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Ⅰ:氯元素(Cl)是一種重要的非金屬元素,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7,氯氣是雙原子分子,在通常情況下為黃綠色氣體.
材料Ⅱ:氯氣的化學性質(zhì)很活潑,能與多種金屬與非金屬直接化合,如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點燃或強光照射時發(fā)生爆炸生成氯化氫;鈉在氯氣中劇烈燃燒生成氯化鈉.
材料Ⅲ:氯氣可用于制備多種消毒劑,含氯元素的消毒劑有ClO2、NaClO、Ca(ClO)2等.
(1)消毒劑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
(2)寫出氯氣的物理性質(zhì):通常情況下為黃綠色氣體;化學性質(zhì):氯氣的化學性質(zhì)很活潑,能與多種金屬與非金屬直接化合,如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點燃或強光照射時發(fā)生爆炸生成氯化氫;鈉在氯氣中劇烈燃燒生成氯化鈉;;
(3)寫出材料Ⅱ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l2+H2$\frac{\underline{\;點燃\;}}{\;}$2HCl(任寫其中一個).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填字母).
A.燃燒一定包含著化學變化     
B.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C.燃燒不一定是化合反應
D.爆炸一定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分析 (1)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進行計算;
(2)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例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熔點、沸點等;
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是指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例如穩(wěn)定性、氧化性、還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3)根據(jù)題中信息結(jié)合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分析;
(4)由物質(zhì)的化學式根據(jù)化合價原則可以計算出元素的化合價;
(5)A.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生成,一定包含著化學變化;
B.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例如鈉在氯氣中劇烈燃燒;
C.燃燒不一定是化合反應,例如甲烷的燃燒;
D.爆炸不一定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例如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點燃或強光照射時發(fā)生爆炸

解答 解:(1)在NaClO中鈉顯+1價,氧顯-2價,氯元素的化合價設為x則:+1+x+(-2)=0,解得x=+1;
(2)上述敘述中只有“通常情況下為黃綠色氣體”這一氯氣的性質(zhì)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zhì);
上述敘述中“氯氣的化學性質(zhì)很活潑,能與多種金屬與非金屬直接化合,如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點燃或強光照射時發(fā)生爆炸生成氯化氫;鈉在氯氣中劇烈燃燒生成氯化鈉”,氯氣的這些性質(zhì)必須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xiàn)出來,屬于化學性質(zhì);
故答案為:通常情況下為黃綠色氣體;氯氣的化學性質(zhì)很活潑,能與多種金屬與非金屬直接化合,如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點燃或強光照射時發(fā)生爆炸生成氯化氫;鈉在氯氣中劇烈燃燒生成氯化鈉;
(3)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點燃或強光照射時發(fā)生爆炸生成氯化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l2+H2$\frac{\underline{\;點燃\;}}{\;}$2HCl;故答案為:Cl2+H2$\frac{\underline{\;點燃\;}}{\;}$2HCl;
(4)A.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生成,一定包含著化學變化,故說法正確;
B.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例如鈉在氯氣中劇烈燃燒,故說法正確;
C.燃燒不一定是化合反應,例如甲烷的燃燒,故說法正確;
D.爆炸不一定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例如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點燃或強光照射時發(fā)生爆炸,故說法錯誤;
故選D.
故答案為:(1)+1;(2)通常情況下為黃綠色氣體;氯氣的化學性質(zhì)很活潑,能與多種金屬與非金屬直接化合,如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點燃或強光照射時發(fā)生爆炸生成氯化氫;鈉在氯氣中劇烈燃燒生成氯化鈉;(3)Cl2+H2$\frac{\underline{\;點燃\;}}{\;}$2HCl;(4)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及其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及變化等方面的知識,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已知下列物質(zhì):①潔凈的空氣;②液態(tài)氧;③四氧化三鐵;④果汁;⑤氫氣;⑥食鹽水,用編號填空:
(1)屬于混合物的是①④⑥;
(2)屬于純凈物的是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如圖1~4是教科書上有關實驗的裝置圖:

(1)圖1是利用紅磷燃燒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該反應測定結(jié)果偏小的原因是紅磷的量不足或裝置漏氣等.(答一點即可)
(2)圖2是電解水的實驗,其中左邊電極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氧氣(或O2).(寫符號)
(3)圖3是制取蒸餾水的簡易裝置.實驗時會在燒瓶中加入幾粒沸石,其目的是防止液體暴沸.
(4)圖4是面粉爆炸實驗.實驗時在膠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空氣的目的是使空氣與面粉充分混合(或增大面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花學習了分子以后,對分子不斷運動這一說法產(chǎn)生了興趣,于是她決定探究分子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提出問題】分子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猜想與假設】
①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
②分子運動的快慢與分子的質(zhì)量有關.
【實驗設計與探究】
探究一: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
實驗步驟實驗1:去取相同體積的兩個燒杯,分別倒入相同體積的冷水和
相同體積熱水,然后用膠頭滴管(填一儀器名稱)各滴加兩滴紅墨水,觀察現(xiàn)象.實驗2:取相同體積的水,分別倒入到兩個蒸發(fā)皿中,一個蒸發(fā)皿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另一個露置在空氣中,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1:熱水中紅墨水擴散得快,冷水中紅墨水擴散得慢;
實驗2:被加熱的水蒸發(fā)得快;而不加熱的水幾乎無變化.
實驗結(jié)論
探究二:分子運動的快慢與分子的質(zhì)量有關
【查閱資料】
①濃氨水易揮發(fā),揮發(fā)出來的是氨氣(NH3),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HCl);
②氨氣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銨(NH4Cl)白色小顆粒;
③氯化氫分子的質(zhì)量大于氨氣分子的質(zhì)量.
【探究與設計】小花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探究.
(1)圖甲中濃氨水與濃鹽酸并未接觸,但仍然發(fā)生了變化,產(chǎn)生了白煙,由此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如圖乙玻璃導管中,在A、C點分別用膠頭滴管滴上一滴大小相同的濃氨水和濃鹽酸,B為中點,可看到在BC之間形成白煙,則說明分子質(zhì)量越小分子運動速度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青蒿素(C15H22O5)是從植物黃花蒿葉中提取的可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及雙氫青蒿素(C15H24O5)領域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分享了2015諾貝爾生理學及醫(yī)學獎,成為了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青蒿素為無色針狀晶體,味苦. 在乙醚(C2H5-O-C2H5 )中可溶解,在水中幾乎不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是由多個原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
B.青蒿素是氧化物
C.青蒿素分子是由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組成
D.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構(gòu)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及反應關系(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用“-”表示兩種物質(zhì)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用“→”表示一種物質(zhì)可以轉(zhuǎn)化為另一種物質(zhì).A、B、C、D分別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制肥皂的原料、硝酸銀溶液和氧化銅中的一種.(不考慮生成在溶液中不存在或遇水就分解的物質(zhì)的反應)
(1)在圖中標出四種物質(zhì)(或溶質(zhì)或主要成分)的化學式;
(2)A與銅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銅的表面附著著銀白色固體,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
(3)寫出一個C轉(zhuǎn)化為銅的化學方程式CO+CuO$\frac{\underline{\;\;△\;\;}}{\;}$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通過近一年的化學學習,你已經(jīng)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規(guī)律,如圖提供的實驗室常提供的制取和收集氣體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錐形瓶.
(2)用B裝置制取氣體應具備的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是反應物均為固體且反應需要加熱.
(3)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氣體選擇的裝置組合是AD,發(fā)生裝置中發(fā)生的化學反
應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4)若要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在F裝置中應加入的試劑為濃硫酸(填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體積是( 。
A.O2B.N2C.H2O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地震發(fā)生的成因很復雜.據(jù)研究孕震過程中,在地殼的巖層中碳酸鹽受熱發(fā)生如下反應:
CaCO3=CaO+CO2↑          MgCa(CO32=MgO+CaO+2CO2
(1)上述兩個反應都屬于分解反應,但反應式還不完善,還應補充反應條件:加熱.
(2)某地地震后產(chǎn)生了大量的溫泉水.該溫泉水是硬水還是軟水?用我們學過的方法加以檢驗:取樣,加入肥皂水,攪拌后觀察現(xiàn)象.
(3)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測量孕震實驗中生成CO2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與此變化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是:CO2+H2O═H2CO3,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jié)果無(填“有”或“無”)明顯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