
(2)粒子到達擋板上時的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現(xiàn)提供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請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消除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力的影響應(yīng)采取的做法是C
A.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鉤碼拉動下恰好做勻速運動
B.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鉤碼拉動下恰好做勻加速運動
C.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鉤碼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速運動
D.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鉤碼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加速運動
(2)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時,保持小車質(zhì)量不變,不同小組在實驗時得到右圖幾條a-F關(guān)系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C
A、A圖象是正確平衡了摩擦力得到的結(jié)果;B圖象彎曲的原因是鉤碼的質(zhì)量遠遠小于了小車的質(zhì)量
B、B圖象形成的原因是長木板傾角過大;D圖象是因為平衡摩擦力不夠或沒有平衡摩擦力
C、B圖象彎曲的原因是沒有滿足鉤碼的質(zhì)量遠遠小于小車質(zhì)量,C圖象形成的原因是長木板傾角過大
D、C圖象形成的原因是長木板傾角過�。籇圖象形成的原因是長木板傾角過大
科網(wǎng)]
(3)圖2為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為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未畫出.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從紙帶上測出x1=3.20cm,x2=4.74cm,x3=6.30cm,x4=7.85cm,x5=9.41cm,x6=10.96cm.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55 m/s2(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有一半徑為R的半圓形光滑絕緣槽,置于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若把一個帶正電的小球放置在槽的B點時(OB與豎直方向成30°角)剛好靜止,若使小球從槽的邊緣A點由靜止滑下,求
(1)小球滑到最低點D的速度為多大.
(2)小球滑到什么位置速度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固定的傾斜光滑桿上套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圓環(huán),圓環(huán)與豎直放置的輕質(zhì)彈簧一端相連,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點,開始彈簧處于原長h,今讓圓環(huán)沿桿自由滑下,滑到桿的底端時速度恰為零,則此過程中(  )
A.圓環(huán)的機械能守恒B.彈簧對圓環(huán)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C.彈簧的彈性勢能變化了mghD.重力的功率一直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如圖所示,A是一個質(zhì)量為1×10-3kg表面絕緣的薄板,薄板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薄板左端放置一質(zhì)量為1×10-3kg帶電量為q=+1×10-5C的絕緣物塊B,在薄板上方有一水平電場,可以通過開關(guān)控制其有、無及方向.先產(chǎn)生一個方向水平向右,大小E1=3×102V/m的電場,薄板和物塊開始運動,作用時間2s后,改變電場,電場大小變?yōu)镋2=1×102V/m,方向向左,電場作用一段時間后,關(guān)閉電場,薄板正好到達目的地,物塊剛好到達薄板的最右端,且薄板和物塊的速度恰好為零. 已知薄板與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1.(薄板不帶電,物塊體積大小不計,g取10m/s2)試求:
(1)在電場E1作用下物塊B和薄板A各自的加速度;
(2)在A、B停止前會達到一個共同速度,求該時刻物塊B的位移;
(3)全過程中物塊B電勢能的變化量△E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