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0.美國,人們大量捕殺了鹿的天敵,鹿的數量會( 。
A.急劇增加B.基本不變
C.減少D.先急劇增加后以急劇減少

分析 在生態(tài)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雖然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生態(tài)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其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

解答 解: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tài)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種現象就叫生態(tài)平衡.如果食物鏈或食物網中某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生態(tài)系統.如果為了保護珍稀的鹿種,就把它的天敵大量捕殺了,鹿群數量會出現先急劇增加后急劇減少.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重點知道生態(tài)系統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人為改變生物的數量和種類,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為了“探究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兩套實驗方案:
方案一:將同一樹的部分落葉進行滅菌處理后,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接種細菌,乙組不接種細菌,兩組都放在無菌環(huán)境中,實驗過程中都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方案二:取兩種樹的等量落葉,分別標為丙組和丁組,將兩組落葉進行滅菌處理后,丙組接種細菌,丁組不接種細菌,兩組都放在無菌的環(huán)境中,兩組在實驗過程中都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請根據上述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該探究實驗提出的假設是細菌對植物遺體物的具有分解作用.
(2)方案一中的實驗變量是細菌,你認為實驗的對照組是乙.
(3)方案二中的實驗變量是細菌和落葉類型,最終可能獲得的實驗結果是丙組的被分解.
(4)比較以上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較科學的是實驗方案一,原因是該方案符合變量唯一原則.
(5)實驗過程中要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這樣做的原因是為細菌生長繁殖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小明患了近視,他應該佩戴凹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請問答:
(1)由導管運輸來的[③]水和經氣孔吸收的[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A]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實現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
(3)[①]有機物和[②]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4)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如何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閱讀下列資料,并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我國野生水稻品種豐富,有豐產性、抗病性等各種優(yōu)良基因,袁隆平院士將野生水稻與普通水稻雜交,培育出了優(yōu)質高產的雜交水稻,為國家的糧食生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材料二:渡渡鳥是僅產于印度洋毛里求斯上的一種不會飛的鳥.16世紀后期,歐洲人來到毛里求斯,渡渡鳥就成了他們的重要食物來源.從此,大量的渡渡鳥被捕殺.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鳥被殘忍的殺害了.
材料三:一種原產日本的林業(yè)害蟲,于20世紀80年代侵入我國沿海地區(qū),并且由于缺少天敵而迅速蔓延開來,據1990年統計,這種害蟲使該地區(qū)13萬多公頃的馬尾松林受到危害.
(1)材料一中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樣性中的基因多樣性.
(2)雖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生物多樣性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但是生物多樣性還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重威脅:物種滅絕速度在加快,如材料二中提到的渡渡鳥在地球上已不見蹤影,許多動植物處于瀕危狀態(tài).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材料三所反映的外來物種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正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如珍稀動物大熊貓現在僅存1000多只,我國自1963年就建立了第一批包括四川省臥龍等在內的5個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自然保護區(qū),這屬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中的就地保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是鳥卵的結構示意圖,關于其結構和功能的一些說法及觀察實驗的一些做法正確的是( 。
A.1是卵殼,主要起保護作用,也能給內部結構提供氧氣
B.2是胚胎,后期能夠發(fā)育成小鳥
C.觀察雞蛋的結構時,我們首先用鑷子輕輕敲打甲端
D.4是卵白為胚胎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和水分,并起一定保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請認真觀察圖示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的卵細胞(填結構名稱)受精后發(fā)育成種子的胚
(2)圖二中,胚的組成包括①②④⑤(填圖中序號).
(3)圖二中的[①]胚芽發(fā)育成圖四中的B、C結構.圖四所示的植物為木本植物,它的莖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因為有形成層.
(4)圖三所示結構反映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是[①]胎盤.
(5)圖二蠶豆種子中[②]子葉的功能與鳥的卵黃功能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描述了非生物因素中的陽光對鴨生活的影響
B.生活在綠草地的蚱蜢體色是綠色的,說明環(huán)境影響生物
C.“大樹底下好乘涼”說明生物影響環(huán)境
D.農田的小麥和雜草體現了生物間的合作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與普通水稻雜交,培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這是利用了生物多樣性的( 。
A.環(huán)境多樣性B.遺傳多樣性C.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D.物種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