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的變化與空氣的成分無關(guān)的是
A. 濃硫酸暴露在空氣中,溶液的質(zhì)量會變大
B. 鋁絲表面形成致密的保護膜
C. 濃鹽酸敞口放置,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會變小
D. 生石灰暴露在空氣中會變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 寫出標號①②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 實驗室想用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可以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填寫裝置序號),若要收集較干燥的氧氣,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填寫裝置序號),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填反應類型)。
(3) 用C裝置收集氧氣,要判斷氧氣是否集滿,可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氧氣已經(jīng)收集滿了。
(4) 選用A裝置制取氧氣時,細心的同學發(fā)現(xiàn)試管里的導管口缺少了一團棉花,放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若同時采用D裝置來收集氧氣,則實驗結(jié)束的時候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則水槽內(nèi)的冷水會倒流,導致試管破裂。
(5)一氧化氮是大氣污染物,但少量一氧化氮在人體內(nèi)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記憶的功能。實驗室收集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集氣法,據(jù)此我們推測出一氧化氮具有的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但不能回答一氧化氮是一種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實驗室用紅磷燃燒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
(1)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原理: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nèi)________減小,燒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氣瓶。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操作規(guī)范,用量筒測量進入瓶中水的體積,能粗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問題提出] 有實驗資料表明: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shù)低于7%時,紅磷就無法繼續(xù)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量結(jié)果與理論值誤差較大。
[實驗改進]
Ⅰ.根據(jù)鐵在空氣中生銹的原理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
Ⅱ.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測量 項目 | 實驗前 | 實驗后 | |
燒杯中水的體積 | 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 | 集氣瓶(扣除內(nèi)容物)和導管的容積 | |
體積/mL | 80.0 | 54.5 | 126.0 |
[交流表達]
(1)鐵生銹過程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首先是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___ (計算結(jié)果精確到0.1%)。
(3)從實驗原理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jié)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高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物質(zhì)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請根據(jù)下列用途選擇對應物質(zhì)(填字母).
A 干冰 B 鈦合金 C 生石灰 D 熟石灰 E 乙醇
(1)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實驗室最常用的燃料是 ;
(3)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4)可用作食品干燥劑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暗紫色固體A加熱,可以產(chǎn)生無色氣體B,同時生成一種黑色固體C和另一種固體物質(zhì)D。黑色固體C可以作為氯酸鉀分解制氧氣的催化劑。另一種淡黃色固體E在無色氣體B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F。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相關(guān)物質(zhì)的化學符號:B___________,E __________,F(xiàn)____________;
(2)寫出黑色C與氯酸鉀混合受熱制氧氣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淡黃色固體E在無色氣體B中燃燒所發(fā)生的反應屬于__________(填“化合”或者“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一段時間的化學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相關(guān)知識。請結(jié)合圖示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小強想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他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_(選填字母),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完畢時,應先_______________,這樣做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裝置D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裝置B 制取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時,從長頸漏斗中加入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
(4)小紅欲進行鐵絲燃燒實驗,最好選擇__________法收集氧氣,如選擇裝置G收集氧氣,則應先在裝置內(nèi)________,再從_______端(填“b”或“c”)通入氣體;寫出鐵絲燃燒后生成物的化學符號___________________。
(5)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的氣體。某興趣小組同學用加熱氯化銨和消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他們應選擇的裝置組合可以是__________。
(6)通過查閱資料,G裝置(瓶中裝半瓶水),將______端(填“c” 或“d”)接病人,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判斷氧氣的輸出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進行再探究。
(一)甲組同學利用某脫氧劑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使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應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過程】
步驟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脫氧劑粉末(體積為2mL),封閉。
步驟2:打開彈簧夾,將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離,關(guān)閉彈簧夾。
步驟3:不斷輕輕晃動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發(fā)生變化。
【數(shù)據(jù)處理】
(1)實驗中需要記錄的數(shù)據(j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應后注射器活塞進入后顯示剩余氣體的體積。
(2)上述實驗測定過程至少需要重復兩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對比】
實驗室常通過燃燒紅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2)。步驟如下:
(1)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
(2)點燃燃燒匙內(nèi)的紅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瓶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觀察并記錄水面的變化情況。
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集氣瓶內(nèi)上升的水面始終小于瓶內(nèi)原有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拓展研究】查閱資料得知,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降至約為7%以下時,紅磷不再燃燒。由此可知,燃燒紅磷法測定結(jié)果不夠準確。
【實驗評價】與燃燒紅磷法相比,脫氧劑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乙組同學利用下圖裝置進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70%。
(1) 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水能進入集氣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不超過其容積的_________%,F(xiàn)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根據(jù)空氣的組成可推出減少的氣體中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基本工具.請用化學符號或化學式填空:
(1)2個氫原子 ;
(2)氦氣 ;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
(4)硝酸銨的陰離子 ;
(5)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