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研究牙膏中的主要成分,他們選了一種牙膏(一種牙膏只有一種摩擦劑).并查閱資料得出他們它們的功能,如圖所示.
摩擦劑主要成分功能
氫氧化鋁、碳酸鈣或二氧化硅占牙膏成分的50%左右.用于增強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能有效去除牙齒表面上的污漬、牙斑、食物殘渣等
(1)為了探究牙膏的酸堿性,設計的方案為實驗步驟:取適量牙膏于試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滴加石蕊試液;
實驗現(xiàn)象及其實驗結(jié)論:如果石蕊試液變紅色,說明牙膏顯酸性,如果石蕊試液變藍色,說明牙膏顯堿性,如果石蕊試液不變色,說明牙膏顯中性.
(2)為了探究牙膏中摩擦劑成分,他們進行以下探究:
【提出假設】猜想1:摩擦劑是二氧化硅
猜想2:摩擦劑是碳酸鈣
猜想3:摩擦劑是氫氧化鋁
【設計方案】同學們針對三種猜想,將牙膏濁液過濾,向濾渣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請幫助填寫與實驗結(jié)論相對應的預期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實驗中預期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
①濾渣不溶解猜想1成立
②濾渣溶解,產(chǎn)生氣泡猜想2成立
③濾渣溶解,不產(chǎn)生氣泡猜想3成立
【實驗結(jié)論】經(jīng)過實驗探究后得出該牙膏中的摩擦劑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拓展延伸】該小組同學進一步探究該摩擦劑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來完成實驗:

(1)C裝置應當選擇Ⅰ、Ⅱ中的Ⅰ(填Ⅰ或Ⅱ),你選擇的理由是Ⅰ能夠把二氧化碳完全吸收.
(2)興趣小組同學在老師的提示下,要使結(jié)果更準確,把A裝置進行改裝如圖2,并在反應前后通入空氣,請說出改裝后的優(yōu)點排除空氣中二氧化碳對實驗的干擾,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
(3)要想得到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除了稱量反應前所取牙膏的質(zhì)量外,還必須稱量反應前后Ⅰ的質(zhì)量.

分析 (1)顯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顯堿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色,顯中性的溶液不能使石蕊試液變色;
【設計方案】
二氧化硅不能和稀鹽酸反應,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
【拓展延伸】
反應物接觸越充分,反應越充分;
裝置中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對實驗結(jié)果會產(chǎn)生影響;
反應前后Ⅰ裝置的質(zhì)量差即為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根據(jù)二氧化碳質(zhì)量可以計算碳酸鈣質(zhì)量,進一步可以計算牙膏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答 解:(1)為了探究牙膏的酸堿性,設計的方案為:實驗步驟:取適量牙膏于試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滴加石蕊試液;
實驗現(xiàn)象及其實驗結(jié)論:如果石蕊試液變紅色,說明牙膏顯酸性,如果石蕊試液變藍色,說明牙膏顯堿性,如果石蕊試液不變色,說明牙膏顯中性.
故填:實驗步驟:取適量牙膏于試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滴加石蕊試液;
實驗現(xiàn)象及其實驗結(jié)論:如果石蕊試液變紅色,說明牙膏顯酸性,如果石蕊試液變藍色,說明牙膏顯堿性,如果石蕊試液不變色,說明牙膏顯中性.
【設計方案】實驗過程如下表所示:

實驗中預期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
①濾渣不溶解猜想1成立
②濾渣溶解,產(chǎn)生氣泡猜想2成立
③濾渣溶解,不產(chǎn)生氣泡猜想3成立
【拓展延伸】
(1)C裝置應當選擇Ⅰ、Ⅱ中的Ⅰ,選擇的理由是Ⅰ能夠把二氧化碳完全吸收.
故填:Ⅰ;Ⅰ能夠把二氧化碳完全吸收.
(2)把A裝置進行改裝如圖2,并在反應前后通入空氣,改裝后的優(yōu)點是:排除空氣中二氧化碳對實驗的干擾,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
故填:排除空氣中二氧化碳對實驗的干擾,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
(3)要想得到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除了稱量反應前所取牙膏的質(zhì)量外,還必須稱量反應前后Ⅰ的質(zhì)量,反應前后Ⅰ裝置的質(zhì)量差即為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根據(jù)二氧化碳質(zhì)量可以計算碳酸鈣質(zhì)量,進一步可以計算牙膏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故填:反應前后Ⅰ.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jié)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表示了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是O2
B.C6H12O6是有機物
C.C6H12O6與X反應生成CO2和H2O屬于置換反應
D.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zhuǎn)化成化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稱取含NaCl的Na2CO3固體25g,將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7.3%的稀鹽酸,使氣體完全放出,共收集到 8.8g CO2氣體.
(l)計算原固體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和消耗稀鹽酸的總質(zhì)量.(寫出計算過程)
(2)如表為研究性學習小組向上述配制的混合液中分三次逐滴加入(邊加邊振蕩)稀鹽酸后所記錄的部分數(shù)據(jù).經(jīng)查閱資料知Na2CO3與HCl反應可以分兩步進行: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
①請完成表格中未填的部分.
實驗次數(shù)每次產(chǎn)生的CO2的質(zhì)量/g
第一次先逐滴滴加稀鹽酸100g0
第二次再逐滴滴加稀鹽酸100g8.8
第三次再逐滴滴加稀鹽酸100g0
②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畫出CO2的質(zhì)量(縱坐標)與所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橫坐標)的關系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我市出租車多為雙能源(汽油和天然氣)汽車,這種車以其經(jīng)濟、污染小等優(yōu)點備受人們青睞.
(1)汽車內(nèi)燃機做功時是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2)完全燃燒4m 3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與完全燃燒9L汽油放出的熱量相等.(已知天然氣的熱值為7.2×107J/m3,汽油的熱值為3.2×107J/L.)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抗瘧疾的新藥青蒿素的發(fā)明人屠呦呦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青蒿素是無色針狀晶體,其化學式為C15H22O5,可溶于甲醇(CH3OH)、乙醇(C2H5OH),不溶于水.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屬于有機物,由碳、氫、氧3個元素組成
B.青蒿素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5個氧原子構成
C.甲醇、乙醇在空氣中充分燃燒一定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青蒿素中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5: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雙吸劑”的成分為鐵粉、生石灰,是一種常見袋裝食品的保鮮劑,能吸收空氣中的為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小明查閱資料得知久置“雙吸劑”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中的一種或幾種,如圖是小明探究久置的“雙吸劑”的成分的流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稱是過濾,此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是物理(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向濾渣A中加入適量硫酸銅溶液,濾渣C中有紫紅色固體生成,同時濾液D為淺綠色,說明久置的“雙吸劑”中含有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3)依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可知久置的“雙吸劑”中一定含有Fe、Fe2O3、CaCO3,可能含有CaO,或Ca(OH)2,或CaO和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3.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2)以上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3)結(jié)合如圖,從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下列實驗中正確的是(  )
A.
滴加液體
B.
稀釋濃硫酸
C.
點燃酒精燈
D.
傾倒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關于水的組成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是水元素組成B.水的組成復雜,沒有明確的答案
C.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D.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