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如圖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標號儀器的名稱:①分液漏斗;②集氣瓶.
(2)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F.
(3)用B、D組合制取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若將發(fā)生裝置由B改為C,其優(yōu)點是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4)硫化氫氣體(H2S)有毒,溶于水形成酸.用塊狀硫化亞鐵(FeS)和稀硫酸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制得H2S,反應化學方程式為FeS+H2SO4=FeSO4+H2S↑.某同學用上圖G、H、I組合收集H2S.
①用G收集H2S,說明其密度比空氣大(填“大”或“小”).
②各裝置的作用:H防止液體倒吸入G中、I吸收多余的H2S,預防H2S污染大氣.

分析 (1)據(jù)常用儀器回答;
(2)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同時集氣瓶底便于留少量的水;
(3)B裝置是固液常溫型,D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實驗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不需要加熱,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制取二氧化碳可用該套裝置;C裝置具有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的優(yōu)點;
(4)①根據(jù)收集氣體的裝置可以比較氣體與空氣密度的大。
②不同的實驗裝置,功能不同,據(jù)裝置特點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標號儀器分別是分液漏斗和集氣瓶.
(2)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同時集氣瓶底便于留少量的水,適合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
(3)用B、D組合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若將發(fā)生裝置由B改為C,其優(yōu)點是可通過活塞開閉隨時控制反應的進行或停止;
(4)硫化亞鐵(FeS)和稀硫酸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硫化氫氣體,反應化學方程式為:FeS+H2SO4=FeSO4+H2S↑;
①可以利用G裝置收集H2S,該裝置是長管進氣,通過短管排空氣,說明其密度比空氣大;
②H裝置的作用是防止液體倒吸入G中;I裝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H2S,預防H2S污染大氣.
故答案為:(1)分液漏斗; 集氣瓶;  
(2)F;
(3)CaCO3+2HCl=CaCl2+H20+CO2↑ (其他合理也給分);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4)FeS+H2SO4=H2S↑+FeSO4;  大; 防止液體倒吸入G中;  吸收多余的H2S,預防H2S污染大氣.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學生的基本實驗能力,涉及儀器的用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裝置選擇、裝置的作用等知識,只有綜合理解化學知識才能夠正確的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絕大多數(shù)古代青銅器和銅器上都有綠色斑點,這些綠色斑點是銅長時間和氧氣等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的銅綠[Cu2( OH )2 CO3],銅綠不穩(wěn)定,受熱后可分解生成三種物質(zhì). 

為探究銅綠受熱后生成的物質(zhì),小莉同學從某種銅器上取適量的銅綠,進行實驗.
①連接裝置如圖,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將干燥后的銅綠放入試管A 中加熱.
(l)試管口為什么要略向下傾斜?防止生成的水冷凝回流炸裂試管.
(2)A 裝置中綠色固體逐漸變成黑色.取少量黑色固體放人另一試管中,加入稀硫酸,觀察到黑色固體逐漸溶解,變成藍色溶液.則可推測銅綠分解產(chǎn)物中有氧化銅.
(3)B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可推測銅綠分解產(chǎn)物中二氧化碳.
(4)C 裝置中無水硫酸銅變藍色,小莉同學認為銅綠分解產(chǎn)物中有水,但小明同學認為這還不能作出確切的推斷.若要推斷銅綠產(chǎn)物中是否有水,應如何改進實驗裝置?將BC對調(dià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思維方式,根據(jù)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上述示意圖中,共包含四種元素;
(2)A、B、C、E中屬于陰離子的是S2-(填離子符號).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則該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得到(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4)若D為離子,則B、D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資料顯示:鎂與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會產(chǎn)生大量氣體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探究分析反應的產(chǎn)物.
查閱資料知:①MgCO3和Mg(OH)2均為白色不溶物.
②酚酞遇碳酸氫鈉溶液呈淺紅色,酚酞遇碳酸鈉溶液呈紅色.
(1)提出假設:
實驗I:用砂紙擦去鎂條表面氧化膜,將其放入盛有適量滴有酚酞的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試管中,迅速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氣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淺紅色變成了紅色.
該同學對反應中產(chǎn)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測:
猜測1: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CO3
猜測2: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
猜測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CO3和Mg(OH)2
(2)設計實驗確定產(chǎn)物并驗證猜測:
實驗序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
實驗Ⅱ將實驗I中收集到的氣體點燃能安靜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氣體為H2
實驗Ⅲ取實驗I中少量的白色不溶物,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產(chǎn)生大量氣泡  白色不溶物含有MgCO3
實驗Ⅳ取實驗I中的澄清液,向其中加入少量CaCl2稀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澄清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碳酸鈉(Na2CO3
(3)為進一步確定實驗I的反應產(chǎn)物,又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如圖).
已知:MgCO3$\frac{\underline{\;\;△\;\;}}{\;}$MgO+CO2
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堿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①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C中堿石灰的作用是阻止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進入B中.
②稱取實驗Ⅰ中所得的干燥純凈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熱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并使分解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進入裝置A和B中.實驗前后裝置A增重1.8g,裝置B增重8.8g,請分析數(shù)據(jù)并結合實驗Ⅱ、Ⅲ、Ⅳ的結論,該白色不溶物除含碳酸鎂外還含有氫氧化鎂Mg(OH)2,它們的質(zhì)量比為84: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鮮品B.用工業(yè)鹽腌制咸魚臘肉
C.牛奶經(jīng)發(fā)酵后得到酸奶D.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裝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熱,待反應停止后過濾,濾出不溶物后再往濾液中加入一根鐵釘,若鐵釘無變化,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不溶物中一定有銅B.不溶物可能全部是鐵
C.濾液是硫酸亞鐵溶液D.濾液中含有硫酸銅和硫酸亞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小丁在學習了金屬活動性后,查閱資料知道鉀、鈣、鈉等金屬特別活潑,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小丁聯(lián)想到鎂的活動性順序緊隨在鈉的后面,鎂是否也能與水反應呢?
【提出問題】鎂是否能與水反應?
【作出假設】(1)鎂不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2)鎂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
【實驗探究】在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鎂條,用酚酞作指示劑,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如圖:

小丁除了用酚酞溶液測定溶液顯堿性,還用pH試紙測定溶液顯堿性的強弱,他用水浸濕pH試紙后再進行測定,這樣測得的結果比實際值偏。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
【反思與總結】
(1)通過實驗能得出的結論是鎂不能與冷水反應,能與熱水反應;
(2)小丁發(fā)現(xiàn)B試管放置在空氣中一會兒,溶液的紅色會褪色,這說明溶液的堿性減弱了,于是他大膽作出了一個猜想,并設計了驗證方案:
猜想驗證方案
可能是氫氧化鎂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溫度降低,溶解度變小,從而導致溶液堿性減弱將褪色后的溶液加熱,如果溶液變紅,說明小丁的猜想正確
小丁通過實驗證明了猜想正確.
(3)綜上實驗,寫出鎂條與水之間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2H2O$\frac{\underline{\;\;△\;\;}}{\;}$Mg(OH)2+H2↑.此反應的基本類型是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稱取氯化鈉和氯化鈣的固體混合物14g,放入燒杯中,加入96g碳酸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待反應完全后過濾,稱得濾液的總質(zhì)量為100g.
(1)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質(zhì)量為10g.
(2)所得濾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單位:g)
溫度(℃)01020405060708090100
KNO313.320.9326485.5110138169202246
NaCl35.735.83636.63737.337.838.43939.8
(1)40℃時,向100克水中加入70克KNO3晶體最終可得到飽和(“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2)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時,可通過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析出的晶體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確的是①(填寫編號).
①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飽和溶液 ②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飽和溶液
③上述方法可以將兩者完全分離  ④析出的晶體中不一定含有KNO3
(3)KNO3、NaCl在t℃時溶解度均為W克,則t的最可能范圍是A
A.20<t<30        B.t=30       C.30<t<40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