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枯井中青蛙覺得天比較小,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圍比較大 B.枯井中青蛙覺得天比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圍比較小 C.枯井中青蛙覺得天比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圍比較大 D.兩只青蛙覺得井口一樣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圍比較大 3. 如圖所示,在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中,a、b兩點在同一等勢面上,c、d兩點在另外同一等勢面上,甲、乙兩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分別為acb和adb曲線.若兩粒子通過a點時具有相同的動能,則( ) A.甲、乙兩粒子帶異號電荷 B.甲粒子經(jīng)過c點時與乙粒子經(jīng)過d點時的動能相同 C.兩粒子經(jīng)過b 點時的動能相同 D.若取無窮遠處為零電勢,則甲粒子在c點的電勢能大于乙粒子在d 點時的電勢能 4. 用絕緣細線懸掛一個質(zhì)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小球,讓它處于右圖所示的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由于磁場的運動,小球靜止在圖中位置,這時懸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 ,并被拉緊,則磁場的運動速度和方向是 (
) A. ,水平向左 B.,豎直向下 C.,豎直向上 D. ,水平向右 5. 鐵路運輸中設計的多種裝置都運用了電磁感應原理。有一種電磁裝置可以向控制中心傳 輸信號以確定火車的位置和運動狀態(tài)。裝置的原理是:將能產(chǎn)生勻強磁場的磁鐵安裝在火 車首節(jié)車廂下面,如圖甲所示(俯視圖),當它經(jīng)過安放在兩鐵軌間的矩形線圈時,線圈 便產(chǎn)生一個電信號傳輸給控制中心。線圈長為l1,寬為l2,匝數(shù)為n。若勻強磁場只分布 在一個矩形區(qū)域內(nèi),當火車首節(jié)車廂通過線圈時,控制中心接收到線圈兩端的電信號u 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ab、cd均為直線),則火車在t1-
t2內(nèi)( )
A.做加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
B.做勻速直線運動 C.加速度為 D.平均速度為 6. 如下圖所示,兩虛線之間的空間內(nèi)存在著正交或平行的勻強電場E和勻強磁場B,有一個帶正電小球(電量為+q,質(zhì)量為m)從正交或平行的電磁復合場上方的某一高度自由落下,那么,帶電小球可能沿直線通過下列哪個電磁復合場( ) 7.2008年9月25日我國成功發(fā)射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隨后航天員圓滿完成了太空出艙任務并釋放了伴飛小衛(wèi)星,若小衛(wèi)星和飛船在同一圓軌道上,相隔一段距離一前一后沿同一方向繞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由飛船的軌道半徑、周期和引力常量,可以算出飛船質(zhì)量 B.小衛(wèi)星和飛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航天員踏在飛船表面進行太空漫步時,對表面的壓力等于航天員的重力 D.飛船只需向后噴出氣體,就可以和小衛(wèi)星對接 8.如圖,ABCD是一段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軌道, AB段與水平面成α角,CD段與水平面成β角,其中BC段水平,且其長度大于L,F(xiàn)有兩小球P、Q,質(zhì)量分別是2m、m,用一長為L的輕質(zhì)直桿連結,將P、Q由靜止從高H處釋放,在軌道轉折處用光滑小圓弧連接,不考慮兩小球在軌道轉折處的能量損失。則小球P滑上CD軌道的最大高度h為( ) A.h=H B. C. D.
9.如圖所示,M是水平放置的圓盤,繞過其圓心的豎直軸勻速轉動,以經(jīng)過O水平向右的方向作為x軸的正方向。在圓心O正上方距盤面高為h處有一個正在間斷滴水的容器,在t=0時刻開始隨長傳送帶沿與x軸平行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v。已知容器在t=0時滴下第一滴水,以后每當前一滴水剛好落到盤面上時再滴一滴水。問: (1)每一滴水經(jīng)多長時間滴落到盤面上?(2)要使第3個水滴能夠落到盤面上,圓盤半徑R應滿足什么條件?(3)若圓盤半徑R足夠大,第二滴水和第三滴水在圓盤上落點可能相距的最遠距離為多少?此時圓盤轉動的角速度至少為多少? 10.如圖甲所示,場強大小為E、方向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內(nèi)存在一豎直平面內(nèi)半徑為R的圓形區(qū)域,O點為該圓形區(qū)域的圓心,A點是圓形區(qū)域的最低點,B點是最右側的點。在A點有放射源釋放出初速度大小不同、方向均垂直于場強向右的正電荷,電荷的質(zhì)量為m,電量為q,不計重力。試求: (1)電荷在電場中運動的加速度多大? (2)運動軌跡經(jīng)過B點的電荷在A點時的速度多大? (3)某電荷的運動的軌跡和圓形區(qū)域的邊緣交于P點,∠POA=θ, 請寫出該電荷經(jīng)過P點時動能的表達式。 (4)若在圓形區(qū)域的邊緣有一接收屏CBD,C、D分別為接收屏上 最邊緣的兩點,如圖乙,∠COB=∠BOD=30°。求該屏上接收到 的電荷的末動能大小的范圍。 11. 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兩根光滑導軌相距0.5m豎直平行放置,導軌電阻不計,下端連接阻值為1Ω的電阻R,導軌處在勻強磁場B中,磁場的方向垂直于導軌平面向里,磁感應強度為0.8T。兩根質(zhì)量均為0.04kg、電阻均為0.5Ω的水平金屬棒ab、cd都與導軌接觸良好,金屬棒ab用一根細繩懸掛,細繩允許承受的最大拉力為0.64N,現(xiàn)讓cd棒從靜止開始落下,直至細繩剛好被拉斷,在此過程中電阻R上產(chǎn)生的熱量為0.2J,g=10/s2。求: (1)此過程中ab棒和cd棒分別產(chǎn)生的熱量Qab和Qcd。 (2)細繩被拉斷時,cd棒的速度。 (3)細繩剛被拉斷時,cd棒下落的高度。 12.如圖所示,在y軸豎直向上的直角坐標系中,電場、磁場的分布情況如下: ①在0<y<a口的區(qū)域內(nèi),存在沿x軸負向的勻強電場和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勻強磁場; ②在y<0區(qū)域內(nèi),存在沿y軸正向的勻強電場; ③在y<y1區(qū)域內(nèi),同時存在垂直xoy平面向外的勻強磁場; 各區(qū)域的電場、磁場強弱相同.一質(zhì)量為m、電量為q帶正電的小球,從xoy平面內(nèi)的P點以初速v0向右拋出.小球進入0<y<α的復合場區(qū)沿直線運動,恰好過坐標原點,方向如圖.如果小球能夠第二次到達O點,m、a、v0、、q、g為已知量,求: (1)P點坐標; (2)磁感應強度B; (3)小球兩次通過O點經(jīng)歷的時間. 高三物理二輪復習查漏補缺(三)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AC C C CD B B 9.解:1)……2分 2)第3滴水離開圓心,第4滴水離開圓心 ……4分 3)當?shù)?滴與第3滴落在同一直線上,且在圓心兩側時,相距最遠……2分 ……2分 兩滴水落在盤面上的時間差t與圓盤周期T滿足 (n=0,1,2,3……)……2分 當n=0時,……2分 10.解:(1)a = (2分) (2)由R= v0t,R =at2 及a = 三個式子可解得:v0 =(3分) (3)Ek=Eq(R-Rcosθ)+m v′02,Rsinθ=
v′0t,R-Rcosθ=at2及a = (3分) 得:Ek= EqR (5-3cosθ) (2分) (4)由第(3)小題的結論可以看出,當θ從0°變化到180°,接收屏上電荷的動能逐漸增大,因此D點接收到的電荷的末動能最小,C點接收到的電荷的末動能最大。(1分) EkD= EqR (5-3cos60°) = EqR(1分) EkC= EqR (5-3cos120°) = EqR(1分) 所以,屏上接收到的電荷的末動能大小的范圍為[ EqR,EqR ] (1分) 11. 解:(1)金屬棒cd從靜止開始運動直至細繩剛好被拉斷的過程中有: Qab
=U2t/Rab ① QR=U2t/R
② 聯(lián)立①②可得Qab=0.4J ③
Qcd
=I2Rcdt
④ Qab + QR =I2RRabt/(Rab+R)
⑤ 聯(lián)立④⑤可得Qab
=0.9J ⑥ (2) 細繩被拉斷瞬時,對ab棒有: Fm=mg+BIabL
⑦ 又有IR=RabIab/R ⑧ Icd=Iab+Icd
⑨ 又由閉合歐姆定可得 BLv=Icd [Rcd+RabR/(Rab+R)] ⑩ 聯(lián)立⑦⑧⑨⑩可得v=1.88m/s
? (3)由功能關系得 Mgh=
Q總 +mv2/2
? 即可得h=3.93m
12.(1)帶電小球進入0<y<a區(qū)域時,速度方向如圖甲,由此可知,vy =v0
小球由P點拋出做平拋運動. vy=gt 由①②可得t= 所以,水平位移s= 豎直位移h= 由小球沿直線運動可知,P點坐標為[] ⑤ (2)小球在0<y<a區(qū)域沿直線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如圖乙所示qE=mg ⑥ 由qvB= mg和v= ⑦ 解得B= ⑧ (3)小球在y<0區(qū)域內(nèi)運動如圖丙所示,先作勻速直線運動,后作勻速圓周運動,再做直線運動至O點,設其運動時間分別為t1、t2、t3, ⑨ 由Loc=Lob=R,qvB= ,和Lob =vt1 ⑩ 得t1 = ⑾ T= ⑿ t2 = ⒀ 分析知t3 = t1=,兩次經(jīng)過O點歷時間為 t=2 t1 + t2=() ⒁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8: 數(shù)學歸納法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7: 立體幾何 高考立體幾何試題一般共有4道(客觀題3道, 主觀題1道), 共計總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識點在20個以內(nèi). 選擇填空題考核立幾中的計算型問題, 而解答題著重考查立幾中的邏輯推理型問題, 當然, 二者均應以正確的空間想象為前提. 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立體幾何考題正朝著”多一點思考,少一點計算”的發(fā)展.從歷年的考題變化看, 以多面體和旋轉體為載體的線面位置關系的論證,角與距離的探求是?汲P碌臒衢T話題. 例1 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PB⊥面ABCD. (1)若面PAD與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為60°,求這個四棱錐的體積; (2)證明無論四棱錐的高怎樣變化,面PAD與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為從而只要算出四棱錐的高就行了. 面ABCD, ∴BA是PA在面ABCD上的射影.又DA⊥AB,
∴PA⊥DA,
∴∠PAB是面PAD與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PAB=60°.
而PB是四棱錐P―ABCD的高,PB=AB?tg60°=a, . (2)不論棱錐的高怎樣變化,棱錐側面PAD與PCD恒為全等三角形. 作AE⊥DP,垂足為E,連結EC,則△ADE≌△CDE, 是面PAD與面P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設AC與DB相交于點O,連結EO,則EO⊥AC,
在 故平面PAD與平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本小題主要考查線面關系和二面角的概念,以及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是一道設計新穎,
特征鮮明的好題.
(1)求證:AB1⊥平面CED; (2)求異面直線AB1與CD之間的距離; (3)求二面角B1―AC―B的平面角. 講解:(1)∵D是AB中點,△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0,∴CD⊥AB又AA1⊥平面ABC,∴CD⊥AA1. ∴CD⊥平面A1B1BA
∴CD⊥AB1,又CE⊥AB1, ∴AB1⊥平面CDE; (2)由CD⊥平面A1B1BA ∴CD⊥DE ∵AB1⊥平面CDE ∴DE⊥AB1 ∴DE是異面直線AB1與CD的公垂線段 ∵CE=,AC=1 , ∴CD= ∴; (3)連結B1C,易證B1C⊥AC,又BC⊥AC , ∴∠B1CB是二面角B1―AC―B的平面角. 在Rt△CEA中,CE=,BC=AC=1, ∴∠B1AC=600 ∴, ∴, ∴ , ∴. 作出公垂線段和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正確解題的前提, 當然, 準確地作出應當有嚴格的邏輯推理作為基石. 例3 如圖a―l―是120°的二面角,A,B兩點在棱上,AB=2,D在內(nèi),三角形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90°,C在內(nèi),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I)
求三棱錐D―ABC的體積; (2)求二面角D―AC―B的大; (3)求異面直線AB、CD所成的角.
講解: (1) 過D向平面做垂線,垂足為O,連強OA并延長至E. 為二面角a―l―的平面角..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AB=2.又D到平面的距離DO=
(2)過O在內(nèi)作OM⊥AC,交AC的反向延長線于M,連結DM.則AC⊥DM.∴∠DMO 為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 又在△DOA中,OA=2cos60°=1.且 (3)在平在內(nèi),過C作AB的平行線交AE于F,∠DCF為異面直線AB、CD所成的角.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AF等于C到AB的距離,即△ABC斜邊上的高, 異面直線AB,CD所成的角為arctg 比較例2與例3解法的異同, 你會得出怎樣的啟示? 想想看. 例4
圖①
圖② 講解: 設容器的高為x.則容器底面正三角形的邊長為,
.
當且僅當
. 故當容器的高為時,容器的容積最大,其最大容積為 對學過導數(shù)的同學來講,三次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用導數(shù)求解是最方便的,請讀者不妨一試. 另外,本題的深化似乎與2002年全國高考文科數(shù)學壓軸題有關,還請做做對照. 類似的問題是: 某企業(yè)設計一個容積為V的密閉容器,下部是圓柱形,上部是半球形,當圓柱的底面半徑r和圓柱的高h為何值時,制造這個密閉容器的用料最省(即容器的表面積最。. 例5 已知三棱錐P―ABC中,PC⊥底面ABC,AB=BC, D、F分別為AC、PC的中點,DE⊥AP于E. (1)求證:AP⊥平面BDE;
(2)求證:平面BDE⊥平面BDF; (3)若AE∶EP=1∶2,求截面BEF分三棱錐 P―ABC所成兩部分的體積比. 講解: (1)∵PC⊥底面ABC,BD平面ABC,∴PC⊥BD. 由AB=BC,D為AC的中點,得BD⊥AC.又PC∩AC=C,∴BD⊥平面PAC. 又PA平面、PAC,∴BD⊥PA.由已知DE⊥PA,DE∩BD=D,∴AP⊥平面BDE. (2)由BD⊥平面PAC,DE平面PAC,得BD⊥DE.由D、F分別為AC、PC的中點,得DF//AP. 由已知,DE⊥AP,∴DE⊥DF. BD∩DF=D,∴DE⊥平面BDF. 又DE平面BDE,∴平面BDE⊥平面BDF. (3)設點E和點A到平面PBC的距離分別為h1和h2.則
h1∶h2=EP∶AP=2∶3, 故截面BEF分三棱錐P―ABC所成兩部分體積的比為1∶2或2∶1 值得注意的是, “截面BEF分三棱錐P―ABC所成兩部分的體積比”并沒有說明先后順序, 因而最終的比值答案一般應為兩個, 希不要犯這種”會而不全”的錯誤. 例6 已知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半圓,它被過底面中心O1且平行于母線AB的平面所截,若截面與圓錐側面的交線是焦參數(shù)(焦點到準線的距離) 為p的拋物線.
|
|
(1)求圓錐的母線與底面所成的角; (2)求圓錐的全面積.
講解: (1)設圓錐的底面半徑為R,母線長為l, 由題意得:, 即, 所以母線和底面所成的角為 (2)設截面與圓錐側面的交線為MON,其中O為截面與 AC的交點,則OO1//AB且 在截面MON內(nèi),以OO1所在有向直線為y軸,O為原點,建立坐標系,則O為拋物的頂點,所以拋物線方程為x2=-2py,點N的坐標為(R,-R),代入方程得 R2=-2p(-R),得R=2p,l=2R=4p. ∴圓錐的全面積為. 將立體幾何與解析幾何相鏈接, 頗具新意, 預示了高考命題的新動向.
類似請思考如下問題: 一圓柱被一平面所截,截口是一個橢圓.已知橢圓的 長軸長為5,短軸長為4,被截后幾何體的最短側面母 線長為1,則該幾何體的體積等于
. 例7 如圖,幾何體ABCDE中,△ABC是正三角形,EA和DC都垂直于平面ABC,且EA=AB=2a, DC=a,F(xiàn)、G分別為EB和AB的中點.
(2)求證:AF⊥BD; (3) 求二面角B―FC―G的正切值. 講解: ∵F、G分別為EB、AB的中點, ∴FG=EA,又EA、DC都垂直于面ABC, FG=DC, ∴四邊形FGCD為平行四邊形,∴FD∥GC,又GC面ABC, ∴FD∥面ABC. (2)∵AB=EA,且F為EB中點,∴AF⊥EB ① 又FG∥EA,EA⊥面ABC ∴FG⊥面ABC ∵G為等邊△ABC,AB邊的中點,∴AG⊥GC. ∴AF⊥GC又FD∥GC,∴AF⊥FD ② 由①、②知AF⊥面EBD,又BD面EBD,∴AF⊥BD. (3)由(1)、(2)知FG⊥GB,GC⊥GB,∴GB⊥面GCF. 過G作GH⊥FC,垂足為H,連HB,∴HB⊥FC. ∴∠GHB為二面角B-FC-G的平面角. 易求. 例8 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1,P、Q分別是線段AD1和BD上的點,且 D1P∶PA=DQ∶QB=5∶12. (1) 求證PQ∥平面CDD1C1; (2) 求證PQ⊥AD; (3) 求線段PQ的長. 講解:
(1)在平面AD1內(nèi),作PP1∥AD與DD1交于點P1,在平面AC內(nèi),作 QQ1∥BC交CD于點Q1,連結P1Q1. ∵ ,
∴PP1QQ1 .? 由四邊形PQQ1P1為平行四邊形, 知PQ∥P1Q1? ? 而P1Q1平面CDD1C1, 所以PQ∥平面CDD1C1? (2)AD⊥平面D1DCC1, ∴AD⊥P1Q1,? 又∵PQ∥P1Q1, ∴AD⊥PQ.? (3)由(1)知P1Q1 PQ, ,而棱長CD=1. ∴DQ1=. 同理可求得 P1D=. 在Rt△P1DQ1中,應用勾股定理, 立得 P1Q1=.? 做為本題的深化, 筆者提出這樣的問題: P, Q分別是BD,上的動點,試求的最小值, 你能夠應用函數(shù)方法計算嗎? 試試看. 并與如下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做以對照, 你會得到什么啟示? 如圖,正方形ABCD、ABEF的邊長都是1,而且平面ABCD、ABEF互相垂直。點M在AC上移動,點N在BF上移動,若CM=BN= (1)
求MN的長; (2)
當為何值時,MN的長最小; (3)
當MN長最小時,求面MNA與面MN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立體幾何知識是復課耗時較多, 而考試得分偏底的題型. 只有放底起點, 依據(jù)課本, 熟化知識, 構建空間思維網(wǎng)絡, 掌握解三角形的基本工具, 嚴密規(guī)范表述, 定會突破解答立幾考題的道道難關.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6: 幾何題 高考解析幾何試題一般共有4題(2個選擇題, 1個填空題, 1個解答題), 共計30分左右, 考查的知識點約為20個左右. 其命題一般緊扣課本, 突出重點, 全面考查. 選擇題和填空題考查直線, 圓, 圓錐曲線, 參數(shù)方程和極坐標系中的基礎知識. 解答題重點考查圓錐曲線中的重要知識點, 通過知識的重組與鏈接, 使知識形成網(wǎng)絡, 著重考查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 求解有時還要用到平幾的基本知識, 這點值得考生在復課時強化. 例1 已知點T是半圓O的直徑AB上一點,AB=2、OT=t (0<t<1),以AB為直腰作直角梯形,使垂直且等于AT,使垂直且等于BT,交半圓于P、Q兩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 (1)寫出直線的方程;
(2)計算出點P、Q的坐標;
(3)證明:由點P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AB反射后,反射光線通過點Q. 講解: 通過讀圖, 看出點的坐標. (1 ) 顯然, 于是 直線 的方程為; (2)由方程組 解出 、; (3), . 由直線PT的斜率和直線QT的斜率互為相反數(shù)知,由點P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點T反射,反射光線通過點Q. 需要注意的是, Q點的坐標本質(zhì)上是三角中的萬能公式, 有趣嗎? 例2 已知直線l與橢圓有且僅有一個交點Q,且與x軸、y軸分別交于R、S,求以線段SR為對角線的矩形ORPS的一個頂點P的軌跡方程. 講解:從直線所處的位置, 設出直線的方程, 由已知,直線l不過橢圓的四個頂點,所以設直線l的方程為 代入橢圓方程 得
化簡后,得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于是其判別式 由已知,得△=0.即 ① 在直線方程中,分別令y=0,x=0,求得 令頂點P的坐標為(x,y),
由已知,得 代入①式并整理,得 , 即為所求頂點P的軌跡方程. 方程形似橢圓的標準方程, 你能畫出它的圖形嗎?
例3已知雙曲線的離心率,過的直線到原點的距離是 (1)求雙曲線的方程; (2)已知直線交雙曲線于不同的點C,D且C,D都在以B為圓心的圓上,求k的值. 講解:∵(1)原點到直線AB:的距離. 故所求雙曲線方程為 (2)把中消去y,整理得 . 設的中點是,則 即 故所求k=±. 為了求出的值, 需要通過消元, 想法設法建構的方程. 例4 已知橢圓C的中心在原點,焦點F1、F2在x軸上,點P為橢圓上的一個動點,且∠F1PF2的最大值為90°,直線l過左焦點F1與橢圓交于A、B兩點,△ABF2的面積最大值為12. (1)求橢圓C的離心率; (2)求橢圓C的方程. 講解:(1)設, 對 由余弦定理, 得
, 解出
(2)考慮直線的斜率的存在性,可分兩種情況:
i) 當k存在時,設l的方程為………………① 橢圓方程為 由 得 . 于是橢圓方程可轉化為
………………② 將①代入②,消去得 , 整理為的一元二次方程,得 . 則x1、x2是上述方程的兩根.且 ,
也可這樣求解:
AB邊上的高
ii) 當k不存在時,把直線代入橢圓方程得 由①②知S的最大值為 由題意得=12 所以 故當△ABF2面積最大時橢圓的方程為:
下面給出本題的另一解法,請讀者比較二者的優(yōu)劣: 設過左焦點的直線方程為:…………① (這樣設直線方程的好處是什么?還請讀者進一步反思反思.) 橢圓的方程為: 由得:于是橢圓方程可化為:……② 把①代入②并整理得: 于是是上述方程的兩根. , AB邊上的高, 從而 當且僅當m=0取等號,即
由題意知, 于是 .
故當△ABF2面積最大時橢圓的方程為: 例5 已知直線與橢圓相交于A、B兩點,且線段AB的中點在直線上. (1)求此橢圓的離心率; (2 )若橢圓的右焦點關于直線的對稱點的在圓上,求此橢圓的方程. 講解:(1)設A、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 得 , 根據(jù)韋達定理,得 ∴線段AB的中點坐標為(). 由已知得 故橢圓的離心率為 . (2)由(1)知從而橢圓的右焦點坐標為 設關于直線的對稱點為 解得 由已知得
故所求的橢圓方程為 . 例6 已知⊙M:軸上的動點,QA,QB分別切⊙M于A,B兩點, (1)如果,求直線MQ的方程; (2)求動弦AB的中點P的軌跡方程. 講解:(1)由,可得由射影定理,得 在Rt△MOQ中, , 故, 所以直線AB方程是
(2)連接MB,MQ,設由 點M,P,Q在一直線上,得 由射影定理得 即 把(*)及(**)消去a,并注意到,可得
適時應用平面幾何知識,這是快速解答本題的要害所在,還請讀者反思其中的奧妙. 例7 如圖,在Rt△ABC中,∠CBA=90°,AB=2,AC=。DO⊥AB于O點,OA=OB,DO=2,曲線E過C點,動點P在E上運動,且保持| PA |+| PB |的值不變. (1)建立適當?shù)淖鴺讼担笄E的方程; (2)過D點的直線L與曲線E相交于不同的兩點M、N且M在D、N之間,設,
試確定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講解: (1)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如圖所示 .
∵|
PA |+| PB |=| CA |+| CB | y
C
A O
B ∵
∴曲線E的方程是 . (2)設直線L的方程為 , 代入曲線E的方程,得 設M1(, 則
① ② ③ i) L與y軸重合時,
ii) L與y軸不重合時, 由①得 又∵, ∵ 或 ∴0<<1 ,
∴ .
∵ 而 ∴ ∴ ∴ , ,
∴的取值范圍是 . 值得讀者注意的是,直線L與y軸重合的情況易于遺漏,應當引起警惕.
例8 直線過拋物線的焦點,且與拋物線相交于A兩點. (1)求證:; (2)求證:對于拋物線的任意給定的一條弦CD,直線l不是CD的垂直平分線.
講解: (1)易求得拋物線的焦點. 若l⊥x軸,則l的方程為. 若l不垂直于x軸,可設,代入拋物線方程整理得
. 綜上可知 . (2)設,則CD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為 假設過F,則整理得 ,. 這時的方程為y=0,從而與拋物線只相交于原點. 而l與拋物線有兩個不同的交點,因此與l不重合,l不是CD的垂直平分線. 此題是課本題的深化,你能夠找到它的原形嗎?知識在記憶中積累,能力在聯(lián)想中提升. 課本是高考試題的生長點,復課切忌忘掉課本! 例9 某工程要將直線公路l一側的土石,通過公路上的兩個道口A和B,沿著道路AP、BP運往公路另一側的P處,PA=100m,PB=150m,∠APB=60°,試說明怎樣運土石最省工? 講解: 以直線l為x軸,線段AB的中點為原點對立直角坐標系,則在l一側必存在經(jīng)A到P和經(jīng)B到P路程相等的點,設這樣的點為M,則
|MA|+|AP|=|MB|+|BP|, 即
|MA|-|MB|=|BP|-|AP|=50, , ∴M在雙曲線的右支上. 故曲線右側的土石層經(jīng)道口B沿BP運往P處,曲線左側的土石層經(jīng)道口A沿AP運往P處,按這種方法運土石最省工. 相關解析幾何的實際應用性試題在高考中似乎還未涉及,其實在課本中還可找到典型的范例,你知道嗎? 解析幾何解答題在歷年的高考中?汲P, 體現(xiàn)在重視能力立意, 強調(diào)思維空間, 是用活題考死知識的典范. 考題求解時考查了等價轉化, 數(shù)形結合,
分類討論, 函數(shù)與方程等數(shù)學思想, 以及定義法, 配方法, 待定系數(shù)法, 參數(shù)法, 判別式法等數(shù)學通法.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5: 應用型問題 數(shù)學應用性問題是歷年高考命題的主要題型之一, 也是考生失分較多的一種題型. 高考中一般命制一道解答題和兩道選擇填空題.解答這類問題的要害是深刻理解題意,學會文字語言向數(shù)學的符號語言的翻譯轉化,這就需要建立恰當?shù)臄?shù)學模型,這當中,函數(shù),數(shù)列,不等式,排列組合是較為常見的模型,而三角,立幾,解幾等模型也應在復課時引起重視. 例1某校有教職員工150人,為了豐富教工的課余生活,每天定時開放健身房和娛樂室。據(jù)調(diào)查統(tǒng)計,每次去健身房的人有10%下次去娛樂室,而在娛樂室的人有20%下次去健身房.請問,隨著時間的推移,去健身房的人數(shù)能否趨于穩(wěn)定? 講解: 引入字母,轉化為遞歸數(shù)列模型. 設第n次去健身房的人數(shù)為an,去娛樂室的人數(shù)為bn,則. . ,于是 即 . .故隨著時間的推移,去健身房的人數(shù)穩(wěn)定在100人左右. 上述解法中提煉的模型, 使我們聯(lián)想到了課本典型習題(代數(shù)下冊P.132第34題) 已知數(shù)列的項滿足
其中,證明這個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是 有趣的是, 用此模型可以解決許多實際應用題, 特別, 2002年全國高考解答題中的應用題(下文例9)就屬此類模型. 例2 某人上午7時乘摩托艇以勻速V千米/小時(4≤V≤20)從A港出發(fā)前往50千米處的B港,然后乘汽車以勻速W千米/小時(30≤W≤100)自B港向300千米處的C市駛去,在同一天的16時至21時到達C市, 設汽車、摩托艇所需的時間分別是x小時、y小時,若所需經(jīng)費元,那么V、W分別為多少時,所需經(jīng)費最少?并求出這時所花的經(jīng)費. 講解: 題中已知了字母, 只需要建立不等式和函數(shù)模型進行求解. 由于又 則z最大時P最小. 作出可行域,可知過點(10,4)時, z有最大值38, ∴P有最小值93,這時V=12.5,W=30. 視這是整體思維的具體體現(xiàn), 當中的換元法是數(shù)學解題的常用方法. 例3 某鐵路指揮部接到預報,24小時后將有一場超歷史記錄的大暴雨,為確保萬無一失,指揮部決定在24小時內(nèi)筑一道歸時堤壩以防山洪淹沒正在緊張施工的遂道工程。經(jīng)測算,其工程量除現(xiàn)有施工人員連續(xù)奮戰(zhàn)外,還需要20輛翻斗車同時作業(yè)24小時。但是,除了有一輛車可以立即投入施工外,其余車輛需要從各處緊急抽調(diào),每隔20分鐘有一輛車到達并投入施工,而指揮部最多可組織25輛車。問24小時內(nèi)能否完成防洪堤壩工程?并說明理由. 講解: 引入字母, 構建等差數(shù)列和不等式模型. 由20輛車同時工作24小時可完成全部工程可知,每輛車,每小時的工作效率為,設從第一輛車投入施工算起,各車的工作時間為a1,a2,…,
a25小時,依題意它們組成公差(小時)的等差數(shù)列,且 ,化簡可得. 解得. 可見a1的工作時間可以滿足要求,即工程可以在24小時內(nèi)完成. 對照此題與2002年全國高考文科數(shù)學解答題中的應用題, 你一定會感覺二者的解法是大同小異的. 學習數(shù)學就需要這種將舊模式中的方法遷移為解答新題的有用工具, 這要求你不斷的聯(lián)想, 力求尋找恰當?shù)慕忸}方案.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4: 開放型問題 數(shù)學開放性問題是近年來高考命題的一個新方向,其解法靈活且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這類題型按解題目標的操作模式分為:規(guī)律探索型,問題探究型,數(shù)學建模型,操作設計型,情景研究型.如果未知的是解題假設,那么就稱為條件開放題;如果未知的是解題目標,那么就稱為結論開放題;如果未知的是解題推理,那么就稱為策略開放題.當然,作為數(shù)學高考題中的開放題其“開放度”是較弱的,如何解答這類問題,還是通過若干范例加以講解. 例 1 設等比數(shù)列的公比為
,前 項和為
,是否存在常數(shù)
,使數(shù)列
也成等比數(shù)列?若存在,求出常數(shù);若不存在,請 明 理 由. 講解 存在型開放題的求解一般是從假設存在入手, 逐步深化解題進程的. 設存在常數(shù),
使數(shù)列 成等比數(shù)列. (i) 當 時, 代入上式得
即=0 但, 于是不存在常數(shù) ,使成等比數(shù)列. (ii) 當 時,,
代 入 上 式 得 . 綜 上 可 知 , 存 在 常 數(shù) ,使成等比數(shù)列. 等比數(shù)列n項求和公式中公比的分類, 極易忘記公比的 情 形, 可 不 要 忽 視 啊 ! 例2 某機床廠今年年初用98萬元購進一臺數(shù)控機床,并立即投入生產(chǎn)使用,計劃第一年維修、保養(yǎng)費用12萬元,從第二年開始,每年所需維修、保養(yǎng)費用比上一年增加4萬元,該機床使用后,每年的總收入為50萬元,設使用x年后數(shù)控機床的盈利額為y萬元. (1)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2)從第幾年開始,該機床開始盈利(盈利額為正值); (3 ) 使用若干年后,對機床的處理方案有兩種: (i )當年平均盈利額達到最大值時,以30萬元價格處理該機床;
(ii )當盈利額達到最大值時,以12萬元價格處理該機床,問用哪種方案處理較為合算?請說明你的理由. 講解 本例兼顧應用性和開放性, 是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 (1)
=.
(2)解不等式 >0, 得 <x<. ∵ x∈N, ∴ 3 ≤x≤ 17. 故從第3年工廠開始盈利. (3)(i)
∵ ≤40 當且僅當時,即x=7時,等號成立. ∴ 到2008年,年平均盈利額達到最大值,工廠共獲利12×7+30=114萬元. (ii) y=-2x2+40x-98= -2(x-10)2 +102, 當x=10時,ymax=102. 故到2011年,盈利額達到最大值,工廠共獲利102+12=114萬元.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3: 代數(shù)推理 數(shù)學是“教會年輕人思考”的科學, 針對代數(shù)推理型問題, 我們不但要尋求它的解法是什么, 還要思考有沒有其它的解法, 更要反思為什么要這樣解, 不這樣解行嗎?我們通過典型的問題, 解析代數(shù)推理題的解題思路, 方法和技巧. 在解題思維的過程中, 既重視通性通法的演練, 又注意特殊技巧的作用, 同時將函數(shù)與方程, 數(shù)形結合, 分類與討論, 等價與化歸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貫穿于整個的解題訓練過程當中. 例1 設函數(shù),已知,時恒有,求a的取值范圍. 講解: 由
, 從而只要求直線L不在半圓C下方時, 直線L 的y截距的最小值. 當直線與半圓相切時,易求得舍去). 故. 本例的求解在于 關鍵在于構造新的函數(shù), 進而通過解幾模型進行推理解題, 當中, 滲透著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顯示了解題思維轉換的靈活性和流暢性. 還須指出的是: 數(shù)形結合未必一定要畫出圖形, 但圖形早已在你的心中了, 這也許是解題能力的提升, 還請三思而后行. 例2 已知不等式對于大于1的正整數(shù)n恒成立,試確定a的取值范圍. 講解: 構造函數(shù),易證(請思考:用什么方法證明呢?)為增函數(shù).
∵n是大于1的 正整數(shù),
對一切大于1的正整數(shù)恒成立,必須, 即 這里的構造函數(shù)和例1屬于同類型, 學習解題就應當在解題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的逐類旁通, 舉一反三, 總結一些解題的小結論. 針對恒成立的問題, 函數(shù)最值解法似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同法, 請?zhí)釤捘愕男〗Y論. 例3 已知函數(shù)在區(qū)間[-b,1-b]上的最大值為25,求b的值. 講解: 由已知二次函數(shù)配方, 得 時,的最大值為4b2+3=25. 上遞增, 上遞增,
. 關于二次函數(shù)問題是歷年高考的熱門話題, 值得讀者在復課時重點強化訓練. 針對拋物線頂點橫坐標在不在區(qū)間[-b,1-b], 自然引出解題形態(tài)的三種情況, 這顯示了分類討論的數(shù)學思想在解題當中的充分運用. 該分就分, 該合就合, 這種辨證的統(tǒng)一完全依具體的數(shù)學問題而定, 需要在解題時靈活把握. 例4已知 的單調(diào)區(qū)間; (2)若 講解: (1) 對 已 知 函 數(shù) 進 行 降
次 分 項 變 形 , 得
,
(2)首先證明任意 事實上, 而
. 函 數(shù) 與 不 等 式 證 明 的 綜 合 題 在 高 考 中 常 考 常 新
, 是 既 考 知 識 又 考 能 力 的 好 題 型 , 在 高 考
備 考 中 有 較 高 的 訓 練 價 值.. 針對本例的求解, 你能夠想到證明任意采用逆向分析法, 給出你的想法! 例5 已知函數(shù)f(x)=(a>0,a≠1).? (1) 證明函數(shù)f(x)的圖象關于點P()對稱.? (2) 令an=,對一切自然數(shù)n,先猜想使an>n2成立的最小自然數(shù)a,并證明之.? (3) 求證:∈N). 講解: (1)關于函數(shù)的圖象關于定點P對稱, 可采用解幾中的坐標證法. 設M(x,y)是f(x)圖象上任一點,則M關于P()的對稱點為M’(1-x,1-y),? ∴M′(1-x,1-y)亦在f(x)的圖象上, 故函數(shù)f(x)的圖象關于點P()對稱.? (2)將f(n)、f(1-n)的表達式代入an的表達式,化簡可得an=an猜a=3, 即3n>n2.? 下面用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 設n=k(k≥2)時,3k>k2.? 那么n=k+1,3k+1>3?3k>3k2? 又3k2-(k+1)2=2(k-)2-≥0(k≥2,k∈N)? ∴3n>n2.? (3)∵3k>k2? ∴klg3>2lgk? 令k=1,2,…,n,得n個同向不等式,并相加得:
函數(shù)與數(shù)列綜合型問題在高考中頻頻出現(xiàn),是歷年高考試題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針對本例,你能夠猜想出最小自然數(shù)a=3嗎? 試試你的數(shù)學猜想能力. 例6 已知二次函數(shù),設方程的兩個實根為x1和x2. (1)如果,若函數(shù)的對稱軸為x=x0,求證:x0>-1; (2)如果,求b的取值范圍. 講解:(1)設,由得, 即 , 故; (2)由同號. ①若. 又,負根舍去)代入上式得 ,解得; ②若 即4a-2b+3<0. 同理可求得. 故當 對你而言, 本例解題思維的障礙點在哪里, 找找看,
如何排除? 下一次遇到同類問題, 你會很順利的克服嗎? 我們力求做到學一題會一類, 不斷提高邏輯推理能力. 例7 對于函數(shù),若存在成立,則稱的不動點。如果函數(shù)有且只有兩個不動點0,2,且 (1)求函數(shù)的解析式; (2)已知各項不為零的數(shù)列,求數(shù)列通項; (3)如果數(shù)列滿足,求證:當時,恒有成立. 講解: 依題意有,化簡為 由違達定理, 得
解得 代入表達式,由 得 不止有兩個不動點, (2)由題設得 (*) 且
(**) 由(*)與(**)兩式相減得: 解得(舍去)或,由,若這與矛盾,,即{是以-1為首項,-1為公差的等差數(shù)列,; (3)采用反證法,假設則由(1)知 ,有 ,而當這與假設矛盾,故假設不成立,. 關于本例的第(3)題,我們還可給出直接證法,事實上: 由得<0或 結論成立; 若,此時從而即數(shù)列{}在時單調(diào)遞減,由,可知上成立. 比較上述兩種證法,你能找出其中的異同嗎? 數(shù)學解題后需要進行必要的反思, 學會反思才能長進. 例8
設a,b為常數(shù),:把平面上任意一點 (a,b)映射為函數(shù) (1)證明:不存在兩個不同點對應于同一個函數(shù); (2)證明:當,這里t為常數(shù); (3)對于屬于M的一個固定值,得,在映射F的作用下,M1作為象,求其原象,并說明它是什么圖象. 講解: (1)假設有兩個不同的點(a,b),(c,d)對應同一函數(shù),即與相同, 即 對一切實數(shù)x均成立. 特別令x=0,得a=c;令,得b=d這與(a,b),(c,d)是兩個不同點矛盾,假設不成立 故不存在兩個不同點對應同函數(shù). (2)當時,可得常數(shù)a0,b0,使
= 由于為常數(shù),設是常數(shù). 從而. (3)設,由此得 在映射F之下,的原象是(m,n),則M1的原象是 . 消去t得,即在映射F之下,M1的原象是以原點為圓心,為半徑的圓. 本題將集合, 映射, 函數(shù)綜合為一體, 其典型性和新穎性兼顧, 是一道用“活題考死知識”的好題目, 具有很強的訓練價值. 例9 已知函數(shù)f(t)滿足對任意實數(shù)x、y都有f(x+y)=f(x)+f(y)+xy+1,且f(-2)=-2. (1)求f(1)的值; (2)證明:對一切大于1的正整數(shù)t,恒有f(t)>t; (3)試求滿足f(t)=t的整數(shù)t的個數(shù),并說明理由. 講解 (1)為求f(1)的值,需令 令. 令. (2)令(※) . 由, , 于是對于一切大于1的正整數(shù)t,恒有f(t)>t. (3)由※及(1)可知. 下面證明當整數(shù). (※)得 即……,
將諸不等式相加得 . 綜上,滿足條件的整數(shù)只有t=1,. 本題的求解顯示了對函數(shù)方程f(x+y)=f(x)+f(y)+xy+1中的x、y取特殊值的技巧,這種賦值法在2002年全國高考第(21)題中得到了很好的考查. 例10 已知函數(shù)f(x)在(-1,1)上有定義,且滿足x、y∈(-1,1) 有. (1)證明:f(x)在(-1,1)上為奇函數(shù); (2)對數(shù)列求; (3)求證
講解 (1)令則
令則 為奇函數(shù).
(2),
是以-1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shù)列.
(3)
而 本例將函數(shù)、方程、數(shù)列、不等式等代數(shù)知識集于一題,是考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范例. 在求解當中,化歸出等比(等差)數(shù)列是數(shù)列問題常用的解題方法. 試題詳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