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試回答下列問題.

(1)M點的含義在10℃時,A、C的溶解度相等
(2)20℃時,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B>A>C.
(3)現(xiàn)有一杯20℃時接近飽和的溶液,溫度升高至40℃時,變?yōu)轱柡腿芤,你認為該物質(zhì)可能是A、B、C中的C.
(4)、40℃時,將等質(zhì)量的A、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至10℃,析出晶體最多的是A.

分析 根據(jù)題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線可知:A、B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都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M點的含義:在10℃時,A、C的溶解度相等;20℃時,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B>A>C;現(xiàn)有一杯20℃時接近飽和的溶液,溫度升高至40℃時,變?yōu)轱柡腿芤海撐镔|(zhì)可能是A、B、C中的C,因為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40℃時,將等質(zhì)量的A、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至10℃,析出晶體最多的是A,因為A受溫度的影響變化最大.

解答 解:(1)M點的含義:在10℃時,A、C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為:在10℃時,A、C的溶解度相等;
(2)20℃時,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B>A>C,故答案為:B>A>C;
(3)現(xiàn)有一杯20℃時接近飽和的溶液,溫度升高至40℃時,變?yōu)轱柡腿芤,該物質(zhì)可能是A、B、C中的C,因為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故答案為:C;
(4)40℃時,將等質(zhì)量的A、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至10℃,析出晶體最多的是A,因為A受溫度的影響變化最大;故答案為:A;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通過溶解度曲線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還考查了有關溶液的計算,有關的計算要準確,本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柴靜的環(huán)保紀錄片《穹頂之下》引起了大家對環(huán)境問題的關注.含硫煤燃燒后排放到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包括SO2,它在空氣中發(fā)生反應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會形成酸雨,酸雨會帶來很大危害,為減少環(huán)境污染,工廠排放的含有SO2的廢氣可用燒堿溶液吸收處理.請按題目要求用化學用語填空:
名稱 化學用語
 (1)煤中的碳元素C
 (2)標注SO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
$\stackrel{+4}{S}$O2 
 (3)用燒堿溶液吸收處理含有SO2的廢氣的化學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是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
①鐵架臺②集氣瓶③水槽④酒精燈⑤試管
(2)試管口塞一團棉花的作用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3)氧氣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盛滿氧氣的集氣瓶應正放在桌面上.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已經(jīng)收集滿.
(4)實驗室可以利用加熱分解高錳酸鉀的方法制氧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這種方法屬于化學變化.工業(yè)上采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制取氧氣,這種方法屬于物理變化.
(5)在實驗室制取氧氣主要分為以下七步.
第①步:給試管加熱
第②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第③步:用鐵架臺上的鐵夾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第④步:將高錳酸鉀放入試管中,管口塞一團棉花,用帶導管的塞子塞緊 
第⑤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一瓶氧氣
第⑥步:熄滅酒精燈
第⑦步:將導管從水槽內(nèi)拿出來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②④③①⑤⑦⑥.第⑥、⑦步如果操作錯誤會造成什么后果水倒吸入熱的試管,引起試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是有機物,能賦予生命
B.水是一種極好的溶劑,能維持人體的體液平衡
C.水分解可以得到氫氣,因此水是廉價且清潔的能源物質(zhì)
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體所需的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興趣小組同學對電池中物質(zhì)的成分進行探究,將電池剝開時聞到異味且發(fā)現(xiàn)有黑色物質(zhì).
【提出問題】為什么有異味?黑色物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
【網(wǎng)絡搜索】干電池的成分有二氧化錳、鐵粉及銨鹽等物質(zhì).
【實驗探究】同學們分別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Ⅰ.小芳取適量黑色物質(zhì)與熟石灰混合置于研缽內(nèi)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測,試紙變藍,證明黑色物質(zhì)中含有銨鹽.
實驗Ⅱ.小軍用一種物理方法發(fā)現(xiàn)黑色物質(zhì)中不含鐵粉,他采用的方法是用磁鐵吸引;
實驗Ⅲ.小明將黑色物質(zhì)加入適量的水中攪拌,靜置后過濾,取濾渣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①取適量黑色濾渣裝入試管中,再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產(chǎn)生大量氣泡
有氣體生成
②立即向上述試管中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該氣體是
氧氣
上述實驗中產(chǎn)生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據(jù)此小明認為黑色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錳.
【交流討論】大家對小明的結論提出了質(zhì)疑.
(1)小蘭認為若要證明黑色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錳,必須驗證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
(2)小林認為除了小蘭考慮的因素外,另一個原因是氧化銅等黑色物質(zhì)對過氧化氫分解也有催化作用.
【結論反思】
(1)干電池中一定含有銨鹽,可能含有二氧化錳,一定不含有鐵粉.
(2)面對網(wǎng)絡信息,我們要去偽存真.不應盲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zhì)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裝置B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裝置C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石蕊試液變紅色,寫出裝置A還可制取氣體的反應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1)裝置D中觀察到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可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是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
(3)實驗室用裝置E來收集CO2時,CO2應從c端(填“c”或“d”)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是初中化學部分重要實驗的相關圖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圖A是一組對比實驗,實驗目的是探究氯化鈉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2)圖B所示蠟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中,可用簡單方法驗證蠟燭燃燒的產(chǎn)物.請選擇一種產(chǎn)物簡要寫出其驗證方法集氣瓶內(nèi)壁出現(xiàn)水霧說明有水生成或向反應后的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二氧化碳.
(3)圖C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通過該實驗可得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該裝置中,氣球的作用是通過氣球的脹縮促進氣體的流動,使氧氣充分反應.
(4)圖D是模擬工業(yè)煉鐵的實驗裝置,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裝置后面氣球的作用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某同學發(fā)現(xiàn),上個月做實驗用的NaOH溶液忘記了蓋瓶蓋,對于該溶液是否變質(zhì),同學們開始實驗探究.【猜想假設】
猜想(1):該溶液沒有變質(zhì),為NaOH溶液.
猜想(2):該溶液全部變質(zhì),為Na2CO3溶液.
猜想(3):該溶液部分變質(zhì),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閱資料】Na2CO3溶液呈堿性
【設計方案】請你完善下表幾組同學探討的設計方案.
實驗操作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與結論同學評價
第1組若溶液變紅,則猜想(2)不成立第2組同學認為:此方案結論不正確,理由是:碳酸鈉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第2組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猜想(1)不成立.第3組同學認為:此方案還不能確定猜想(2)還是猜想(3)成立.
第3組若濾液不變紅,則猜想(2)成立;若濾液變紅,則猜想(3)成立.第1組同學認為:不需過濾也能達到實驗目的,更簡單的操作方法是:第2組實驗結束后,靜置一會兒后,滴加酚酞試液,酚酞試液變紅色,說明猜想(3)成立
【探究實驗】綜合各小組的方案后,動手實驗.
【結論與反思】NaOH溶液易與空氣中CO2反應而變質(zhì),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學們設計了如圖兩套裝置進行實驗:
用膠頭滴管吸取某種液體,錐形瓶中充入一種氣體或放入一種固體物質(zhì),擠壓膠頭滴管.一段時間后,兩裝置中氣球明顯脹大.
(1)甲裝置中可能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2)若乙裝置中膠頭滴管吸取的是稀鹽酸,則錐形瓶中放入的固體可能是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食鹽樣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鈣和氯化鎂,以下是除去食鹽樣品中沙土、氯化鈣和氯化鎂的實驗流程:

根據(jù)流程圖回答:
(1)操作Ⅰ的名稱是過濾,加入的試劑A是碳酸鈉(或Na2CO3);,沉淀是碳酸鈣(或CaCO3);
(2)寫出NaOH與雜質(zh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MgCl2=Mg(OH)2↓+2NaCl;
(3)能否用Ca(OH)2代替NaOH,填能;(能或否)
(4)加入試劑B的目的是除去NaOH和Na2CO3;
(5)蒸發(fā)結晶時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局部過熱導致殘留物飛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