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水電解的過程可用下列圖示表示:

(1)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①②③④.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氧氣.
(2)寫出此反應的符號表達式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3)在此反應中微粒水分子改變了,而微粒氫原子、氧原子沒有變,重新組合成新的微粒氫分子、氧分子,分別構(gòu)成新物質(zhì)氫氣、氧氣.
(4)通過此反應還能得出的結(jié)論(寫出1點)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或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不變等).

分析 (1)根據(jù)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結(jié)合成新的分子進行排序;
(2)根據(jù)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來書寫;
(3)根據(jù)微觀示意圖結(jié)合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分析分子和原子的變化;
(3)根據(jù)電解水的現(xiàn)象結(jié)論以及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來分析

解答 解:(1)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個過程,故該反應過程是①②③④;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氧氣;故填:①②③④;氧氣;
(2)該反應是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此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3)該反應中變化的是水分子,沒有變化的是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氫分子和氧分子氫分子構(gòu)成氫氣,氧分子構(gòu)成氧氣,故填:水分子;氫原子;氧原子;氫分子;氧分子;氫氣;氧氣;
(4)水電解生成了氫氣和氧氣,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知,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該反應中變化的是水分子,沒有變化的是氫原子和氧原子,由此可以看出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故答案為: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或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不變等).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水的通電分解實驗以及微觀粒子發(fā)生反應時的先后順序方面的問題,屬于基礎(chǔ)知識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下列推理合力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B.化學變化伴隨有能量變化,所以有能量變化的一定是化學變化
C.化學變化中伴隨有物理變化,所以物理變化中一定有化學變化
D.離子是帶電荷的粒子,所以帶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水循環(huán)”、“氧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環(huán).結(jié)合你所學到的化學知識回答下面有關(guān)問題.
(1)從物質(zhì)變化的角度看,三大循環(huán)中有一種變化與另外兩種變化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這一循環(huán)是水循環(huán),這種循環(huán)主要是由水分子的運動引起的.
(2)從微觀角度看,水分子是由氫原子、氧原子構(gòu)成的;從宏觀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3)如圖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huán)圖.
圖中a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其名稱為光合作用.

(4)在剛剛結(jié)束的“兩會”上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左右和5%左右.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現(xiàn)行空氣質(zhì)量日報中,未計入空氣污染指數(shù)項目的是:A(填序號)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顆粒物   E.臭氧
②大氣中的CO2含量不斷上升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是溫室效應.
大氣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為什么?不是,因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5)研制和開發(fā)不含碳并可工業(yè)生產(chǎn)的清潔能源,一直是科學家不懈追求的目標,目前液氨被人們被為一種潛在的清潔燃料.
①氨氣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產(chǎn)物是氮氣和水,試寫出氨氣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氨氣+氧氣$\stackrel{點燃}{→}$氮氣+水.
②在實驗室中為探究氨氣的性質(zhì),常用堿石灰和硫酸銨兩種固體混合加熱的方法制取氨氣.通常情況下,氨氣是一種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室制取氨氣時發(fā)生裝置A(填圖2中的字母序號,下同)在C、D、E 三種裝置中,收集氨氣應選擇D若用裝置F收集氨氣,則應將d(填“c”或”d”)與發(fā)生裝置相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A、B、C、D是初中常見物質(zhì).無色液體A,具有消毒作用;向其中加入黑色固體B,產(chǎn)生大量氣體C與無色液體D.則可以推出:A是H2O2;BMnO2,其作用是催化;CO2;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其中A是標有以cm為單位的刻度,且在0刻度正上方有一圓狀缺口的圓筒狀玻璃容器(帶橡皮塞B),C為能自由移動的活塞.他們操作過程如下:

a檢查裝置氣密性;
b將兩個可自由移動的活塞C分別調(diào)整到左右兩邊刻度的10cm處;
c將過量的銅粉平鋪在惰性電熱板上,塞上橡皮塞B;銅和氧氣能夠反應生成固體氧化銅;
d通電加熱銅粉,待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原來的狀況.記錄兩活塞C之間的距離為h;
e根據(jù)數(shù)據(jù)h列出公式,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注:A容器內(nèi)的固態(tài)物質(zhì)、惰性電熱板、活塞部分所占體積忽略不計,活塞與玻璃容器之間的摩擦力也忽略不計)
(1)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分別移動兩活塞C到左右兩邊刻度為10cm處,塞緊橡皮塞B,雙手將兩活塞C向里推,使活塞之間的距離縮小,然后松手,活塞向外移動,直到兩活塞C的距離為20 cm時停止移動,說明裝置氣密性好.
(2)b-d的實驗步驟中兩活塞之間的距離h具體變化情況是h先大于20cm,后逐漸減少,直到h約等于16cm時保持不變.
(3)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的計算公式(含字母h)為$\frac{20cm-h}{20cm}$×100%.
(4)如果在操作d中惰性電熱板沒有冷卻到原來溫度,則e操作中計算出的實驗結(jié)果比理論值偏小(“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各種符號中,既可以表示一種元素,又可以表示一個原子,還能表示一種物質(zhì)的是( 。
A.HB.NC.Fe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或物質(zhì)名稱,并指出物質(zhì)類別(物質(zhì)類別指:單質(zhì)、氧化物、酸、堿、鹽)
物質(zhì)名稱氦氣碳酸
化學式SO3Ca(NO32Fe(OH)2
物質(zhì)類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金屬元素是Al;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一律填元素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欲將100g20%氯化鈣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增大一倍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加入多少g氯化鈣?
(2)或者蒸發(fā)多少g水?
(3)或者加入多少g80%的氯化鈣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