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學過的知識,解釋下列問題.
(1)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水槽中的水變紅了,是什么原因?
(2)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停止加熱時,為什么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燈?
(3)用氮氣做燈泡的保護氣,利用氮氣的什么性質(zhì)?
考點: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常見氣體的用途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1)根據(jù)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jù)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jù)用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未放一團棉花,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從導管進入水槽中使水呈紫紅色.
(2)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實驗結(jié)束時,要先從水槽中撤出導氣管,再熄滅酒精燈,這是為了防止水槽內(nèi)的水倒吸進入試管,引起試管炸裂.
(3)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可用氮氣做燈泡的保護氣.
故答案為:(1)沒有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2)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試管底部炸裂;(3)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注意事項、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是構(gòu)成物質(zhì)的一種粒子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都是由兩個原子構(gòu)成的,分子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構(gòu)成的
D、原子可構(gòu)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構(gòu)成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往試管里裝入固體粉末時,可先使試管
 
,再用
 
將藥品小心地送至
 
,然后使試管
 
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物質(zhì)中,前者是純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一組是(  )
A、氧化汞,氧氣
B、清新的空氣,白酒
C、河水,二氧化碳
D、氮氣,清新的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興趣小組進行粗鹽提純、配制氯化鈉溶液、驗證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過程.

【實驗步驟】:
(1)溶解:寫出a儀器名稱
 

(2)過濾:玻璃棒作用是
 

(3)蒸發(fā):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
 
時,停止加熱.
(4)配制:將所得的精鹽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配制成25%的氯化鈉溶液.
(5)驗證分析:取5g上述所配制的氯化鈉溶液,滴入適量的硝酸銀溶液,充分反應后,將產(chǎn)生的沉淀洗滌干燥,稱得質(zhì)量為2.87g.(不考慮可溶性雜質(zhì),反應化學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
①求實際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②實際配制的溶液
 
(填“符合”或“不符合”)要求.若不符合,造成誤差的原因是
 
(任寫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下列實驗中出現(xiàn)的異常現(xiàn)象分析合理的是( 。
A、制取O2氣體時,始終收集不到O2--收集O2的集氣瓶沒蓋嚴
B、加熱高錳酸鉀固體粉末時,試管破裂--加熱前沒有將試管外壁擦干
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過長
D、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少于
1
5
--紅磷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zhì)量周報,閱讀并回答下列問題:
城市污染指數(shù)首要污染物空氣質(zhì)量級別城市污染指數(shù)首要污染物空氣質(zhì)量級別
北京92TSP濟南76TSP
天津82TSP武漢83NOx
哈爾濱96TSP重慶98SOx
上海74NOx貴陽69TSP
注:TSP--空氣中飄塵;NOx--氮的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
最容易出現(xiàn)酸雨的城市是
 
.為減少城市酸雨的產(chǎn)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號).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采用燃料脫硫技術  ③不必采取措施,無所謂 ④開發(fā)新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碳酸鈉和氯化鈉的固體混合物樣品22.3g全部溶解在100.0g水中,再加入10%的稀鹽酸73g,恰好完全反應.試計算:
(1)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氯元素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若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供選用的裝置如圖:要得到平穩(wěn)的氧氣流,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選填“甲”或“乙”);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丙中盛滿水,氣體應從
 
 (選填“a”或“b”)端導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