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為探究唾液對淀粉消化作用,某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步驟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問題

(I)步驟3是模擬口腔中舌的攪拌作用.步驟5中,搖勻后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試管內(nèi)物質(zhì)不變藍(選填“變藍”,或“不變藍”)
(2)該實驗設計上有一處錯誤,請你指出:沒有對照組.完善實驗設計后,該探究得出的結論是: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3)若再設計一組實驗,將步驟4中的水溫換成80℃.其余條件與該實驗相同,那么預期的實驗結果是變藍;探究的問題是:溫度影響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分析 (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淀粉的存在.
(3)實驗中饅頭碎屑是模擬了口腔中牙齒的咀嚼、攪拌是模擬了口腔中舌的攪拌.
(4)消化酶的特性:一、專一性:一種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種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無機催化劑要高 三、酶有個最適溫度(或者范圍).

解答 解:(1)步驟3是模擬口腔中舌的攪拌作用.試管中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完全分解成麥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所以“步驟5中”,搖勻后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試管內(nèi)物質(zhì)不變藍(選填“變藍”,或“不變藍”)
(2)生物探究實驗一般都是對照實驗,因此“該實驗設計上有一處錯誤”,是沒有對照組.“完善實驗設計后”,該探究得出的結論是: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3)溫度過高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降低,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變藍.所以“若再設計一組實驗,將步驟4中的水溫換成80℃.其余條件與該實驗相同”.那么預期的實驗結果是變藍;探究的問題是:溫度影響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故答案為:(1)舌;不變藍
(2)沒有對照組;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3)變藍;溫度影響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能促進淀粉的消化以及對照實驗的特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可選取若干油菜花籽平均分成四組環(huán)境條件(如表所示),其他條件相同,能驗證水分對種子萌發(fā)有影響的一組對照實驗是( 。
組別溫度水分空氣
常溫濕潤暴露
冷藏濕潤暴露
常溫干燥暴露
常溫濕潤隔絕
A.①和③B.②和③C.②和④D.①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玉米是我市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公認的“黃金食品”.圖中字母A、B、C、D表示玉米的部分生長發(fā)育過程,數(shù)字1、2、3表示玉米種子的結構.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玉米種子中3所指結構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A過程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來自玉米種子的[2]胚乳.
(2)某地因天氣異常導致玉米穗缺,F(xiàn)象嚴重,主要原因是[C]傳粉過程受到影響.假如一玉米果穗上只有20個玉米粒,受精過程中至少需要40個精子.
(3)植物蒸騰失水“門戶”的開閉是由保衛(wèi)細胞控制的.隨著氣溫上升,玉米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強,促進了根對水分的吸收.
(4)蝗蟲的幼蟲和成蟲主要以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葉片為食,食量大,容易形成蝗災.蝗蟲的發(fā)育過程與果蠅不同,沒有蛹期,這樣的發(fā)育過程叫做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生態(tài)系統(tǒng)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
B.生產(chǎn)者和分解者是聯(lián)系生物和非生物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不可缺少的
C.所有的動物都是消費者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質(zhì)和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染色體,DNA和基因的描述中,錯誤的選項是(  )
A.男性產(chǎn)生的精子中只含X和Y染色體,女性產(chǎn)生的卵細胞中只含X染色體
B.正常情況下,體細胞內(nèi)染色體和基因是成對存在的
C.一條染色體上雖然含有多個基因,但不是每個基因都要將遺傳信息表達出來
D.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zhì)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據(jù)新華社電無國界醫(yī)生組織5月9日說,西非埃博拉重災區(qū)之一利比里亞已經(jīng)連續(xù)42天沒有出現(xiàn)新增確診病例,埃博拉疫情宣告結束.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公報說,埃博拉病毒不通過空氣傳播,研究顯示此前所有埃博拉病例都由直接接觸出現(xiàn)癥狀的患者所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傳播方式是與患者體液直接密切接觸,其中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嘔吐物感染性最強,在患者的乳汁、尿液、精液中也能發(fā)現(xiàn)病毒.此外,世界衛(wèi)生組織正在聯(lián)系各國醫(yī)療機構和實驗室,研制埃博拉疫苗.
根據(jù)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由上述資料可知,埃博拉的病原體為埃博拉病毒,在免疫學上稱它為抗原.
(2)我們對易感人群常采用接種疫苗的方法來預防疾病,這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中屬于保護易感人群.這種預防方法在免疫學上屬于特異性免疫.
(3)如果你是中國埃博拉醫(yī)療救治機構,你在參與救援的同時,你應如何保護自己戴好口罩、穿好防護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今年世界衛(wèi)生日的主題是“從農(nóng)場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責”.以下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
A.飯前便后洗手B.果蔬吃前洗C.肉食安全煮熟D.生熟食品混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活動中,某同學設計以下探究方案,請你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1)如甲圖,將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時,將塑料袋中氣體通過①號試管收集后取出試管,將一支帶火星的木條伸進①號試管內(nèi),結果木條復燃了,由此得出的結論是:①號試管內(nèi)含較多的氧氣(氣體),這是由于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果
(2)在實驗過程中,塑料袋內(nèi)壁出現(xiàn)水珠,是葉片進行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這些水分是通過莖中的導管自下往上運輸來的,這種結構屬于輸導組織.
(3)如乙圖,將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處3-4小時.將塑料袋中氣體通入2號試管,結果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得出結論是:植物進行了呼吸作用,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植物葉片各部分結構(如圖所示)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①屬于輸導組織,具有運輸作用B.②④屬于上皮組織,具有保護作用
C.③屬于營養(yǎng)組織,能進行光合作用D.⑤為氣孔,是氣體交換的“窗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