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  12  18  22  28  30  34  40  42  48  54  58  60  64  70  72  78  82  84  88  90  94  96  98  99  100  102  103  104  106  108  112  114  118  120  124  130  132  138  142  144  148  154  160  162  168  172  174  180  184  190  198  3002 

Why has the global capital market grown so rapidly in recent decades?Will this growth continue through?

 

Dictionary of Business defines the capital market as a market in which long-term capital is raised by industry and commerce, the government, and local authorities. The money comes from private investors, insurance companies, pension funds, and banks and is usually arranged by issuing houses and merchant banks. Stock exchanges are also part of the capital market in that they provide a market for the shares and loan stocks that represent the capital once it has been raised. It is the presence and sophistication of their capital markets that distinguishes the industria l countries from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at this facility for raising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apital is either absent or rudimentary in the latter.

The global capital market has grown so rapidly in recent decades. So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about it in the essay.

This essay is organized as follow, introduction, body, conclusion. In the body part, Section 1 shows why has the global capital market grown so rapidly in recent decades. Section 2 talks about the continuance of the growth throughout the 2000s.

Body

1. Why has the global capital market grown so rapidly in recent decades
In recent decades, the global capital market has grown so rapidly because of the rise of privatizations mainly. With private capital flows rising from less than 5 percent of world GDP in 1975 to about 20 percent today, privatizations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arket liquidity. And also privatization takes a potential role global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A. The Rise of Capital Market-Based Finance 

Capital market-based finance has in fact been increasing in importance, both absolutely and relative to financial intermediary-based finance,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also capital markets are in fact winning the present and seem likely to dominate the future of corporate finance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like.

a. The Stable Role of Commercial Banking in Modern Economies Ordinary "relationship banking" appears to be (at best) holding its own as a source of corporate financing around the world, and is more likely in decline. The bits of banking that are growing rapidly are those parts that provide high value-added products (especially risk management tools) and provide large-scale syndicated credits to corporate borrowers. During the late-1980s and early-1990s, when Japan and Germany appeared to be outperforming major capital market-oriented countries such as Britain and the US,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often favored bank-based systems. Examples of& nbsp;this literature include Prowse (1992), Kester (1992), and Porter (1992), while the supporting arguments are summarized in Maher and Andersson (1999) and Tsuru (2000). More recently, however, the weight of opinion has swung strongly in favor of the idea that capital markets have deci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ver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s optimal monitors and financiers of a nation's corporate life. This reassessment has been driven in part by the observation, discussed at length above, that capital markets have been prospering relative to banks for many  ;years now. The repetitive nature--and massive costs--of banking crises i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alike has also convinced many observers that banks are inherently fragile institutions, whose role in corporate finance should be minimized as much an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Economist (1997, 1999)). b. The Rapid Growth in Stock Market Capitalization and Trading Volume Since 1983 
From 1983 to 2000, this was a period of very rapid growth in the capitalization of markets in every country except Japan. Total world market capitalization increased over ten-fold (to $ 35.0 trillion) between 1983 and 1999, and the total capitalization of the US market increased almost nine-fold (from $ 1.9 trillion to $ 16.6 trillion) over the same period.

c. The Dramatic Growth in Securities Issuance Volume Since 1990 

 

Another way of measuring the rise of capital markets is to examine whether their share of annual corporate financing activity has grown relative to that of other sources of funding. Security offerings by US issuers accounted for two-thirds of the global total throughout 1990-1999, that implies that non-US securities issues in creased from $ 191 billion in 1990 to $ 750 billion in 1998, and then to $ 1.19 trillion in 1999. The surge in non-US issuance volume in 1999 was largely due to the popularity of euro-denominated bond issues, which actually exceeded&n bsp;dollar-denominated bond issues for much of 1999.

d. The Phenomenal Growth in Venture Capital Financ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One highly specialized, but extremely important type of financing has also grown very rapidly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especially so since 1997. This is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by US venture capital partnerships. The fund-raising patterns of these private equity investors are discussed in Gompers and Lerner (1998),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US venture capitalists versus those in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described in Black and Gilson (1998).

e. The Surge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orldwide 

The almost incredible increase in the total volume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y that has occurred since 1990. While takeovers have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ise in M&A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y in Europe during the 1990s was even more dramatic. From less than $ 50 billion annually in the late-1980s, the total value of M&A involving a European target reached $ 592 billion in 1998, before more than doubling to $ 1.22 trillion in 1999--rivaling the US total. The global value of M&A activity in 1999 reached&n bsp;$ 3.4 trillion, an astounding 10% of world GDP.

Next I will document that share issue privatizations have truly transformed share ownership patterns of investors in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B. Privatization's Impact on Stock and Bond Market Development

We should be careful in inferring causation regarding privatization's impact on market growth, since a shift in ideology or some other exogenous political or economic change might have caused both the privatization and the overall boom.

 a. Total Proceeds Raised by Privatization Programs 

It is clear that national governments have been among the biggest winners from privatization programs, since these have dramatically increased government revenues, which is clearly one reason the policy has spread so rapidly. As mentioned above, Privatisation International [Gibbon (1998, 2000)] reports that the cumulative value of proceeds raised by privatizing governments exceeded $ 1 trillion sometime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1999. As an added benefit, this revenue has come to governments without having to raise taxes or cut other public services. b. Privatization's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Banking All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banks compete fiercely for share issue privatization mandates, for two principal reasons. First, because the offerings are so large and so visible--and are almost always designed to help promote the market's capacity to absorb subsequent stock offerings by private companies--these are very prestigious mandates. To date, the large US and British brokerage houses have had the most success in winning advisory and underwriting mandates, though all countries that launch large-scale SIP programs tend to favor local investment banks as "national champions" to& nbsp;handle the domestic share tranche. The second reason banks compete so fiercely for SIP mandates is because they can be extremely profitable. In spite of the fact--documented by Jones, et al (1999) and Ljungqvist, et al (2000)--that SIPs have significantly lower underwriting spreads than private sector offerings, their sheer size and lack of downside price risk make them very lucrative for underwriters.

2. Will this growth continue throughout the 2000s? As we indicated above, the global capital market has grown so rapidly in recent decades cause of the privatizations rise. Privatizations increased the market liquidity. Now we have already stepped into the 21st century. I believe that the growth will continue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 most of the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have recovered from the 1997 financial crisis. For these countries, they now have the capital to do businesses. And they get back on the fast growing track. Second, by the end of 2001, world's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has  ;entered the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is is real great news. As we all know, today's China takes a serious position in world's economy. Its innovation and opening policy make china keep achieving high GDP growth rate. This drives the global capital market keep growing. 

Summary and Conclusions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share issue privatizations (SIPs) on the growth of world capital markets (especially stock markets). I begin by documenting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declining role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orporate financial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I then show that privatization programs-- particularly those involving public share offerings--have had a dramatic impact both on the development of non-US stock markets and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those stock markets.

This has told the reason of the fast growth of global capital market. And then I succinctly indicated the continuance of the rapid growth, the great future.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s the recommendation. I can confidently assert that, if executed properly, a series of share issue privatizations can indeed promote the growth of global capital market, which will yield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ividends for many years to come. That means there is a need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SIPs in order to gain growth of global capital market.

 

References
Dictionary of Busi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rket House Books Ltd 1996
The Economist (April 12, 1997), "Fragile, Handle With Care: A Survey of Banking In Emerging Markets." 
The Economist (April 17, 1999), "On A Wing and A Prayer: A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Gibbon, H., 1998, "Worldwide Economic Orthodoxy," Privatisation International 123, 4-5. 
Gibbon, H., 2000, "Editor's Letter," Privatisation Yearbook, London, Thomson Financial, 1. 
Gompers, P. and J. Lerner, 1998, "What Drives Venture Capital Fundraising?"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Microeconomics, 149-192.
Jones, S.L., W.L. Megginson, R.C. Nash, and J.M. Netter, 1999, "Share Issue Privatizations As Financial Means To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d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3(2), 217-253
Kester, W.C., 1992, "Governance, Contracting and Investment Horizons,"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5(2), 83-98.
Ljungqvist, A.P., T. Jenkinson and W.J. Wilhelm, Jr., 2000, "Has the Introduction of Bookbuilding Increased the Ef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IPOs?" New York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Maher, M. and T. Andersson, 1999, "Corporate Performance: Effects On Firm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OECD Working Paper (Paris).
Prowse, S., 1992,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 in Japan," Journal of Finance 47(3), 1121-1140.
Porter, M.E., 1992, "Capital Choices: Changing the Way America Invests in Industry,"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5(2), 4-16.

試題詳情

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應注重教育性和實效性

 

初一年段是學生從兒童向少年過渡,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年級。教師應根據(jù)初一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功能,對他們加強道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引導他們認識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zhì),為他們今后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奠定堅實基矗。

 

以教材內(nèi)容為主的原則。 初一《思想政治》教材編寫富有一定特色,融思想性、故事性、趣味性和傳統(tǒng)美德于一體,其中的基本知識、事例、數(shù)據(jù)、警句、格言等,具有較強的教育性和實踐性。它是在小學以“五愛”為基本內(nèi)容的思想品德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初一學生進行合格公民素質(zhì)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民、天下為公、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個人與國家、集體間的關系,樹立為國家、集體做奉獻的觀念。教材是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要求的具體體現(xiàn),是進行教學和思想教育的基本依據(jù)。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熱愛科學,勤奮學習;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忠誠老實,追求真理等內(nèi)容,從各個方面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和道德要求。為了人類的進步,四化的實現(xiàn),應激勵學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逐步樹立起社會責任感,把自己塑造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新一代。因此,教師要以教材為出發(fā)點,立足課本,化抽象為具體,系統(tǒng)、形象地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接受教育,學會做人。要避免離開教材內(nèi)容,牽強附會地信口開河,這樣既不符合大綱要求,也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最基本的方法和重要原則。它是從教材內(nèi)容實際、學生本身實際和當前社會實際出發(fā),提出具體的教育要求,來確定教學內(nèi)容,選擇思想滲透的方法。由于初一學生受心理發(fā)展、理解能力和社會經(jīng)驗的限制,這條原則對初一《思想政治》教學尤顯重要。當前,社會在迅速發(fā)展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地升華更新,隨時會給學生帶來各方面影響,給思想政治課提出新問題新要求。所以,教師要有敏銳的政治嗅覺,不斷地捕捉各種社會信息和社會熱點問題,分析學生思想上存在的疑難、困惑和模糊問題,觀察學生言行中所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了解學生中共同關心的問題,及時地調(diào)整、補充教學內(nèi)容,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教師要在理論上和實際行為上給學生以正確引導,使學生達到認識上的升華,行為上的實踐。通過具體生動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分析去啟發(fā)學生從中引出正確的結論。要改變思想政治課理論脫離實際的狀況,關鍵在于提高政治教師的各方面素養(yǎng),改進教學方法。政治教師要擴大眼界,拓寬視野,要講政治,多學習,善分析,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和理論水平,把客觀實際與教材內(nèi)容、理論原理有機地結合起來。

 

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 應通過教師樹立榜樣,對學生進行積極誘導,使學生提高認識,辨別是非,掌握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從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想性是政治課的靈魂,政治方向明確,思想內(nèi)容健康,具有正面教育效果,是上好思想政治課的基本保證。初一學生思想未定型,具有反復性和動搖性,也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和向師性。對初一學生如果能不失時機地施以正面的良好教育,會獲得極佳的教育效果,對他們整個中學階段以至一生都將產(chǎn)生很大影響。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施行正面教育要從四個方面入手:(1)強化教師職業(yè)意識。(2)提供正面典型材料。(3)理解學生,尊重學生。(4)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學生個性。

 

總之,指導和培養(yǎng)初一學生獲得“會學”的方法,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將會產(chǎn)生連鎖效應,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和成才也將產(chǎn)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試題詳情

從科學探究入手,推動化學課改的深入進行

 

新課改不僅只是教學內(nèi)容的除舊布新或教材的更新?lián)Q代,而是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的基礎教育新一輪全方位、立體式的整體觀念的整體改革,是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關注人,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富有時代特征的教育理念,是立于21世紀人才觀的全面教育,不是以眼前升學為目的教育,在化學學科的課程改革中,實驗教學有更要的地位,通過探索化學規(guī)律和理論,同時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試題詳情

對高中《地理》新教學大綱的總體認識

            ――兼論教學大綱的貫徹

 

新高中《地理》教學大綱給人以一種“新”的感覺。

試題詳情

分組進行英語教學全面提高學習成績

 

幾年來,通過不斷研究,不斷實踐,我摸索出一種辦法,就是分組進行教學,提高了差生的英語成績,較好地解決了兩極分化問題。1993年我在初三年級兩個教學班中使用分組教學,112名學生中考及格率達95.3%,優(yōu)秀率達49%,平均分80.1分,三項指標名列全縣前茅。1994年,我又接初三兩個班的英語課,仍然采用分組教學的形式,通過一年的努力,使這兩個基礎較差的班級中考及格率達到89.7%,比剛接課時提高38個百分點。

試題詳情

改革考試制度減輕學生精神負擔

 

傳統(tǒng)的考試形式、內(nèi)容及其評估方式,對學生精神壓力太大。使學生個性得不到發(fā)展,特長難以發(fā)揮。

為了改革這種被動局面,我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試方法及評估模式。實行“兩種考試并行,三種活動輔助”的新評估模式。兩種考試并行,即開卷考試(占40%)與閉卷考試(占60%)并行。概念的形成,規(guī)律的推導,物理學史實,實驗的操作,實踐應用等方面進行面試或開卷考試,可以查閱資料,可以相互研討,最后師生共同講評,這樣面向全體學生,人人積極主動探究,為進一步掌握高層次科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矗而對于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提高思維素質(zhì)的題目進行閉卷考試,試題要有層次,有梯度,形式新穎不拘一格,同時要有一定的難度,讓每個同學在自己的起跑線上,跳一跳,夠得著,不論哪種測試,都不用百分制,實行等級制,淡化分數(shù),使同學心悅誠服,歡暢樂學。

“三種活動”指的是一章一活動,一編一競賽,一年一答辨。以此作為檢測同學智能的主要途徑,通過這些活動,一可增強師生競爭意識;二可充分展現(xiàn)自我;三可加重智能檢測比例;四可突出物理知識在實踐中的意義。例如在高三學年總復習前,擬定了“高中物理基本思路與方法探討”的答辨論文題目,同學積極準備,踴躍答辨,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位同學從“合成與分解”,“整體與隔離”,“宏觀與微觀”,“力與運動”,“圖象”,“能量守恒與轉(zhuǎn)化”,“潮等幾個方面基本完整地總結了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思路和方法,為全面復習做好了思想準備工作。

優(yōu)化課堂結構減輕課業(yè)負擔

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戰(zhàn)場,打破“堂上由著老師灌”的局面,實施“四主”,“三同步”的新教學模式。四主是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思為主攻,練為主線,讓學生在學習中參與,參與中學習。思、看、讀、做、聽、議、寫、評,在教師指導下,交錯進行,步步深入。三同步是知識,方法、能力同步走。

教師的備課,講課、輔導,學生的領會、理解、記憶,都要把能力提高、智力開發(fā)當做基礎工程去抓。同時做好習題分類、歸檔工作。海水舀不盡,習題做不完,但類型總有限,抓住典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堂上就把知識落在實處,多給學生方法,從能力上,素質(zhì)上解決問題,提高做題效益,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

例如動量守恒定律是重點知識,也是難點知識,在教師啟發(fā)引導下,從推導到理解、應用定律完全都讓學生動腦想,動口議,動手練,這樣就會理解透徹,記憶牢固,應用自如。學生越學越會學,越學越愛學。搞清了,弄懂了,課下做題時間短,課業(yè)負擔就會減輕。

開展多種活動減輕學生心理負擔

學生對物理有畏難情緒,特別是討論題、證明題、設計題更使他們心有余悸。

我們一改傳統(tǒng)的講學式,開展多種活動,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學得有味有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組織攝影組、航模組、家電維修組、板報組、小制作小組等,第一課堂打基礎,第二課堂展才華。讓他們在大海中學會游泳,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同時定期舉行小型競賽,物理學史實筆賽,基本概念搶答賽,物理規(guī)律猜謎賽,新型設計實驗賽。讓每個同學在不同場合多露臉,多閃光,以成功激情趣,減輕學生心理負擔。

試題詳情

高考模式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幾點思考與對策

 

[內(nèi)容摘要] 高考“3+X”模式及其命題指導思想的轉(zhuǎn)變,給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探索“3+X”模式下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探索開放性教學模式;夯實學科基礎,構建“綜合”體系;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旨在促進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 “3+X” 學科內(nèi)綜合 跨學科綜合 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綜合素質(zhì)

 

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來臨,未來社會對人才智能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學科之間的滲透、交叉、綜合,以發(fā)展人的綜合素質(zhì)、創(chuàng)造能力。正是基于人才質(zhì)量的要求以及對人才培養(yǎng)機制特別是對基礎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教育部在全國高校招收保送生綜合能力測試有益嘗試基礎上,提出了設立“綜合科目”,實行“3+X”高考的新思路。作為高考改革試點省份之一,我省今年將試行“3+X”模式。毫無疑問,“綜合科目”的設立,既是對中學素質(zhì)教育的促進與支持,同時也給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適應“綜合科目”要求,更加有效地組織好本學科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zhì),就成為思想政治課教研的一個新課題。為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作了以下嘗試和探索:

試題詳情

化學教師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的技能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它是人們不斷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當今世界,化學已同生命科學等多種學科結合起來,形成了眾多的分支學科,化學研究也已深入到眾多領域。中學化學擔負著傳播基礎化學知識,發(fā)掘培養(yǎng)化學科研后備人才的重任。中學化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基礎化學理論和基礎元素化學,其特點是知識點較散,有些內(nèi)容又很抽象,特別是高中化學更是如此,因而很多在初中對化學懷有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后漸漸地失去了對化學的興趣,因而,作為中學化學教師必須努力學習中學化學教學法,研究中學化學教學的獨特的規(guī)律,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其中,學會并掌握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的技能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心理學認為:激發(fā)是使個體在某種內(nèi)部和外部刺激的影響下,始終維持興奮狀態(tài)的心理過程。質(zhì)疑即提出疑難問題。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可以啟發(fā)思維、發(fā)展智力;可以反饋評價,調(diào)控教師的教學;也可以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擴大思維廣度,提高思維層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如何思考。正如教育家克萊?P?貝德福特所說:"你一天可以為學生上一課。但是如果你用激發(fā)好奇心教他學習,他終生都會不斷地學習"。作為中學化學教師,不僅要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提出問題,教師更要認真地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那么,中學化學教師在教學中究竟應當怎樣去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的技能呢?

首先,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養(yǎng)成經(jīng)常設疑的習慣。其一,應在教學過程的最佳處設疑。因為適當?shù)哪繕嗽O置能夠喚起對象的多種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對象激發(fā)相應的動機。選擇好的設疑時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及時反饋學生信息。教學的最佳處可以是以下幾種情況:即當學生的思想囿于一個小天地無法"突圍"時;當學生疑惑不解,厭倦困頓時;當學生各執(zhí)己見,莫衷一是時;當學生受舊知識影響無法順利實現(xiàn)知識遷移時。例如在講授氫氧化鋁的兩性知識時,教師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別和HCl、NaOH反應的實驗,然后設疑:為什么Al(OH)3既能和鹽酸反應又能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鹽和水呢?氫氧化鈉究竟是酸還是堿呢?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去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興趣能較好地得到激發(fā),并促使學生去認真地研讀教材。其二,應在重點、難點處設疑。教學內(nèi)容能否成功地傳授給學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本節(jié)內(nèi)容重點、難點的把握。有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往往在備課時就非常注意對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的選擇,而在重點、難點的教學上恰當?shù)脑O疑則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當然,教師此時所提的問題也應當是經(jīng)過周密考慮并能被學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爾》一節(jié)的教學重點之一是"物質(zhì)的量"這一概念,教師可以在講授了物質(zhì)的量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思考:物質(zhì)的量和物質(zhì)的質(zhì)量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是什么?又如"電子云"的教學是《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一節(jié)中的一個難點,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教師應在此不斷對學生提出問題,耐心講解問題,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對教材中重點、難點問題的釋疑,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啟發(fā)誘導的方式進行:可以從聯(lián)系舊知識入手進行啟發(fā);可以增設同類,對比啟發(fā);可以指導讀書,讓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從直觀進行啟發(fā);同時,仔細把握教材內(nèi)在邏輯關系,逐步提問引導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教學實踐已充分證明,啟發(fā)誘導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智力。其三,應在關鍵處設疑。眾所周知,中學化學教學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效率是極為重要的,在關鍵處設疑不僅能起到對教學內(nèi)容的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能激發(fā)并維持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重點、難點是關鍵處,內(nèi)容與內(nèi)容之間的過渡是關鍵處,一節(jié)課上學生最疲勞時也是關鍵處,由于學習內(nèi)容的抽象性而使學生感到乏味時更是關鍵處,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用自己敏銳的眼光捕捉學生心靈的信息,巧妙設疑、及時設疑,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質(zhì)疑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四,教師在設疑時應注意恰當?shù)亟M織問題,人為增加問題的不一致性,從而起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的作用。

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質(zhì)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設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讓學生學會質(zhì)疑。"給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并耐心予以解答,并應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勵學生質(zhì)疑,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因為學生是否具有適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響其活動積極性和效果的必要條件。教師應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方法,應引導學生特別注意對關鍵詞的理解。具體來說,就是在講解新課時要鼓勵學生敢于追問;在知識的上下聯(lián)系比較中要敢于反應;在總結知識時還要不斷追問。例如在講授硝酸的實驗室制法時,可以讓學生思考可否用NaCl和濃硫酸共熱的方法制硝酸,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硝酸制法和性質(zhì)的理解,同時也復習了濃硫酸的性質(zhì)。在教學中對于不同視角的問題應引導學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給于解決。主要有因果法、反問法、推廣法、比較法、極端法、轉(zhuǎn)化法、推理驗證法、變化法等等。

教師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的另一途徑便是善于逼著學生提問題,有經(jīng)驗的教師往往經(jīng)常在課堂上講解某個學生在課外的提問或是直接鼓勵學生自己來講,并對經(jīng)常提問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谋頁P或獎勵。例如贊揚問題提的巧妙、提的深刻,或是贈書給某個學生,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學生身上引起震動,因為好勝心是每個學生的天性。這樣長期堅持,必定會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為了達到逼學生提問,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中不要把一切問題都講出來,讓學生有問題可提。

2.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要有個過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則不達。

3.因勢利導,逐步克服為提問題而提問題的傾向,使提問更有價值。

心理學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過程是有階段性的,即有一個由初級階段到熟練掌握的階段。學生質(zhì)疑技能的培養(yǎng)也要遵循這個規(guī)律。因此,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技能的培養(yǎng)。馬卡連柯曾指出:"一般地說來,教育學是最辨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復雜、最多樣化的一種科學"。中學化學教師只有認真學習和掌握各種教學方法和理論,才能在處理各種教學問題上游刃有余,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資料

     1.《教學技能》 胡淑珍等編 湖南師大出版社

     2.《課堂教學策略》 保羅?D?埃金(美)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90.7

     3.《化學教學中指導學生質(zhì)疑的方法》 化學教學 95-11 鄭學裕

試題詳情

加強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做法和體會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化學教學大綱(試用)》(以下簡稱新大綱)指出:“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yǎng)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背浞终J識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實采取措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結合作者教學實踐,談談在初三化學教學中加強實驗教學的做法和體會。

 

試題詳情

歷史教學中的理解與思維

                   ―美國最新編制的歷史科國家標準中對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

 

引言

 

1995年1月,美國的“全國學校歷史科中心”正式頒發(fā)了稱之為“國家標準”的歷史教學大綱。這在美國的 學校歷史教育發(fā)展史上是一項重大舉措,被稱為“里程碑式的標志”。

眾所周知,美國的學校教育是地方分權制的,教育的實施與管理不是在聯(lián)邦政府,而是由各個州負責。因 此,長期以來美國沒有全國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進入80年代以來,美國各界人士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 越高,對學校教育的全面改革此起彼伏。其中,使教育由分散走向集中,特別是編制統(tǒng)一的國家教育目標,成 為80年代末以來美國學校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的方面。1989年,50個州的州長在弗吉尼亞州的中部城市夏洛茨 維爾舉行會議,首次提出了要編制具有國際競爭性的學校教學的國家標準。1992年10月,總統(tǒng)克林頓為適應教 改,宣稱要制定世界級的課程標準和國家考試制度。1994年3月,克林頓簽署了國會通過的法案《目標2000年: 美國教育法》,該法案提出了教育改革的總體目標,要到2000年時使所有的畢業(yè)學生有足夠的能力迎接新世紀 的挑戰(zhàn)。歷史科的國家標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出臺的。

歷史科國家標準的制定經(jīng)歷了兩年多的時間。在1992年春季,就由美國的“全國人文科學基金會”和美國 教育部“教育研究與改進局”開始了歷史科國家標準研究計劃,邀請了上百名的歷史教師、督學、社會學科的 專家、學校官員,以及幾十名歷史學家,還有各種專業(yè)團體和社會團體,共同研究和編制全國統(tǒng)一的歷史科課 程標準,重點是在制定“具有世界級水平”的教學目標和使全體學生有平等的機會受到歷史理解和歷史思維的 培養(yǎng)。1995年1月,歷史科的國家標準分別以《美國史》和《世界史》兩大本(均是大16開,近300頁)正式頒 發(fā)。

本文所要著重介紹的,是美國的歷史科國家標準中對歷史的理解和歷史思維能力的闡述,以期對我國中學 歷史教學的改革發(fā)展提供借鑒,促進我們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深入研究。

歷史的理解

在歷史科的國家標準中,歷史理解是教學的目標之一。對歷史理解的界定是:表明學生是了解他們國家的 歷史和世界的歷史。要使學生通過學習人類歷史上社會的、科技的、經(jīng)濟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五個方面的記錄 ,理解人們活動的追求、奮斗、成就以及失敗。要求學生還能夠運用歷史的眼光去分析當代公民所面臨的現(xiàn)實 問題。

下面是國家標準中對歷史理解的標準所進行的闡述:

歷史的領域是廣泛的、綜合性的。它敘述和分析了人類在各個領域中追求和奮斗的活動,從社會方面、政 治方面、科技方面、經(jīng)濟方面和文化方面研究家庭、團體、國家、民族及世界上的各種人,使學生在所有這五 個方面直接參與人們實際的生活、追求、斗爭、成就以及失敗。

通過社會史的教學,使學生逐步對社會加深理解:社會與人有什么關系,家庭結構中男子、婦女及兒童的 角色有什么樣的不同情況和變化的觀念,社會中的各種群體和階級的情況是怎樣的,所有這些個人與群體之間 的關系是怎樣的。在社會史的教學中,要注意到經(jīng)濟、宗教、文化和政治的變化是如何影響到社會生活的,這 些方面的綜合發(fā)展是怎樣決定了大眾的命運的,如歷史上的奴隸制,階級沖突,大規(guī)模的遷徙和移民,災害、 戰(zhàn)爭和饑荒對人類造成的后果,以及隨著醫(yī)學、技術和經(jīng)濟的進步,人們壽命的延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通過政治史的教學,使學生逐步對政治方面的活動加深理解:他們家鄉(xiāng)的社會、他們的國家、他們的民族 ,以及世界上各種社會是怎樣發(fā)展的。建立政府和制度的努力,奪取和掌握政權的動力,獲得和維護基本人權 、公正、平等、法律和社會秩序的斗爭,以及地區(qū)性和世界性的發(fā)展進程對國際法的促成等,都是歷史學習中 需要探討和分析的重要內(nèi)容。

通過科學技術史的教學,使學生逐步加深理解:對認識自然和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人類自身的科學探索, 是同有記載的歷史一樣那么久遠。也正是這種探索,改變了從食品生產(chǎn)到醫(yī)療、運輸,從經(jīng)濟保障的進步到社 會福利的提高,大大改進了人類的活動方式?茖W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社會的變化,并且改變了人類活動的其他 各個領域,這是歷史學習的重點。

通過經(jīng)濟史的教學,使學生逐步加深理解:經(jīng)濟的力量在決定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社會的組成、對事態(tài)發(fā)展 的影響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經(jīng)濟與文化的相互關系和內(nèi)在聯(lián)系,對社會和政治有著重要的影響,造成了地區(qū) 性及至全球性的經(jīng)濟控制模式的變化,使得真正的國際性經(jīng)濟出現(xiàn)在20世紀,并對其他所有領域中的活動造成 廣泛的后果。

通過文化史的教學,學生學習到思想、信仰、價值觀在歷史上對人們行為的深遠影響。宗教、哲學、藝術 和大眾文化對整個社會的追求和成就都具有重要性,是自古以來歷史變化的一個主要原因。學生對這一領域中 人類活動的探索,通過文學作品、宗教經(jīng)典和口述傳說、政治協(xié)定、戲劇、美術、建筑、音樂和舞蹈的鉆研, 加深對人類經(jīng)歷的理解。

對這五個方面人類活動的分析,要注意到把它們放在歷史的時間和地理位置上去考慮。歷史的記錄是與地 理環(huán)境的發(fā)展緊密地相聯(lián)的。人口的移動和定居、科學的和經(jīng)濟的活動、地緣政治學的議事日程,以及政治、 哲學、宗教和藝術等觀念的分布與傳播,都在一定程度上與地理因素相關。人們所提出的爭端和他們時代所面 對挑戰(zhàn)的機會、限制和強制,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們所生活的環(huán)境的影響,受到在他們之前就留下的各種地 形的影響。

由于在個人和社會的實際生活中這些方面是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的,所以對歷史的基本理解常常要直接通過 這些范疇。這樣,要理解15至16世紀伊比利亞人征服中美洲的動因。學生就必須提及在歐洲人越洋航行之前歐 、亞、非在經(jīng)濟方面地區(qū)之間的貿(mào)易體制,隨著西班牙和葡萄牙中央集君主政體的興起而在政治和宗教方面 的變化,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造船業(yè)、航海業(yè)和海戰(zhàn)方面主要的技術革新,以及北歐、阿拉伯和中國的海運 技術對這些變化的影響。

同樣,要理解伊比利亞人征服中美洲的后果,就要搞清在所有這些領域中人們活動有什么變化,這些領域 中哪些受到了沖擊。例如,伊比利亞在軍事上的勝利有許多的后果,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帝 國,隨著哥倫布的軍事行動帶來了動植物和病源體在世界范圍的傳播,對美洲土著人的征服和奴役所造成的社 會變化,由于新的疾病傳入美洲而造成人口銳減的后果,強迫上百萬非洲人在歐洲人的殖民地重新安置并受到 奴役,隨著基督徒進入美洲而帶來宗教信仰與習俗上的改變,以及美洲大量的金銀資源輸入歐洲而造成經(jīng)濟和 社會上的后果。這些后果表明,歷史事件具有復雜性,歷史本身具有廣泛的綜合性。這些后果也再次證實,歷 史對學生理解過去具有獨特的功能,我們?nèi)栽谑艿綒v史的影響。

歷史的思維能力

在美國的歷史科國家標準中,歷史思維能力的論述占了很大的篇幅,被視為是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國家標 準中對歷史思維能力的界定是:使學生能夠評價證據(jù),發(fā)展比較的和因果的分析能力,解釋歷史的記錄,并根 據(jù)歷史對當代生活中的決定提出正確的論據(jù)和看法。

在國家標準中,對歷史思維進行了專章的闡述,提出了具體的標準。下面就是對歷史思維標準的論述摘要 :

歷史學習所涉及的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史實、年代、人名和地名。要使學生對歷史有真正的理解,就要讓學 生進行歷史的思維:提出問題并整理能夠證實他們答案的證據(jù),掌握的史實比教科書所提供的要多,自己去檢 驗歷史的記錄,查閱文獻、雜志、日記和觀察歷史的遺物、遺址以及其他的歷史證據(jù),對這些歷史記錄所顯示 的內(nèi)容進行有想像力的思考,并對當時各種觀點進行比較。

真正的歷史理解要使學生有機會去創(chuàng)造他們自己的歷史敘述和論據(jù)。這種敘述和論據(jù)可以采取寫論文、寫 社論、進行辯論等多種形式。要教給學生多種多樣的方法。而對學生歷史思維最有效的培養(yǎng),莫過于使他們接 觸到歷史的和當今的爭論問題,讓他們對歷史記錄發(fā)表見解并在分析問題時運用正確的歷史觀點。

歷史的理解還要求學生在閱讀別人所寫的歷史敘述時進行思考。優(yōu)秀的歷史敘述是對聯(lián)系、變化和結果進 行說明、揭示和解釋。這樣的敘述還是分析性的,把生動的故事和傳記與概念的分析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得到所 有有關的訓練。這樣的敘述才能夠促進歷史思維的基本技能。

學生帶著思考閱讀這樣的敘述,要對敘述中所提出的各種假設進行分析,并評價所提出的證據(jù)的可靠性。 要求學生注意到作者所關注的重要之處,同時也注意到作者的忽略之處,例如沒有當時歷史上其他的重要人物 的觀點和經(jīng)歷。同時,要求學生檢驗對歷史本質(zhì)的闡釋,例如,歷史學家在敘史時對事件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 和技術的原因重視程度不同,對事件的重要性的闡釋會有不同,學生則要加以比較和選擇。

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有下列五個方面的標準:

標準一:按時間順序進行思維

    1.區(qū)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時間。

    2.在歷史敘述中確定一篇歷史著述或故事的時間結構。

    3.在自己進行歷史敘述時建立時間的順序。

    4.測定和計算歷法時間。

    5.闡釋年代尺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

    6.重建歷史的連續(xù)與持續(xù)的模式。

    7.比較歷史分期的選擇模式。

按時間順序進行思維是歷史推理的核心。學生沒有強烈的年代順序感,是不可能考察歷史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 和解釋歷史的因果關系的。時間順序?qū)v史思維的組織提供了智力的支柱。

在中學階段,學生要運用他們的數(shù)學技能去計算年、年代、世紀、千年的時間,從公元制(公元前、公元 后)的固定點上換算時間,并解釋說明年代尺上所提供的資料。

學生要能夠分析歷史的連續(xù)和持續(xù)的形式,認識到歷史是發(fā)展的,并用以解釋歷史的延續(xù)與變化。

標準二:歷史的領悟

    1.對一段歷史敘述的含意進行重現(xiàn)。

    2.確定歷史敘述中所表達的中心問題。

    3.有想像力地閱讀歷史敘述。

    4.論證歷史的觀點。

    5.利用歷史地圖中的資料。

    6.運用各種圖表(表格、條線圖、流程圖、圖解等)所提供的圖像資料和數(shù)字資料。

    7.利用形象的資料和文學的、音樂的資料。

學生閱讀歷史故事、傳記、自傳及其他著述時具有領悟力,就必須使他們的想像力得以開發(fā),使他們能夠 注意到歷史敘述中所顯示的人物個性:他們的動機和意圖,他們的期望、疑惑、擔憂,他們的實力和弱點。領 悟歷史的敘述還要求學生發(fā)展他們的觀察力,并以敘述中人們的眼光和經(jīng)歷去自己描述歷史。

在閱讀歷史文學作品、日記、信函等敘述時,學生要能夠避免用現(xiàn)今的觀點和價值標準去判斷衡量歷史, 而是要歷史地考慮事件的前后聯(lián)系和具體情況。

 還應發(fā)展學生所需的技能去領悟那種“含混不清的敘述”,使學生能夠解釋歷史事件的過程,并分析當時 各種勢力之間的關系和影響。這些技能包括:a.確定歷史敘述中要回答的中心問題;b.搞清敘述中提出的目的 、觀點、看法的含意;c.讀懂歷史的解釋或分析;d.認清修辭上的暗示以確定作者是如何組織內(nèi)容的。

 要促進學生對歷史的領悟,還應讓學生利用歷史地圖、照片和各種圖像資料,并能夠進行分類、解說。

標準三:歷史的分析和闡釋 
    1.確定歷史文獻或敘述的作者和來源。 
    2.比較和對比不同的思想、價值觀以及人物、行為和制度。 
    3.區(qū)分歷史的事實與歷史的解釋。 
    4.注意到各種各樣的觀點。 
    5.分析簡單的和復雜的因果關系,包括個人的作用、思想的影響、偶然的作用。 
    6.對歷史的必然性的論據(jù)進行質(zhì)疑。 
    7.比較相互矛盾的歷史敘述。 
    8.把歷史的解釋看作是暫時的。 
    9.評價史學家之間的主要爭論。 
    10.假設歷史的影響。 

要使學生成為有思想的讀者,就不能讓學生只是簡單地記住一種答案或一種權威性解釋,更不能讓學生草 率地作出結論,重復文獻或課本中提出的事實或結論。這就需要讓學生閱讀更多的史料,接觸到教科書以外的 歷史書籍及各種歷史文獻,向他們介紹各種說法、解釋和觀點以供其選擇。這樣,使學生懂得學習歷史不僅僅 是知道過去發(fā)生了什么,而且要搞清楚為什么發(fā)生和怎樣發(fā)生,怎樣影響到其他的發(fā)生,怎樣去評價其重要性 。 

要讓學生多進行歷史因果關系的分析,但不要只是那種一因一果的簡單化解釋。在進行分析時,要使學生 注意到歷史的偶然性,注意到歷史與現(xiàn)今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標準四:歷史的研究能力 
    1.提出歷史的問題。 
    2.獲取歷史的資料。 
    3.質(zhì)疑歷史的資料。 
    4.識別可用的記錄中的缺漏,整理相關的知識和時空概念,作出正確的歷史解釋。 

對歷史進行直接的探究,是最能夠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fā)展的。探究歷史往往是在運用各種史料和接觸相 反的看法時發(fā)生的。進行歷史探究的最直接的方式是:鼓勵學生去分析各種史料,讓學生思考這些材料是什么 人、什么時間、為什么和怎樣做出的,其證據(jù)的可靠性、權威性和可信性如何?從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樣的觀點 、利益和背景?這些材料是對事件加以敘述的全部依據(jù)嗎?作者依據(jù)這些材料能做出什么樣的解釋?在這種研 究的過程中,學生是進行著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他們將更好地理解歷史的記述是人為的產(chǎn)物,理解那些對過去的評 判往往是暫時性的和有爭議的,理解歷史學家的工作是批判性的研究和探索。當學生積極地參與歷史的研究, 他們就會自我學習到為什么歷史學家對過去總是在重新解釋,為什么新的解釋不僅是根據(jù)新的證據(jù)而且是根據(jù) 我們時代出現(xiàn)的新思想而對舊證據(jù)的反思。學生們還會認識到,好的歷史學家像好的教師一樣,所感興趣的不 在于操縱和灌輸,而在于對歷史進行忠實的傳遞;不是致力于支配學生的思想,而是致力于使學生具有支配自 己的實力。

標準五:歷史的問題分析和做出決定 
    1.確定歷史的爭論和問題。 
    2.為解決問題和選定行動步驟而整理背景情況和同時代因素的證據(jù)。 
    3.確定相關的歷史前提。 
    4.對可選擇的行動步驟進行評估。 
    5.制定對一個問題的立場和行動步驟。 
    6.評價一個決定的完成情況。 

以問題為中心的活動和作出決定的活動,使學生真正置身于歷史的難題之中,處于批判性思索的時刻。這 時,他們就要正視時代的問題,對當時當?shù)氐暮线m選擇進行分析,評估各種結果,并加以比較,這些活動都會 使學生個人更深入地參與歷史。而且,這些活動還能夠促進對一個現(xiàn)代公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能力,例如對社 會政治和道德的含義加以確定的能力,對處于環(huán)境之中并受到環(huán)境影響的個人所具有的利害關系和價值觀進行 分析,確定并組織資料以評價各種解決問題方式的結果,進行道德上的評判。在歷史的問題分析中,最有價值 的問題可能不是那些很明確的歷史事件,例如法西斯的大屠殺,因為這種事件是很容易作出道德和道義上的判 斷的。而那些很難簡單證明是否對錯的問題,對學生的培養(yǎng)是更有作用的,例如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中只 給予南部聯(lián)邦的奴隸以人身自由,這是對的嗎?由于問題的復雜性,學生就要對決策者進行評論,要理解決策 者的意見是暫時性的。在進行分析時,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去區(qū)分有關的歷史前提條件,認識到哪些是不適當 的或不相干的分析。學生需要學著運用他們的歷史知識去進行正確的歷史分析,作出適當?shù)臎Q定。 

在歷史科的國家標準中,還論述了歷史理解與歷史思維的關系,指出歷史理解和歷史思維的發(fā)展不是各自 獨立的,高水平的歷史思維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歷史理解的基礎之上的,二者是緊密相聯(lián)的。

此外,在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中,國家標準對每一階段的教學都規(guī)定了歷史理解和歷史思維的標準細則。限于 篇幅,本文難于詳細介紹了。

幾點簡單的結論

對美國的歷史科國家標準的介紹和分析,使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大洋彼岸的歷史教學的發(fā)展情況。盡管統(tǒng)一 的國家標準在實施過程中要有許多的問題需待解決,盡管國家標準中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闡述還有不少重復或含 混之處,盡管這些要求對中學生來說可能過高,但從中仍能使我們看到美國的歷史教學在教學觀念上的發(fā)展, 也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

1.歷史教學的目標是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尤其是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2.歷史教學的活動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的活動,這種活動主要是學生如何主動地、 積極地和有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學習。

3.學生學習歷史不只是掌握歷史知識,重要的是認識和理解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直接參與對歷史的研究 和解釋。

4.歷史學習不只是學歷史教科書,而是要閱讀和分析各種歷史材料,并且掌握正確運用史料的方法和技能 。

5.歷史學習不只是了解過去,還要認識現(xiàn)實,所以要采取解決問題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參與對歷史和現(xiàn)實 問題的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6.歷史思維能力的訓練是有層次的,同時又是綜合性的。這種層次的劃分要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學 習心理的特點。研究和確定歷史思維能力的結構、層次以及培養(yǎng)的途徑、方法和評估方式,是歷史教學理論與 實踐亟待解決的課題。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