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2497  432505  432511  432515  432521  432523  432527  432533  432535  432541  432547  432551  432553  432557  432563  432565  432571  432575  432577  432581  432583  432587  432589  432591  432592  432593  432595  432596  432597  432599  432601  432605  432607  432611  432613  432617  432623  432625  432631  432635  432637  432641  432647  432653  432655  432661  432665  432667  432673  432677  432683  432691  447090 

15.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孫登“待人接物”態(tài)度的一組是             (   )

    ①登待接寮屬,略用布衣之禮。

    ②遠者歸復(fù),近者盡力。

    ③所賜衣服,必沐浴服之。

    ④拜登東中郎將,封萬戶侯,登辭疾下受。

    ⑤登不敢辭,拜受而已。

    ⑥辭對不服,從者欲捶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試題詳情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不忍致罰,呼責(zé)數(shù)之——不忍心處罰,只是把他叫來責(zé)備了一番

    B.有一人操彈佩丸,咸以為是——有一個拿著彈弓,帶著彈丸,大家都認為他就是那個射彈丸的人

    C.登待接寮屬,略用布衣之禮——孫登對待下屬,少用平民的禮節(jié)

    D.既絕而后書聞,權(quán)益以摧感——孫登死后,這篇上疏才被孫權(quán)看到,孫權(quán)更加悲痛

試題詳情

13.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銓簡秀士,以為賓友,于是諸葛恪等選入。

    A.

懷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內(nèi)惑于鄭袖。

     登不聽,使求過丸,比之非類,乃釋。

    B.

     秦城恐不可得,徒欺。

     以恪為左輔……為四友。

    C.

     說也,人常疑之。

     使求丸。

    D.

     行夷門,見侯生。

試題詳情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銓簡秀士   銓簡:選拔          B.當由徑道   徑道:小路

    C.登所生庶賤  所生:指生母        D.登辭不受  疾:急速

試題詳情

這里主要介紹一種技巧,即“題文對應(yīng),由文及題”。

題目由文章而來,主要是針對文章內(nèi)容的,答題就要分析題目與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應(yīng)該從選文內(nèi)容出發(fā)來思考題目,即從選文的整體出發(fā)來研讀與題目相關(guān)的局部,以形成答案。具體地說,就是把選項的有關(guān)要求與原文相關(guān)部分作具體對照,以確定答案的正誤。以2003年的試題來說,第14題C項中說裴矩“主張當即平定,以免錯失良機”,究竟對不對呢?應(yīng)去找到對應(yīng)的原文。原文說“太原有變,京畿不靜,遙為處分,恐失事機”,盡管你對這幾句話可能不甚理解,但至少可以看出沒有“主張當即平定”之意,因而不正確。第15題B項說“非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趨于高尚”。但相對應(yīng)的原文是“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裴其性之有變也!边@樣一對照,便可知該項是錯的。

強調(diào)“題文對應(yīng)”,也是有針對性的。一些考生解答文言文試題時,往往就題答題,不顧原文,不顧語境,往往出錯。這種教訓(xùn)也是應(yīng)該記取的。

試題詳情

6.(1)有人憐憫他饑餓,給他食物,他不肯接受。(2)刑吏循蹤追捕,在陽城家中將他抓獲。(第(1)小題,或,有人;哀,憐憫,同情;餒,讀něi,饑餓;與,給;納,接受。第(2)小題,“吏捕跡”應(yīng)是“吏捕之以其跡”的省略,“以其跡”憑他的蹤跡,循他的蹤跡;“得之城家,應(yīng)是“得之于城家”的省略,即在陽城家中抓獲他)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