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碳酸鈣可用于預防和治療鈣缺乏癥.某實驗小組同學要測定一種鈣片中碳酸鈣的含量.
查閱資料:獲得的資料有:
(1)補鈣劑中常加入糖類、維生素D等改善口感或增強藥效.這些物質不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高溫灼燒時會燃燒或分解.
(2)碳酸鈣高溫灼燒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3)常見的碳酸鈣含量測定方法:將碳酸鈣粉碎,加入已知濃度的過量鹽酸充分反應,然后測剩余鹽酸的量,根據(jù)消耗鹽酸的量最終求得碳酸鈣的含量.
(4)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含量很少,100g澄清石灰水中最多含0.15gCa(OH)2
【方案設計和實施】根據(jù)資料和已學知識,該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兩種方案進行測定.
方案1:根據(jù)如圖所示裝置實驗.
(1)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長頸漏斗下部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防止CO2氣體逸出(液封).
(3)加入藥品前,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夾住膠管(堵住導管出口),從長頸漏斗加水至長頸漏斗中液面高于錐形瓶內液面,若一段時間不下降,則證明該裝置氣密性良好;
分析和評價.
(4)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鈣片質量空洗氣瓶質量澄清石灰水的質量反應后洗氣瓶及瓶內物質總質量
25g100g200g300.4g
方案2:將鈣片粉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根據(jù)放出氣體的量計算碳酸鈣的含量.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空燒杯質量為100g,加入鈣片質量為25g):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100g200g300g400g
充分反應后燒杯及杯內物質總質量222.8g320.6g418.4g518.4g
【分析和評價】
(1)方案1和方案2中合理的是方案2,原因是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含量很少(不足),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很少.
(2)該小組同學沒有使用碳酸鈣高溫灼燒分解的方法(假設實驗室可以進行該實驗),原因是加入的糖類、維生素D等物質高溫灼燒時會燃燒或分解,導致最終的數(shù)據(jù)偏大.
(3)要使用查閱資料(3)中介紹的方法,還需要學習的是如何測定未知濃度(剩余)鹽酸的量.
【結論】經(jīng)過計算,該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60%.

分析 【方案設計和實施】
(1)根據(jù)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2)根據(jù)為防止二氧化碳氣體溢出,長頸漏斗下部應插入液面下解答;
(3)根據(jù)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解答;
【分析和評價】
通過資料:補鈣劑中的糖類、維生素D等,這些物質不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高溫灼燒時會燃燒或分解解答;
【結論】根據(jù)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來測定鈣片中碳酸鈣的含量.

解答 解:【方案設計和實施】
(1)根據(jù)題中信息,補鈣劑中除碳酸鈣外其他物質不與稀鹽酸反應,錐形瓶中發(fā)生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2)為防止二氧化碳氣體溢出,長頸漏斗下部應插入液面下;
(3)加入藥品前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夾住膠管(堵住導管出口),從長頸漏斗加水至長頸漏斗中液面高于錐形瓶內液面,若一段時間不下降,則證明該裝置氣密性良好;
【分析和評價】
(1)因為氫氧化鈣微溶,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含量很少,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很少,所以方案2合理;
(2)根據(jù)資料補鈣劑中糖類、維生素D等效,高溫灼燒時會燃燒或分解,導致最終數(shù)據(jù)偏大,不能使用碳酸鈣高溫灼燒分解的方法.
(3)要使用查閱資料(3)中介紹的方法,還需要學習的是如何測未知濃度(剩余)鹽酸的量,才能計算消耗鹽酸的量最終求得碳酸鈣的含量;
(4)根據(jù)生成氣體的量計算鈣片中碳酸鈣的含量,
【結論】有實驗記錄可知:加入300g鹽酸時碳酸鈣已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300+100+25)-418.4=6.6g
設碳酸鈣與鹽酸完全反應生成6.6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6.6g
$\frac{100}{x}=\frac{44}{6.6g}$
x=15g
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15g}{25g}$×100%=60%.        
故答案為:
方案設計及實施
(1)CaCO3+2HCl═CaCl2+H2O+CO2↑;        
(2)防止CO2氣體逸出(液封);         
(3)夾住膠管(堵住導管出口),從長頸漏斗加水至長頸漏斗中液面高于錐形瓶內液面,若一段時間不下降,則證明該裝置氣密性良好; 
分析和評價;
(1)方案2;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含量很少(不足),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很少;
(2)加入的糖類、維生素D等物質高溫灼燒時會燃燒或分解,導致最終的數(shù)據(jù)偏大;                    
(3)如何測定未知濃度(剩余)鹽酸的量;
【結論】60%.

點評 主要考查了碳酸鈣的化學性質,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實驗的能力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已知室溫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將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的混合物16.3g,放入83.7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7.3%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試計算:
(1)實驗室有一瓶標簽如圖所示的濃鹽酸,要配制100g7.3%的鹽酸,需要用該鹽酸18.2mL
(2)原混合物中氫氧化鈉的質量.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4)將反應后的溶液冷卻到室溫,若要配制室溫時的飽和溶液,還需向其中加入多少克氯化鈉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石油和煤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石油是一種常用的燃料B.石油是純凈物,煤是混合物
C.石油中氫元素含量比煤高D.煤在空氣中燃燒只產(chǎn)生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實驗室用下列裝置制取幾種氣體: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酒精燈、量筒.
(2)某同學選用B和D兩種裝置,則他是否能制取并測量氧氣的體積?是(填“是”或“否”).
(3)實驗室用A和C裝置可制取氧氣,請寫出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氧氣的文字表達式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在反應中二氧化錳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用C裝置收集氧氣時,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及集氣瓶口,若復燃,則證明已滿.
(4)若用E裝置排空氣收集氧氣,則從b(填a或 b)管進氣;用E裝置除去氧氣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氣體E中盛氫氧化鈉溶液.
(5)常溫下,乙炔是一種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反應制取乙炔. 你認為制取乙炔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收集裝置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金屬鈉與氯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該反應的表達式為:鈉(Na)+氯氣(Cl2)點燃氯化鈉(NsCl).根據(jù)所給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鈉與氯氣反應時,每個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成為氯離子.
(2)從氯氣變?yōu)槁然c時,氯元素的化合價的具體變化為0→-1.
(3)請你比較分析鈉原子和鈉離子結構的異同點.
相同之處:核內質子數(shù)相同;不同之處:核外電子總數(sh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小剛同學在學習了酶的知識后聯(lián)系生活中重金屬中毒事件,又提出了自己的一個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會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結合猜想小剛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銅屬于重金屬,鈉不是重金屬;
【設計實驗】取試管4支,編號,按表分別加入試劑,搖勻,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鐘后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碘液3滴,觀察其顏色變化.
編號0.25%淀粉溶液(ml)蒸餾水(ml)0.9%NaCl溶液(ml)0.9%CuSO4溶液(ml)唾液溶液(ml)加入碘液3滴后現(xiàn)象
132---變藍色
231--1不變藍
33-1-1不變藍
43--11變藍色
實驗結論】酶的催化作用會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
【分析與交流】
(1)實驗過程中為什么要在37℃的水浴中進行?37℃時酶的活性最強
(2)小剛同學提出猜想的依據(jù)是:酶是一種蛋白質,遇到重金屬離子會發(fā)生性質改變.(填“糖類”、“脂肪”、“蛋白質”).
(3)在看了小剛的設計及實驗后,同桌的小王認為憑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小剛的猜想.你認為小剛提出的下列實驗改進方案可行的是:甲、乙
甲:將硫酸銅溶液更換成氯化銅溶液        乙:將氯化鈉溶液更換成硫酸鈉溶液
丙:將硫酸銅溶液更換成硝酸銅溶液        。簩⒙然c溶液更換成硝酸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化學反應及反應類型與如圖所示的微觀變化對應正確的是(  )
A.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化合反應
B.2HI+Cl2═2HCl+I2        置換反應
C.2H2O$\frac{\underline{\;電解\;}}{\;}$2H2↑+O2↑    分解反應
D.2HCl+CuO═CuCl+H2O      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除雜(括號內為雜質)的實驗過程都正確的是( 。
A.CO2(CO)        通入少量氧氣,點燃
B.NaOH(Na2CO3)   加適量鹽酸,然后蒸發(fā)結晶
C.FeSO4(CuSO4)       加足量鐵粉、過濾
D.H2SO4(HCl)      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結合如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

(1)圖1是常見的化學實驗裝置,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字母代號).
(2)小亮設計了如下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坩鍋中放入足量的紅磷,使其浮于水面上,將其點燃后,立即用燒杯罩下,如圖2所示,小亮通過觀察到的現(xiàn)象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大約為20%”的結論,你預計當坩堝中的火焰熄滅后,小亮觀察到怎樣的現(xiàn)象支持他得出這樣的結論:燒杯中的水位上升,水位上升至“4”刻度線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