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莉同學學習化學后知道,鎂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白色的氧化鎂固體,但她在空氣中點燃鎂條時,卻

發(fā)現(xiàn)在生成的白色固體中還夾雜著少量的淡黃色固體.

【提出問題】為什么會生成淡黃色固體?

【查閱資料】小莉查閱資料,記錄了下列幾種物質(zhì)的顏色:

物質(zhì)

氧化鎂

氯化鎂

氮化鎂

硝酸鎂

碳酸鎂

氫氧化鎂

顏色

白色

白色

淡黃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小紅同學認為不必查閱氯化鎂的顏色,理由是  

【提出猜想】分析資料,小莉猜測淡黃色固體可能是  ;

【實驗探究】小莉設計實驗:將點燃的鎂條伸入裝有純凈  的集氣瓶中,發(fā)現(xiàn)鎂條能繼續(xù)燃燒,生成淡黃色固體,證實了自己的猜想.

【實驗結論】根據(jù)小莉的實驗結果,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時同時發(fā)生兩個反應,請寫出生成氧化鎂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現(xiàn)象是  ;若另一產(chǎn)物中氮元素顯負三價,請寫出該產(chǎn)物的化學式  

【[拓展延伸】鎂在氧氣中燃燒只生成氧化鎂,請計算:

(1)氧化鎂中各元素的質(zhì)量比  ;

(2)1.2g鎂條完全燃燒后,生成氧化鎂的質(zhì)量為多少克?(要寫計算過程)

【反思評價】根據(jù)小莉同學的實驗結果,若有24g鎂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則所得產(chǎn)物的總質(zhì)量m  40g  (填:“>”、“=”或“<”).


考點:

實驗探究物質(zhì)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質(zhì)量比的計算;化學性質(zhì)與物理性質(zhì)的差別及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專題:

科學探究.

分析:

[查閱資料]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確定產(chǎn)物中一定不存在氯化鎂;

[提出猜想]根據(jù)空氣的成分和固體的顏色判斷淡黃色固體的來源;

[實驗探究]根據(jù)在純氧氣中燃燒鎂條只生成白色固體,在純氮氣中燃燒鎂條只生成淡黃色色固體,可采取在純純氮氣中燃燒鎂條,觀察現(xiàn)象的方法;

[實驗結論]根據(jù)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書寫方程式;

【[拓展延伸】(1)各元素相對原子質(zhì)量總和的比即為質(zhì)量比;

(2)根據(jù)參加反應的鎂的質(zhì)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出生成氧化鎂的質(zhì)量即可;

【反思評價】根據(jù)Mg在空氣中燃燒與氧氣和氮氣反應的情況:

如果全部生成MgO,依據(jù)方程式計算出氧化鎂的質(zhì)量;

如果全部生成Mg3N2,依據(jù)方程式計算出氮化鎂的質(zhì)量,實際情況介于兩者之間,即可解答本題.

解答:

解:

[查閱資料]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由于空氣中無氯元素,所以燃燒產(chǎn)物中一定不存在氯化鎂;

[提出猜想]空氣中含有氮氣,在空氣中點燃鎂條時,生成的白色固體物質(zhì)中夾雜著少量的淡黃色固體,而氮化鎂為淡黃色,所以淡黃色的固體可能是鎂與空氣中的氮氣反應生成的氮化鎂.

[實驗探究]由于在純氧氣中燃燒鎂條只生成白色固體氧化鎂,在純氮氣中燃燒鎂條只生成淡黃色色固體氮化鎂,可用在純氮氣中燃燒鎂條,觀察現(xiàn)象的方法.

[實驗結論]鎂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燃燒生成氧化鎂,化學方程式為:2Mg+O22MgO,現(xiàn)象是:鎂條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粉末狀態(tài);鎂和氮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氮化鎂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而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所以氮化鎂的化學式:Mg3N2;

【[拓展延伸】(1)氧化鎂中鎂元素、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24:16=3:2;

(2)設生成氧化鎂的質(zhì)量為x,

2Mg+O22MgO

48           80

1.2g          x

x=2g.

答:能生成2g氧化鎂.

【反思評價】根據(jù)Mg在空氣中燃燒只考慮與氧氣和氮氣反應的情況:

如果全部生成MgO,2Mg+O22MgO              

                2×24        2×40

                24           m       則m=40g

如果全部生成Mg3N2,3Mg+N2Mg3N2

                  3×24        100

                   24          m 

則 m=33.3g

實際情況介于兩者之間,所以m<40g.

故答案為:

[查閱資料]空氣的成分中不含氯元素;

[提出猜想]氮化鎂;

[實驗探究]氮氣;

[實驗結論]2Mg+O22MgO;鎂條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粉末狀態(tài);Mg3N2;

【[拓展延伸】(1)3:2;(2)2g;

【反思評價】<.

點評:

正確理解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內(nèi)容,了解燃燒的定義及定義的拓展意義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書寫化學方程式一定要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不要忘記配平和條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礦物質(zhì)水中元素及國標含量如下表所示,請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1)礦物質(zhì)水中含有的鎂元素                   ;

(2)久置的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氣,請表示出

2個氧分子                       ;

(3)右表中的一種陰離子                     ;   

(4)硫酸鈣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

(5)產(chǎn)自溶洞的水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保持

二氧化碳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瘦肉精是一類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的化學物質(zhì),政府已嚴禁在豬飼料中添加瘦肉精。常見的瘦肉精化學式為C12H18OCl2N2,下列有關這種瘦肉精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是一種化合物             B、分子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18:1

C、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77g      D、由C12H18O、Cl2、N2三種分子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在實驗室應正確、安全地進行實驗操作.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

做鐵絲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中先預留少量的水,后將加熱至紅熱的鐵絲伸入瓶中

 

B.

點燃可燃性氣體時,先檢驗氣體純度,后點燃

 

C.

給試管中的固體物質(zhì)加熱時,先預熱,后對著固體所在部位集中加熱

 

D.

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結束,先熄滅酒精燈,后將導管移出水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梳理并歸納了以下知識點:

①質(zhì)子數(shù)相同的兩種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②過氧化氫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

③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一定不變;

④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的原子;

⑤無論是吸入的空氣還是呼出的氣體中含量最多的氣體都是氮氣;

⑥純凈物一定是由同種分子構成的.

其中正確的是(  )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集氣瓶里盛有空氣,欲除去其中的氧氣而得到較純凈的氮氣時,最好采用的物質(zhì)是

  A.蠟燭           B.木炭         C.紅磷         D.硫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化學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兩者

 A.質(zhì)子數(shù)不同                  B.中子數(shù)不同

C.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D.電子層數(sh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A.

金屬生銹

B.

人在長跑時急促呼吸

 

C.

酒精燈平穩(wěn)燃燒

D.

食物腐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為哈藥集團制藥廠生產(chǎn)的“新蓋中蓋牌”高鈣片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請仔細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主要原料]  碳酸鈣(CaCO3

[功效成份]  補鈣

[規(guī)    格]  2g/片

            每片中含:

            碳酸鈣≥1.5g

[食用方法]  每日1次,每次1片

 
  ⑴“新蓋中蓋牌”高鈣片中的“鈣”應理解為(填字母)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氧化物

⑵人體缺少鈣元素會影響健康,因此每日需攝入足夠的鈣。人體缺鈣可能引起的疾病

         。

⑶碳酸鈣CaCO3中Ca、C、O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⑷碳酸鈣CaCO3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請寫出解題過程)

⑸每片鈣片中至少含鈣元素的質(zhì)量為多少?(請寫出解題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